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好學校才有出路?做到這2點,專科生也有競爭力

現在越來越多的二本三本學生管自己叫“雙非”,何為“雙非”?最初“雙非”一般指非985、211高校,隨著雙一流新政策的出臺,“雙非”一詞的含義也發生了變化,現階段“雙非”一般是指非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非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即非雙一流,又稱“非雙”。那“雙非”就不好嗎?沒上到一個好的大學,就沒有出路嗎?當然不是,做到這幾點,讓我們更具競爭力。

只有在好學校才有出路?做到這2點,專科生也有競爭力

一、學習掌握技能,才是硬道理。

在大學期間,一定要學好本專業的基礎知識。這是增強大學生就業競爭力的基礎,像蓋樓一樣,首先是地基,就業競爭力的地基就是專業技能。而提高專業技能最有效的途徑就是自覺自律的學習。比如上課期間不拿手機、坐到教室的前排位置、養成記筆記的習慣、課下自覺學習和本專業相關的其他教材等等。要相信,努力就有回報,當你優於別人找到一份好工作時,你會感激現在努力的自己。

相反如果沒有打下好的基礎,沒有過硬的專業技能,用人單位就不可能聘用你,特別是在現在就業形勢如此嚴重的情況之,更得練好本領。所以,在大學四年期間,我們應該努力掌握自己的本專業知識,紮實基礎。

只有在好學校才有出路?做到這2點,專科生也有競爭力

另外,我們要跟上時代的步伐,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對本專業以外的知識領域也要廣泛涉獵,如果只注重本專業,而忽視專業之外的知識,就會成為“井底之蛙”。我們要增強自己的才能,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複合型人才。將來找工作寫簡歷時,也能把自己會的其他知識寫到上面,招聘者會看到你較強的學習能力,你也就首先獲得一個良好的印象分,說不定就能脫穎而出。要知道在眾多簡歷中,這是很難能可貴的。

其實大學課程安排的並不是很緊湊,在沒課的時候我們可以就自己喜歡的課程去旁聽,還可以在圖書館瀏覽些課外書籍,增加自己的知識面,豐富自己的內涵。

只有在好學校才有出路?做到這2點,專科生也有競爭力

二、理論加實踐才能出真知。

實際上,很多用人單位也把就業者的經歷看得十分重要,如果你有很豐富 的實踐經驗,用人單位就會在眾多的符合標準的應聘者中首先考慮你,你的錄取機率就大大的增加了。

所以,在大學期間的多參加實踐活動是沒有壞處的,比如參加校內競賽,參加競賽,無論是科技學術競賽還是文化娛樂競賽都是有效的鍛鍊人的好方式,能讓我們的能力迅速得到提升。或者是找一份校外的兼職實習。大學生利用課餘時間打工,增加自身的社會經驗也是有必要的。但要找一份和自己專業相關的兼職工作,這樣,所學加所用,才能讓我們更好的消化知識。我們也能在實習中發現自己的不足,找到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

只有在好學校才有出路?做到這2點,專科生也有競爭力

也就是說,我們在找兼職工作時也要有質的考慮,經常去充當廉價勞動力再我看來純粹是浪費時間,還不如多看看書,多學點理論知識。學生的首要職責是學習,如果你所從事的事情對提升自己能力有所幫助,那麼就應該積極鼓勵,否則,純粹以賺錢為目的的兼職是不值得鼓勵的。

總之,不管我們就讀的是什麼樣的學校,外在因素永遠起不到決定性作用,個人的主觀能動性才是最重要的,我們要努力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找到與社會的“接口”,才能夠在越來越嚴峻的就業形勢中,立於不敗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