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幾乎下降一半,我們的油價會怎麼變化?感覺下降幅度不大?

天河劍客


不知道你聽沒聽過養路費?養路費去哪兒啦?加在油裡了。所以正經油價只佔加油價格的一部分。還有加油站的運營成本。房租。工人工資物流。都要算在油價裡。雖然進貨價格便宜了,但其他價格沒有降低。所以國內油價下降的幅度有限。成本油價只佔價格幾分之一。這幾分之一里面再怎麼降對整體來說。下降幅度依然有限。




瑞眼看財經勢


由我國成品油的定價機制所決定,零售市場的價格不完全隨國際期貨市場價格的波動而對應調價,這是基於以下幾方面的因素:

第一,我國的原油進口的第一大國,需求量多年以來一直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大體上佔到國際原油市場可交易量的五分之一左右。正因為如此,我國必須採取與石油主要生產國比如沙特、俄羅斯、伊拉克等簽訂長期的供貨合作協議,這類長期供貨的進口數量佔據我國石油進口總量的絕大部分。這種協議追求的是雙贏,既要考慮避免在石油市場價格大幅波動時可能造成的暴漲而給買方帶來的巨大損失,也要考慮暴跌時如何保護賣方的利益。所以雙方各自都要做出妥協以維護利益平衡,所謂的利益平衡就是不把期貨波動因素作為唯一定價依據,而是制定由諸多因素充分考慮的綜合而成的不同權重的比例關係。明白這層關係,應該就很清楚平時價格波動最頻繁的期貨市場只是我國進口鏈條中的一個補充。

第二,我國國內石油開採的生產總量約佔消費總量的三成左右,大部分的生產基地都在偏遠的地區,比如新疆、黑龍江、甘肅等地,其特點是開採成本很高,物流運輸成本相對於國外進口的船運方式當然也非常高。因此,必須綜合考慮國內自產的實際情況來確定最終的零食市場的定價。

第三,原油期貨價格並不等同於成品油價格,必須考慮原油進口之後的運輸、提煉加工、儲存等諸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同樣是提煉,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煉油,不同產地不同品質的原油的成品出油率差異性比較大,成品油定價也必須考慮這方面利益的平衡。

綜上所述,我國國內的成品油定價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約,由此,國際原油期貨市場價格的波動雖然不可避免地對國內市場產生影響,但是不可能照搬照套國際原油期貨市場的定價規則。


車市航話


下降的比例,並不是按照整個油價的比例來下降,必須要除掉,如稅收,加工成本,養路費,教育附加等固定的費用之後,算出應該下降的比例


江灣五角場


國內油價會有小下調,但是下調不大。


農民工二代四爺


其實這個問題很多人都在吐槽,為什麼中國的油價居高不下?國際油價十分便宜,為何進口如此便宜的石油,到國內成品油卻十分昂貴?

下面我們來算一筆賬。

我們都知道國際原油是以桶為計量單位的,一桶原油為158.98升,我們大概記為158.98升/桶。按照最新的匯率1美元=6.9448人民幣,那麼國內加油站的油摺合國際油價應該為多少呢?(2020.3.10日查詢WTI油價為32.54美元/桶,布倫特35.7美元/桶,國際油價平均記為34美元/桶,國內加油站95#大概在6.7/升)

那麼國內油價對應國際油價應為:6.7/6.9448*158.98=153.4美元/桶

國際油價對應每升應為:34*6.9448/158.98=1.49人民幣/升

那麼國際油價從原來的最高160美元/桶,跌到現在的34美元/桶,國內油價為何一直穩定不變呢?是油桶漲價了麼???

我們可以算出其實國內油品價格其實是十分昂貴的。那麼下面我以自己的理解,解釋一下為何國內油價如此昂貴,且為何與國際油價不接軌?

1、計算中未考慮其他成本

我們剛才在計算的過程中,根本沒有考慮運輸、存儲、煉化、稅務以及銷售的成本,雖然這些成本也不至於如此高,但也是不能忽略的。

2、國內的體制特性

我們都知道國家的石油行業是壟斷的,基本都是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勘探、開發、煉化、銷售等。所以,你懂的。

3、油價下限

2016年1月1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佈消息,決定進一步完善成品油價格機制,設置調控上下限。調控上限為每桶130美元,下限為每桶40美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