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透“裝修輔材配送平臺“ 讀這一篇就夠了(上)

“全品類輔材配送” ,是輔材行業內這幾年最火的詞兒


配送平臺的由來


上週湖南的某石膏板代理商王總聯繫我說,他年底幾個裝飾公司和大工長的回款不錯,今年打算投入500萬做一個“全品類輔材配送平臺”,想找我幫忙先組個技術團隊開發App,規劃下倉儲物流體系,順便再讓我介紹幾個做風險投資的朋友看看他的商業模式,看看能不能投他點。


我問老王,你業務也沒變,多進幾種貨,再做個App怎麼就變成平臺了?什麼是平臺?


什麼是平臺?他沒說清,我也說不清,估計你也說不清。


“在過去的十幾年裡,To C模式以巨量用戶紅利、資本支持和清晰的盈利路徑對產業價值鏈進行了一次徹底的重構,給整個行業帶來了巨大的產業資源。但C端紅利消耗殆盡,包括BAT和一眾獨角獸在內,都面臨用戶使用時長的重新分配。”


簡單翻譯就是:消費者那邊的錢都讓阿里、騰訊、百度等大公司掙沒了,To C的行業不好乾了。


那怎麼辦?對標美國公司搞中國傳統行業,這就是B2B的由來。


傳統行業對標案例


① MRO工業品(五金)


美國固安捷(Grainger),年銷售額約1000億人民幣,為350萬家工廠、運輸業、建築業供應如手套、工具、儀器等各種維修、維護用工業品。

中國版的固安捷 - 京東工業品、工品彙、震坤行


② 餐飲

美國西斯科(Sysco),年銷售額約4200億人民幣,為42萬家餐廳、醫院、學校等供應凍肉、海鮮、蔬菜、水果等食材。


中國版的西斯科 - 美菜、海底撈蜀海、美團快驢


③ 建材


美國家得寶(Home Depot),年銷售額約7000億人民幣,市值17273億人民幣,主要供應各類家居建材(面向業主消費者)。

集團旗下HD Supply(HDP)是向建築裝飾公司、工人等專業人士提供全品類建材供應服務。


中國版的家得寶 - x材、xx輔材


“看家得寶這銷售額和數值,你是風投你動不動心?”


伴隨著和B2B行業的發展,特別是2015年互聯網家裝公司概念的出現,大量的風險投資熱錢開始進入號稱4萬億的“大家居”產業。


相應的,裝修相關的輔材行業成了風口上的豬,全品類、F2B、一站式、配送平臺的概念也就順便造了出來。


這就是全品類輔材配送平臺的由來。




萬惡的輔材中間商


打土豪,分田地”,確立了中共土地革命的核心內容。


“幹掉輔材中間商”,確立了輔材配送平臺的模式主線。


輔材配送的商業模式很簡單 - 原來行業中間商乾的銷售、採購、配送等事情不用做了,我一家全乾了。


看透“裝修輔材配送平臺“  讀這一篇就夠了(上)


它表達的意思很簡單,平臺幹掉多層級輔材中間商,可以協助用戶和廠家直接交易,買家多省錢,賣家多賺錢,大家皆大歡喜。


這種方式實際上是利用了人們的直覺認知誤區,把輔材中間商的所承擔的角色職能完全忽略,變成了一個單純賺錢而不提供價值的“貔貅”。


人們的認知中,只承認商品的交易成本,而不承認商品交易過程中存在流通成本、信任成本、議價成本、搜尋成本、監督成本、違約成本等其他不同的內生及外生成本。


文野在做經銷商的時候經常碰到一些裝飾公司非常 “專業” 的採購員,談價前先百度一堆資料,然後在你面前啪嗒啪嗒在那按計算器:


“你這個管原料算下來也就 5塊,包裝、電費、人工、送貨給你算1塊,成本總共也就 6塊錢,賣我們 12 塊太離譜了,回去重新報價吧,給你成本上加 1 塊錢利潤,超過 7 塊不用談了。


對了,我們這邊要票,款也比較緊,年底幹完活了看情況給你付吧,你放心你放心,我們有錢肯定優先照顧你……”


每次聽到這裡時文野總是有錘死對方的衝動 - 送貨、墊資、開票、庫房你以為都不要錢的嗎?


照你這麼算賬你自己建個廠子自己給自己供貨不就完了,還找我們經銷商幹啥?


輔材中間商一直是一個高度憋屈的群體,掙得賣白菜的錢,操的賣白粉的心。上游壓貨時砸鍋賣鐵得去接著,下游欠賬時像孫子求爺爺一樣卻要不回來,常年都是夾在中間兩頭受氣。


同時中間商群體莫名處於一種不自信的狀態,很多生意做的其實很大,經營也很好,卻總覺得自己水平一般,低人一等,總感覺別人家的生意比自己的更靠譜,更正規。


在這裡,文野要說一句,中間商不是吸血鬼,也不是投機倒把分子,正是中間商的存在和價值活動帶動了整個行業的運行和發展。


提個問題:


A、B、C 三個工長裝修改水電,假設這個水電施工需要購買水管、電線、生料帶和絕緣膠帶4種產品,直銷和分銷的區別是什麼?


請各位中間商朋友記住這幅圖 - 分銷商經濟效果圖(裝修輔材版)


看透“裝修輔材配送平臺“  讀這一篇就夠了(上)


左邊顯示4個生產企業,每個生產者在無中間商存在時利用直銷分別接觸3個工長,整個系統需要12次交易聯繫;


右邊顯示4個生產企業,在通過中間商與工長髮生交易聯繫時,整個系統只需要7次交易聯繫;


每一次交易聯繫,包含了信息往來(信息流)、交付配送(物流)、資金流轉(資金流),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構成供應鏈的三大要素。


所以中間商的存在實際上提高了供需雙方的交易效率,讓必須進行的交易聯繫工作減少了;生產方越多中間商的價值與作用越大,在裝修輔材這種多品牌、多品類的交易特性下,中間商的價值是巨大的。


這就是渠道存在的合理性與基本價值。當合理的渠道被剝離掉之後,用戶買到的商品價格不會降低反而會更高。這很反直覺,但確是最基本的渠道常識。


輔材行業的中間商的存在不僅僅減少了交易環節,這個群體的中間商承擔著著資金墊付、品牌曝光、庫房管理、配送交付、銷售推廣等大量職能。


那為什麼現在的這些“平臺”卻總是要抹黑甚至要顛覆中間商呢?


(關注繼續閱讀下半章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