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 vs 老基建,炒一炒就行啦,別太當真

新基建主要包括七大領域: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

新基建 vs 老基建,炒一炒就行啦,別太當真

5G基建


我也看好5G建設,不買的原因很簡單,太貴。

跟業內朋友聊,他的意思5G普及估計還要好幾年。我身邊用5G的也很高,可能是圈子不夠高端。

不過,你想想4G剛鋪完,就大規模上5G,運營商也不傻,能不能回本是個問題?

缺乏商業和利益驅動,光靠喊口號是帶不動行業發展的。

目前4G對於個人已經完全夠用,5G更多的是商用。


順便說一下,那些能夠成長為巨頭的公司,除了資源壟斷型,更多的是面向消費者,也就是 To C的公司,不管是阿里騰訊、還是蘋果谷歌都是如此。


我不看好5G龍頭中興通訊的一個核心原因就是,他在To C業務上敗得一塌糊塗。


特高壓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研究,目前國內各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電力供過於求現象,遠距離電力進口的需求進一步降低,特高壓輸電線路的利用率普遍低於預期。


2016年直流線路的平均利用率在50-60%之間,而交流線路則不到20%。在此背景之下,新建特高壓輸電線路的需求急迫性降低。


你想一下,你們家上次停電是什麼時候?(我印象中至少十年以前)


特高壓在A股市場也不是什麼新概念,炒過很多回,卻始終沒有走出大牛股來。


為什麼?


作為帶頭大哥國家電網利潤創六年新低,2020年繼續下調8.8%電網投資計劃。(4080億元)


2019年實際投資比預算的5126億還壓減了12.7%。


你能有多大期待?


新基建 vs 老基建,炒一炒就行啦,別太當真

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


這不就是地鐵+高鐵,充其量再加個“磁懸浮”,不過造價昂貴,不可能大規模投入。


這個“新基建”最大的受益者不應該是中國中車集團相關公司嗎?


上市公司中國中車,2019年Q3收入利潤分別上漲14%、37%(扣非)。


只是股價走勢低迷,從2015年最高38.6跌到最近6.4,下跌超過80%。從“神車變“靈車”。


不過在目前這個位置,我是看好的,前不久已經選入股票池。

我是看好的,不僅僅是國內軌道交通,更看好中國高鐵走向世界的實力。


看看未來能不能重回“神車”之路,反正我是不會賣的。


新能源汽車充電樁


這是一個“神仙打架”新基建,一邊是中石油、中石化代表的燃油車,一邊是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代表的新能源車,你說你站哪邊吧?


推廣了這麼多年新能源車,當前每年銷量佔比還不到一成。你說建充電樁的動力在哪裡?


沒有車,然後沒有充電樁;沒有充電樁,大家肯定不買新能源車。死循環?


要我說就分兩步:


第一、城市所有出租車統一換為新能源;


第二、主要省道、國道、高速,每100-200km建一個充電站;


當然啦,我說了不算,還要看中石油、中石化同不同意?(油價這麼低,難啊~~)

新基建 vs 老基建,炒一炒就行啦,別太當真

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


都知道是未來大方向,但都還是摸著石頭過河。


大數據中心基礎建設高速增長時期基本已經告一段落,未來對於數據深度挖掘才是重點!


目前,全球前十互聯網企業有8家在中國發展,其中7家將數據中心落戶貴州,包括谷歌、微軟、騰訊、蘋果、阿里巴巴、華為等世界知名企業。

從2013到2017年,貴州大數據企業數量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了71%。最新統計數據,貴州目前的大數據企業總數已經達到9551家。

人工智能(AI)的現狀是呼聲很高,落地很少,“只見人工,不見智能,有多少人工就有多少智能”。

不過,人工智能是一個很講故事的概念,因為大家都認可大方向,炒的時候儘量別做最後一棒。


工業互聯網是有很大挖掘空間,因為國內有全球最完備工業體系,如何提高效率,擴大產出始終是商業的永恆話題。我也會持續跟蹤行業和相關上市公司。


新基建 vs 老基建,炒一炒就行啦,別太當真

現在基本所有主流媒體都在說“新基建”,我也看好部分新基建。


但是刺激經濟最有效措施依然是老基建。新基建對於人才要求比較高,而且能直接帶動產業和就業人群遠不如老基建。


根據社科院藍皮書:2019年中國城市化率首次突破60%,距離發達國家80%以上還有很長一段路。


這次疫情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大震盪,動不動幾十萬億“財富”,一夜之間化為烏有。但真正受影響最大都不是這些“有產者”,而是底層勞動者,他們很多因為疫情失去收入來源,生活拮据。


可以預見,後期刺激經濟依然是以老基建為主和消費上發力。老基建刺激經濟立竿見影,能直接帶動上下游很多產業、保障低收入人群就業。


這也是我為什麼最近一直給朋友推薦“老基建”原因之一,另外老基建目前位置和估值低,還有什麼比這個更值得投資的理由。


要記住,實實在在賺錢公司不比那些看上去賺錢的公司差!


最後再給你們看看,最近幾年水泥價格走勢圖:


新基建 vs 老基建,炒一炒就行啦,別太當真

(文中三張人物圖分別是:尼古拉·特斯拉、洛克菲勒、馮諾依曼)

讓投資變得更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