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8(歷年真題整理)


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8(歷年真題整理)


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8(歷年真題整理)


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8(歷年真題整理)


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8(歷年真題整理)



受疫情影響,您覺得今年的公考會推遲嗎? (單選)
0人
0%
0人
0%
不會
<button>投票/<button>


土地制度的變遷反映了生產力的提高和社會的進步。據此日答l~5題。

1、從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戰國商鞅“廢井田,開阡陌”,直接反映了:C

A、對自然的認識提高  B、封建王權強化  C、土地所有制變化 D、國家政權更替

2、春秋時期公田轉化為私田的根本原因是:A

A、鐵器和牛耕的使用   B、奴隸的反抗

C、周夭子勢力衰微    D、諸侯爭霸

3、史載春秋戰國時期:“公作則遲,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則速,無所匿其力也。”材料實質上反映了當時 D

A、奴隸消極怠工         B、公田與私田的差別

C、集體勞動與個體勞動的差別   D、封建制解放了生產力

4、按因果關係排列下列各項的先後順序:①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 ②私田數量急劇增加 ③貴族採用新的剝削方式 ④齊國管仲“相地而衰徵”和魯國“初稅畝”:A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5、八旗制度與唐朝均田制相同的歷史作用是 D

A、鞏固丁統一多民族國家  B、加強了中央集權專制制度

C、是府兵制的經濟基礎   D、促進了社會經濟發展

2003年10月16日6時34分,中國“神舟”五號飛船在內蒙古中部地區成功著陸,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將航天員送上太空併成功返回的國家。火藥故鄉又續新篇,文明古國再寫華章。據此回答第6~9題。

6、關於春秋戰國時期科技成就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B

A、春秋時期有世界上最早的關於哈雷彗星的記錄

B、戰國時期確立了十九年七閏的原則

C、《墨經》的光學八條反映了春秋戰國時期物理學的重大成就

D、《甘石星經》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

7、秦漢時期的科技成就居世界第一的是:C

①關於太陽黑子的記錄②活字印刷術③地動儀④麻沸散⑤紙的發明⑥《神農本草經》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④⑤

8、下列科技成就中,大大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程的是:A

 A、蔡倫改進造紙術  B、賈思勰的《齊民要術》

 C、趙州橋      D、祖沖之精確算出圓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間

9、唐朝時期,我國最先進的國防科技成就是:A

 A、火箭的使用 B、橋樑建造技術  C、實測地球子午線  D、曲轅犁的發明

我國古代手工藝技藝精湛,享譽世界,促進了經濟的繁榮與發展。據此日答lO—13題。

10、下列全面體現戰國時期齊國手工業發展成就的是:C

 A、鑄鐵柔化     B、漆工藝夾紵

 C、出現《考工記》  D、青銅鑄造採用金銀錯新技術和雕鑄藝術

11、1987年4月,考古工作者在陝西省扶風縣法門寺塔的唐代地宮裡,發掘出16件越窯瓷器,在記錄當年法門寺塔皇室供奉器物的賬單上,記載為“秘色瓷”。秘色瓷應屬於 B  

A、瓷  B、青瓷  C、唐三彩   D、彩陶

12、宋應星的《天工開物》記錄了倭緞織造法、朝鮮棉布染整法和西洋紅夷火炮鑄造法等。下列對材料的分析:①《天工開物》是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②宋應星注意吸取外國工藝技術 ③以上技術都是西方傳教士介紹給中國的:C

 A、①③正確,②錯誤   B、②③正確,①錯誤

 C、①③錯誤,②正確    D、①②③均正確

13、明清時期,我國手工業技術大大落後於西方的根本原因是: A

A、封建專制統治的阻礙   B、自然經濟不需要先進手工業技術

  C、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  D、閉關鎖國政策阻礙了手工業技術進步

十六大要求推進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減輕農民負擔。農村發展問題是關係到政權鞏固和社會穩定的重大問題。據此回答14--15題。

14、明清時期,我國農村勞動力轉移最突出的表現是:C

  A、福建、山東一些地區成為特色農業生產區  B、高產農作物和經擠作物的推廣

 C、江浙一些農村崛起為工商業市鎮      D、浙江嘉興使用紗綢機

15、王安石變法措施中.有利於減輕農民對國家差役負擔的是:C

 A、青苗法 B、方田均稅法  C、募役法 D、農田水利法

交通運輸、郵政事業的進步有利於經濟發展、多民族國家統一和中外交流。據此回答16~19題。

16、我國在主要道路沿途設有旅舍,並建立郵驛傳遞制度,這大約開始於:B

 A、夏朝   B、西周  C、秦朝  D、唐朝

17、下列對張騫通西域歷史貢獻的說法,不正確的是:D

 A、為絲綢之路的開闢提供了條件  B、天山南北第一次與內地聯成一體,共同發展

  C、促進了中西文明的匯聚交融   D、是西域開始正式歸屬中央政權的開始

18、貞觀後期,回紇各部請求開闢一條“參天可汗道”,即從唐朝通往回紇的大道,唐太宗應允,並在沿途設立驛站幾十處。“參天可汗道”的歷史作用有:C

①為民族間商旅貿易提供了方便  ②促進了民族間的融合 

③加強了與歐洲、非洲的往來   ④有利於邊疆開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對漢朝海上絲綢之路的表述,不正確的是:B

 A、是漢武帝以後開通的與南海諸國及印度半島等地的水上貿易交通線

 B、中國的鐵器、絲綢和養蠶、繅絲技術等大量西傳,佛教由此傳人中國

 C、海上絲綢之路最遠抵達印度半島南端

 D、加強了中國和東南亞、南亞各國的關係

貨幣、金融業的發展是商品經湃發展的主要表現。據此日蓉20~22題。

20、商民善於經商,後世將經商的人稱為“商人”。商朝時期的主要貨幣是:A

A、貝  B、銀錢  C、五銖錢  D、圓形方孔錢

21、開元通寶是唐朝的通用貨幣。促進了唐朝商業發展。它始鑄於:A

A、唐高祖時期  B、玄宗開元年間  C、貞觀年問 D、武則天統治時期

22、唐代出現了我國最早的銀行雛形,專營貨幣的存放和借貸,比地中海金融機構要早六七百年。它是:B

 A、邸店  B、框坊   C、驛驢   D、市易務

我國曆代政權都重視邊疆地區的開發建設,促進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據此回答23~26題。

23、中央政權在兩廣一帶設郡進行有效管轄,始於:A

A、秦朝  B、漢朝  C、唐朝  D、戰國

24、唐朝時對東北地區進行有效管轄。開始於:D

A、設瀚海都督府     B、設渤海州

C、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  D、設黑水靺鞨都督府

25、元朝宣政院的主要職權是:C

 A、負責對外交往         B、是最高監察機關

C、統領宗教事務和管轄西藏地區  D、負責傳達中央政令

26、清朝前期,我國民族關係的新特點主要是:D

 A、通過冊封少數民族首領來加強邊疆地區的管轄

B、西方殖民者聯合挑起民族矛盾,支持分裂、叛亂活動

 C、中央開始設置專門管理少數民族事務的專職機構

  D、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與反對外來侵略聯繫在一起

我國古代湧現出許多傑出仁人志士,為歷史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據此回答27~30題。

27、16歲時以詩言志,“封侯非我願,但願海波平”。後來英勇抗倭的古代英雄是:D

A、岳飛   B、于謙  C、鄭成功  D、戚繼光

28、岳飛、文天祥的相同之處是:C

 A、保衛海防的民族英雄    B、曾抗擊外國侵略者

C、英勇無畏的精神、氣節   D、贏得了抗擊入侵者的最終勝利

29、耶律阿保機、元昊、阿骨打三人的相同點是:A

①建立了本民族政權②都接受漢族皇帝冊封③都與南宋和議

A、①  B、②③  C、①③   D、②

30、我國是在哪個時期進入奴隸社會的? A

A、夏 B、商 C、戰國 D、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