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你沒資格黑東北

最近,全網都是貶低東北的信息。

最初還只是罵東北如何低效迂腐,到後來覺得罵得不過癮,還要帶上東北人一起罵,罵就罵唄,我躲還不行麼。可我發現,躲得了微博,也躲不了知乎,躲不了今日頭條和微信公眾號。

信息的輪番轟炸,幾度讓我產生「生而為東北人,我很抱歉」的意念。

而且,凡是東北地區的負面新聞,評論區便會出現:東北就那樣,東北人你懂的、投資不過山海關。

對不起,你沒資格黑東北

我不禁疑惑:東北怎麼就不行了?

在笑貧不笑娼的當代,是因為貧窮,讓東北蒙上了陰影麼?

貌似不對啊,儘管東北三省已經最近三年有點虎落平陽的感覺,可 GDP 還不至於墊底啊,2016 年在全國內陸 31 個省份或直轄市中,遼寧 GDP 排名第 14 位,黑龍江 21,吉林 22。

有的朋友說,你們三個省都是人口大省,人均 GDP 你再瞅瞅?

人均 GDP 吉林排名第 12 位,遼寧依然 14,黑龍江 22。

這位朋友還不服,海南省是東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你再看看海南?

海南排第 17。

再說這 GDP,跟社會的歷史進程,我是說跟政策導向,也有關係啊。1979 年有位老人在中國南海畫了個圈,圈中的地方一馬當先,走到了時代的前列線,輻射了沿海的包郵區。

特事特辦、手續簡化、稅收減免。這三項精神,哪一項單拿出來,在當時的中國,不是史詩級的舉措?

如果這樣的政策能在當時的東北落實,會引發怎樣的蝴蝶效應,就單單一個稅收減免,會給具有中國特色某經濟體系的萌芽,提供多少庇護?儘管我有跳脫的想象力,可我仍想不出這個答案。

遼寧省上繳利稅及調出物資情況。1953~1988年,遼寧省的工業企業為國家提供的利潤和稅金,相當於同期國家投資的4倍多。

在國家實施振興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戰略前期,東北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戶數和資產分別佔全國的10.2%、14.9%;原油產量佔全國的2/5、木材提供量佔1/2、商品糧佔1/3;電站成套設備佔全國的1/3、乙烯產量佔1/4、造船產量佔1/3、汽車產量佔1/4。

對不起,你沒資格黑東北

還有人說,東北人教育程度偏低,人口素質不行。

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各省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排名,吉遼黑排名前5 。

有些事情,你不把數據拿出來,真的會被一些浮於表面的「倖存者偏差」現象所誤導。

是不是東北人好吃懶做能力不行?

曾經有一個大連本土的知名互聯網團隊,去上海謀發展,厲兵秣馬,大張旗鼓,滿腔熱血幹了 2 年,然後回大連了。為什麼?據他們內部人講,上海的研發團隊所招每月 12k 的測試工程師,還不如當初在大連所招 6k 的水平,人力成本 double,還不好用。

我們不能否認北上廣聚集了全國最頂尖的智慧群體,但有些時候,我們在企業經營,是不是也得考慮工資中的「地租」元素佔了多大比例,考慮性價比。

價格只體現市場的供求關係,並不完全反映其價值。東北這邊工資低,並不代表在東北工作的人能力不行。

另外,雖然我沒有完整數據,但從我高中、大學(均在東北)同學的就業情況判斷,在 bat 華為京東網易新浪360的東北人肯定不少。程序、產品、運營、設計哪個模塊也沒把東北人阻隔在門外。

如果他們能力不行,這些一線大廠幹嘛要招他們進來,難道是招進來為大家講講段子鼓舞士氣?

對不起,你沒資格黑東北

那麼追本溯源,跟風黑東北人的本質是什麼呢?

是因為大家喜歡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只要簡單化,就清晰了,就洞悉事物本質了。

那個人為什麼讓人討厭,因為他是東北人啊,因為他是上海人啊,因為他是廣州天河區珠江新城人啊,所以他才會吃福建人麼。你看,這麼解決問題,是不是很省事,只要把複雜的人或事歸類,就能加速對人或事物的決斷和處理。

那個人挖掘機開得那麼兇,路上還顛了一下,差點翻車,一定是山東人吃了雲南人種的大麻瘋狂地開挖掘機結果被河南人偷過的井蓋小路暗算了一下。

你看,連劇情都能推理出來,我覺得挺厲害。

1. 楊利偉,我不介紹了,這是遼寧綏中人。黑東北前,開動腦筋,我看你們怎麼黑!

2. 張恩和,太行發動機總設計師,病累犧牲於工作崗位上,遼寧營口人。黑東北前,,開動腦筋,我看你們怎麼黑!

3. 戚發軔,工程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曾任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院長,歷任"東方紅一號"衛星技術負責人,"東方紅二號"衛星副總設計師、總設計師,國內衛星通信工程第一副總設計師,"風雲二號"衛星氣象工程副總設計師,"東方紅二號甲"衛星總設計師,"東方紅三號"衛星總設計師。現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神舟"號飛船系統總設計師、"烽火"一號衛星通信工程總設計師,遼寧瓦房店(原復縣)人。黑東北前,開動腦筋,我看你們怎麼黑!

4. 王永志,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國國家科技最高獎獲得者,火箭技術專家,俄羅斯宇航科學院外籍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首任總設計師。現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高級顧問,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院長。黑子們,開動腦筋,我看你們怎麼黑!

5. 羅陽,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瀋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黨委副書記。這是我同鄉,遼寧瀋陽人。帶病跟隨遼寧艦完成艦載機試驗,下艦後心髒病突發犧牲。黑子們,開動腦筋,我看你們怎麼黑!

所以,不成器的次品哪裡都有,如果你身邊遇到的東北人恰好都是垃圾的話,朋友,那是因為你一直低頭尋覓著地上的垃圾,拒絕抬一抬頭看看比自己高的人啊。

對不起,你沒資格黑東北

其實聽到黑東北這些話,我的心情很複雜,因為這幾年我確實聽過不少這樣的說法,都說東北不好,說東北的人素質差,說東北沒前途,東北人從事的行業低端。

這種委屈,並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我可以罵自家人,別人不可以罵我”的護犢子心情,這裡面是有很深的歷史原因的。

怎麼解釋這個事情呢...

這麼說吧,曾經有一種說法,把全中國比喻成一個大家庭,而東北,被稱為這個家庭中的長子,而中國的其他地區,就是東北的弟弟妹妹,所以常有人說“東北是共和國的長子”。

當初提出這個說法的人,大概認為這句話是誇東北的,但是事實上到了這幾年,這個“長子”卻成了家裡,被人見人嫌的那個人,這是因為,這個原本前途無量的長子,當年因為家裡窮,犧牲自己的前途出去打工養家,資助弟弟妹妹上學,而如今他年紀大了,長久的操勞讓他渾身病痛,而且因為沒有讀過大學還被弟弟妹妹嫌棄... ...

我並沒有誇張,這是一段其他地方的人並不熟悉的歷史,甚至連很多東北人自己也未必瞭解得很深;事情,還要從我爺爺那一輩人說起,我爺爺早先是上海工人,五十年代響應國家號召,也不知道怎麼的就做了巨大的決定,帶著奶奶一起去了東北,我奶奶那時正懷著我大伯,挺著肚子舟船勞頓到了北方。

從現在的眼光回頭看,我爺爺幾乎做了一個從各方面來看,都錯誤的決定,看看現在的上海,看看上海的房價,看看上海的985名額,我忍不住問我爺爺,當初是不是在上海犯了什麼案子非要到東北去?

爺爺嘆了口氣:你們年輕人不懂,你知道當時的東北有多重要嗎?

對不起,你沒資格黑東北

黑吉遼有中國最好的工業底子,蔣介石為了讓蘇聯把東北從嘴裡吐出來,把外蒙古都給割掉了。

國民黨在解放戰爭時,把最好的美械部隊,最厲害的將領派往東北,就是為了搶這塊地盤,如果東北不稀罕,誰會這麼拼命?

建國那陣,一半的鋼鐵都產在東北。

中國搞工業化、建設現代軍隊,離不開鋼鐵。五幾年的時候,東北工業新增項目最多,一五計劃156個項目,57個放在東北,東北是國家建設的重中之重,咱們工人階級不去東北建設新中國,還能在哪裡找到更好的去處?

爺爺把話說得熱血沸騰,但其實我也曉得,當時太爺一家七口人,就擠在上海閘北不到20平的家裡,而東北儘管寒風凜冽,在當時看來,卻是天高地廣大有可為,而且正是新中國未來的希望所在。

於是,幾十萬個和爺爺一樣的技術工人,就這樣攜家帶口來到東北,並在接下來的幾年裡,迅速打下了新中國的工業底子。

在哈爾濱、齊齊哈爾,建起了重工業、軍工廠;在吉林建成了化工產業帶,把遼寧打造成鋼鐵、煤炭、機械產業的核心;其中遼寧在幾乎所有的工業領域中

都名列前茅。

我家原先住的鐵西區,是瀋陽的工業核心地帶,也是中國工業的標杆。

對不起,你沒資格黑東北

全國看東北,東北看瀋陽,瀋陽看鐵西。當時的鐵西區的地位,就相當於現在的國貿CBD、陸家嘴金融區,老厲害了。

那時的東北,就像是新中國這個大家庭裡,頂天立地的大哥一樣,因為一直很窮,弟弟妹妹又還小,家裡的擔子都壓在他身上,他拼命努力讀書,就是希望能給全家更好的生活。

我爸就跟我說過,東北確實有過一段風光無限的時間,如果說計劃經濟時代的東北是工人階級的天堂,一點也不為過。

工人在國營工廠上班,其它的什麼也不用愁,吃飯有工廠的食堂,買東西去公家的供銷社,生病了去廠區下轄的醫院,結婚了就給你分房子,子女去廠辦的託兒所、中小學。

老爸還講,當時工廠裡有特定的水龍頭,擰開就能出來鹽汽水,不要錢,

拿著暖瓶去接,想打多少打多少。反過來看現在的自己,生不起病、買不起房、養不起娃,那個時代的東北簡直是社會主義天堂般的存在。

而他們能有這麼好的待遇,是因為他們確實是萬里挑一的人才。

我小時候看《東北一家人》,裡面有一個故事,講的是牛大爺年青時考八級技工,拿氣錘往手錶上砸,表面玻璃碎了,錶針照走不誤,沒錯,那時候東北工人的精細活,就是這麼厲害。而且,像這樣的能人,比比皆是。

黑吉遼技術人才的密度,要遠遠高於內地。

東北一個小工,就能把無縫鋼管給你車成槍管,剛剛開放的時候,國企裡的技術領導對民企老闆講,我們這裡隨便拎出來個老鼠,都比你們的貓要大,這是實話。

八十年代的時候,東北製造等同於高端產品。

國營工廠裡如果沒有東北產的機床,就很難和高產高效企業掛上勾,東北生產的軸承是關內製造業的標配,就連結婚的時候,也得指定要大瀋陽的紅雙喜高壓鍋,沒這東西做聘禮,結婚就免談。

對不起,你沒資格黑東北

東北被稱作共和國長子,很多人覺得這是誇獎,但是其實你知道在傳統社會中長子是什麼?

就是家裡面幹活最多、出力最多的那個勞苦功高的角色,當這個家需要有人去做奉獻的時候,毫無疑問就要他頂上去。

到了60年代,中國受到核戰爭威脅,立即全面暫停東北線新建項目,壓縮已有項目,同時開始大規模向內地三線,成套地轉移工業體系,以便和世界霸權較量。

於是,為了支援三線建設,東北貢獻出了政治最先進的幹部,技術最優秀的工人,性能最好的設備,將近四成的產能,被抽調到內地。

鞍山鋼鐵手把手地帶起來攀枝花鋼鐵基地,長春汽車在湖北援建東風二汽,

瀋陽飛機工業的一幫人去了成都建立了成飛,也就是那個後來研製殲10、殲20的機構。

東北的工業成果在內地一個個開花,但代價是把家底掏空了,失去了最好的發展條件。

後來,國家搞開放,在中國其他省市搞產業迭代,但這就得融合國外的先進技術,而在當時的中國,沒有外匯也沒有人才,怎麼辦呢?

最後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用東北的資源做籌碼,上海寶山鋼鐵要引進技術生產高性能鋼材,生產技術是日本提供的,但代價是大慶要向日本提供石油。

如果要按現在市場經濟的算法,那麼大慶應該是寶鋼的大股東,而沈飛應當是成飛的母公司才是。

這就好像弟弟妹妹到了讀書的年紀,為了讓他們能有錢上學,本來學業優異的大哥,他只能主動犧牲自己的前途,大學都沒念完就出去打工,用自己渾身的力氣,養育後面嗷嗷待哺的弟弟妹妹們。

對不起,你沒資格黑東北

在那一段時期,其實東北也曾有過能發展起來的大好機會。

北邊可以搞邊貿,南面有韓國、東面有日本。但是東北是中國重工業的核心

是解放軍的兵工廠,涉足領域都是國家的根本,怎麼可能輕易放開?

於是東北選擇了堅守,把改革的機會留給沿海、內地。

於是,東南沿海,背靠著國家政策優惠的大樹,藉著國際輕工業轉移的東風,

通過小商品製造、外貿,完成了資本原始積累,轉身成為中國市場經濟時代的

領軍人物。

其實在計劃經濟時代,東北的工業化水平最高,如果按照資本主義的運行邏輯,完全可以維護東北在全國的經濟壟斷地位,把內地當做廉價原材料的提供者和東北工業產品的消費市場。

如果這樣,東北將穩穩的成為中國經濟的發動機,那麼今天東北的蕭條,還有所謂投資不過山海關的說法,就都不復存在了。

但是東北在完成工業化之後,便不斷向外輸血,把最寶貴的資源和機會留給內地,推動內地進行工業建設、迭代升級,以至於今天,內地的工業水平遠超東北,而東北反而成為落後的象徵。

這就是共和國的長子的故事,在共和國的大家庭裡,東北就是家裡面的大哥。

因為子女多,家裡經濟條件並不是很好,大哥放棄了上學的機會,早早的去上班掙錢養家。工作雖然很累,但是看到弟弟妹妹一天天長大,自己還是很開心。

為了供弟弟妹妹上學,自己什麼也捨不得買。弟弟妹妹最終都上了好大學,找到了好工作,大哥認為辛苦是值得的,可是弟弟妹妹事業有成了,卻開始疏遠大哥。

嫌他說話土,沒錢沒文化,吃飯吧唧嘴…………大哥年輕時為了弟弟妹妹拼命工作,弄得一身傷病,到頭來卻孤身一人。

對不起,你沒資格黑東北

今天的東北,就是這個油膩的中年大哥。

也許全中國都覺得東北沒有希望了,就連一些東北人自己也覺得,確實是沒希望了。

但是如果你知道這些往事,如果你知道東北做出的這些犧牲,

請你至少,不要嫌棄我們。

給東北人一個重生的機會,

東北就能給你再造一次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