臊子面:人未必團圓,愛從不殘缺

大年三十,小呂沒回家的第六年。

輪崗的間隙,小呂抽空打了個視頻電話回家。

——"爸媽,吃過飯了嗎?兒子先給你們拜個年了"

——"誒誒,現在休息著呢?在那好不好啊?部隊裡有沒有年夜飯吃啊?衣服過暖和了嗎?要不媽改明兒再給你寄一些……"

從剛開始服役的那個胖小夥變成現在能獨當一面的真正軍人,老兩口欣慰的同時也深深掛念著兒子,除了四年前兒子休假回來逗留了兩天,給了二老一個驚喜,再也沒盼到他回家。

——"媽,我這一切都好。部隊今晚上給煮餃子了,我就是想著口臊子面"

——"等你回來了,要吃啥都有,爸媽都給你做"

——"好好,不說了,一會兒去站崗了"

鼻尖上的酸楚一陣一陣,小呂有點受不住了。

掛了電話,老兩口長嘆一聲,太想見兒子了。呂爸收拾了桌上的碗筷,呂媽把剩菜裹上保鮮膜往冰箱裡擱。看到還剩半截的豬五花,一個念頭產生了。

第二天一早,兩口子就忙活起來了。麵糰要費一些功夫,自然先解決。揉成較硬的麵糰,先醒半個小時。新鮮買來的帶皮豬肉,七分瘦三分肥,雖然冰了一晚上,也是上乘品。呂媽操刀,大小無別的肉丁很快成盤。火候和時間的掌握是最要緊的,灶臺交給了更為老練的呂爸。中小火熱鍋,佈滿老繭的手擱鍋底上三四寸,火候到了放涼油,倒入肉丁,不斷攪拌翻炒。呂媽遞上一雙筷子,用筷子代替鏟子,是探熟度的秘訣。


臊子面:人未必團圓,愛從不殘缺


肉丁微微斷生,大約三成熟,加入一勺子姜沫去腥,攪和均勻了,搓一把鹽入鍋。肉丁微黃斷生,六成熟時加陳醋,七成熟時加入醬油、花椒。幾聲滋啦,香味全逼出來了。當肉丁快出鍋時加入兩小勺辣椒麵,攪拌,等看到一層鮮紅光亮的油麵,加兩碗水,小火燉二十分鐘左右。肉臊子就做好了。

這會功夫,麵糰也醒好了。呂媽再次揉麵,把對兒子的思念全揉了進去,揉到很光,擀麵切條,下水煮熟,撈出擱保溫桶裡頭。傳統的臊子面,還得加胡蘿蔔土豆等輔料,但小呂單饞一口肉臊子,呂爸給面澆上肉臊,覺得過於單調,於是配上一個荷包蛋,一把青菜,這下營養均衡了。


臊子面:人未必團圓,愛從不殘缺


廚房也沒來得及收拾,做完面,二老就揣著保溫桶,往車站去了。從家到小呂站崗的城市,高鐵得開四個多小時。呂媽在座位上,把保溫桶越揣越緊,想著一定讓兒子吃口熱的,呂爸看著車窗外漸漸暗下來的天色,嘴上止不住的樂呵,馬上就能見到兒子了,真好啊。

小呂剛站上崗的時候想著是不是這兩天太累了,他好像看到爸媽走過來了,一定是看岔眼了。"兒子,我們來看你了"不是幻覺!爸媽在跟前叫自己呢!"我們來看看你,這是給你帶的臊子面。"眼淚止不住地往外流,真想抱一抱爸媽啊。看著兒子哭,二老知道站崗一動不能動,就在小呂旁邊陪他站崗。人來人往,沒人注意到這怪誕的一幕,只有保溫桶裡的面在慢慢漲開。

約莫半個多小時,怕耽誤兒子工作,二老放下面對著兒子叮囑幾句,連夜趕著車走了。小呂一換崗,就抱起地上的保溫桶回部隊了。打開的時候,面已經糊了,但他吸溜幾下就全下肚了。淚流滿面的樣子不能讓媽爸看到,就打個電話吧。

"爸媽,面我吃了,太好吃了,太好吃了,太好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