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三醫院支援湖北國家醫療隊護理隊隊長鍾竹青:臨危不亂“身邊人”

2月9日,武漢發起“應收盡收”總攻。當晚,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B7西病區,鍾竹青帶隊的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支援湖北國家醫療隊護理隊(以下簡稱“湘雅三醫院護理隊”)發起了衝鋒。

在展開工作的頭36小時內,鍾竹青及其團隊梳理出一套規範的管理制度與流程預案,頭100小時即實現有序高效接診,包括隔離區與清潔區每班微信語音交班、特殊患者遠程會診討論、醫護床邊查房等。這套運行模式作為“新湘雅護理模式”,被業內推廣。

湘雅三医院支援湖北国家医疗队护理队队长钟竹青:临危不乱“身边人”

鍾竹青 通訊員 攝

不到6小時,收治48名危急重症患者

48名危急重症患者,平均年齡65.4歲,最小44歲,最大84歲。每位患者均合併有2至3種慢性疾病,以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為主。湘雅三醫院護理隊“裝備”完畢,正式接診患者,已接近2月10日凌晨。不到6小時湧入48名患者,每一個患者都是一個大難題。

“所有指南對新冠肺炎的治療有詳盡方案,但對於老年合併有基礎疾病的患者來說,肺部缺氧會導致基礎疾病加重,基礎疾病治療又會增加新冠肺炎治療的難度。”鍾竹青說,湘雅三醫院護理隊的100名護士來自各類專科和專業。護士作為患者的“身邊人”,如何“人盡其用”,有效落實醫生的診療方案,將患者情況及時準確反饋給醫生非常重要。

此時,武漢還處在醫療物資的緊缺期。鍾竹青隊裡的護士大多年輕,首次應對如此嚴峻的情況,內心難免有些緊張。

“進病房的醫護人員,防護裝備有保障。只要不暴露,就沒有感染風險。”26年的臨床經驗,讓鍾竹青臨危不亂,迅速進入工作狀態。她一邊身先士卒,和醫生一起查房,深入瞭解情況;一邊排好班,有序派隊員進入病房。病房內的工作強度非常大,哪個隊員熬不住了,馬上有人接替。進入武漢的首戰,整支護理隊連軸轉了36小時。

呼吸治療師的專業監護是風險前置的關鍵、治療新冠肺炎的有效手段。鍾竹青將護理隊中的6名呼吸治療師分成6組,每4小時對患者進行一次指脈氧監測,低於93%立即干預。同時,結合體位干預、肺康復訓練、藥物治療,改善患者呼吸問題。經過3至5天調整,大多數患者脫離了對機器的依賴,能在護士的指導下開展床邊或床上的呼吸康復訓練。

悉心照顧患者,像守著種子發芽

B7西病區開放的前10天,最難熬。新冠肺炎治療不比一般疾病,難以立竿見影。老年患者患病多日,身體狀況不好,容易受到網絡上紛雜信息的影響,情緒極其低落。

鍾竹青及時關注到這一情況,在駐守的第4天啟動了病區廣播。

“親愛的爹爹婆婆、叔叔阿姨,你們好!我們是從毛主席家鄉來的湘雅三醫院醫療隊……湖南湖北本是一家,請相信我們一定會盡全力,和大家一起戰勝病魔!”她制定出一套廣播流程。每天,護士都會通過廣播,向患者告知診療情況、國家政策、疫情進展。2月19日,第一批患者康復出院前,通過廣播現身說法,為其他病友鼓勁。

“臨床護理沒有技術難點,只有在大量的實踐中不斷總結、反思。”鍾竹青說。

3月初,病區來了一位剛從重症監護室轉出的女患者。她手上的皮膚特別粗糙,與其36歲的年紀不符。鍾竹青一問,發現她入院50多天沒有洗過手腳,便找了兩個大紙箱,套上醫療垃圾袋,幫其把手腳洗得乾乾淨淨。其他護士有樣學樣,幫7位生活無法自理的患者清洗了手腳。

患者笑了,欣慰之餘,鍾竹青開始反思:“我們以為照顧得很好了,卻還是有很多沒想到。”她馬上增加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評估”,讓護士們督促、幫助患者每天做個人清潔。

在她的帶領下,護理隊“因人制宜”,為患者制定專屬營養方案,想方設法給患者找來新內衣,每天都想辦法為患者逗樂子。

真心換真心。“我沒想到能活下來,感謝你們!”“你們是寶貝,你們是英雄,你們是戰士。”“你們一定要保護好自己。”原本不愛搭理人的爺爺奶奶們,含著熱淚對隊員們說出這些話。鍾竹青感慨地說:“真有一種守著一顆種子發芽的感覺。”

因為成績出色,鍾竹青獲評“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