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沖垮“金三銀四”招聘浪潮,機器人行業人才如何應對?

春節後本該是招聘旺季,年年如此,今時卻不同往日。因新冠疫情的影響,中央發佈政策推遲春節假期,企業響應地方號召延遲復工,民眾宅家為國“做貢獻”……不少中小企業、餐飲業、旅遊業等服務行業面臨嚴重的生存危機,招聘需求異常低落。


想著年前離職前拿走年終獎,年後卻足不能出戶的你,被疫情突襲得毫無防備。


節後找工作的你還好嗎?

降薪、裁員、倒閉消息頻出,企業還會繼續招聘


近日,人工智能招聘科技公司仟尋最近開展了一項調查,共計362家企業參與本次調研,其中大型企業(5000名員工以上)佔比31.8%,其餘中小型企業(1000名員工以下)佔比41.5%。


調查結果顯示:


1、79.8%的企業認為疫情帶來消極負面的影響


在本次調查中,華南企業佔比高達47.5%,另有41.2%的企業處華東地區。企業行業涵蓋了計算機、互聯網、金融、製造業等近20個行業。


362家企業參與本次調研

疫情沖垮“金三銀四”招聘浪潮,機器人行業人才如何應對?


此次疫情對企業及整個行業是否帶來影響?毋庸置疑,79.8%的企業表示此次疫情將對整個企業及行業帶來消極負面的影響,14.8%的企業表示沒有影響。而以醫藥製藥類行業為主的企業佔比約5.4%,表示疫情卻給他們帶來了正面影響。


疫情對企業和行業的整體影響

疫情沖垮“金三銀四”招聘浪潮,機器人行業人才如何應對?


2、疫情對企業的招聘需求似乎影響不大


新冠疫情來勢洶洶,許多中小企業都難以招架,有的企業倒下,也有的企業卻逆勢擴張。


調查顯示,超過50%企業表示將不同程度地減少招聘需求甚至凍結招聘,以汽車零配件、文化娛樂、零售業為主。另一方面,有9.7%的企業充當“逆行者”,將會增加招聘需求,這類企業主要分佈在醫藥製藥、生物工程等行業。


招聘需求的趨勢變化

疫情沖垮“金三銀四”招聘浪潮,機器人行業人才如何應對?


3、衝擊之下,裁員及降薪並非完全不可能


2月10日,調查中的企業超過半數已復工,看起來似乎一切都逐入佳態,但事實並非如此。


在問題關於“面對疫情,企業是否會選擇裁員和降薪”,58.8%的企業都持樂觀態度,表示不會進行裁員和降薪;而有35.4%的企業則並未給出明確回覆,說明企業裁員及降薪並非完全不可能。


是否裁員及降薪

疫情沖垮“金三銀四”招聘浪潮,機器人行業人才如何應對?


危機之中,不少企業選擇積極轉型自救,裁員和降薪也是其中的方式之一。


4、招聘計劃不變,線上招聘和視頻面試成主流


值得慶幸的是,雖然疫情對中國經濟造成巨大影響,但是超過一半的企業表示不會改變原定的招聘計劃。為了更好地應對和防控疫情,近80%的企業則表示會通過線上的方式開展春季招聘和校園招聘的相關工作,持續為企業輸入新鮮血液,滿足企業不斷日益增長的人才需求。


是否採取線上方式開展春招

疫情沖垮“金三銀四”招聘浪潮,機器人行業人才如何應對?


5、AI智能招聘助手加入HR行列


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已經有不少AI智能招聘助手已經面市。在調查中顯示,若預算足夠,有83.3%的企業表示會選擇人工智能類產品,例如AI招聘助手(ChatBot)或AI語音招聘助手。


是否會選擇人工智能類產品進行面試

疫情沖垮“金三銀四”招聘浪潮,機器人行業人才如何應對?


如果和你視頻面試的HR是一個AI智能招聘助手,你會不會覺得十分有意思?


企業技術人才缺口大,逆勢搶人並不是沒有


招聘市場素有“金三銀四”一說,但是被疫情這麼一攪和,今年的情況跟以往肯定不一樣了。“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別人貪婪時我恐懼”,疫情之下,巴菲特這句名言再度應驗。


在一些公司裁員、降薪之時,仍有許多公司看準時機逆勢搶人、進場撈人。


從崗位看,企業技術人才缺口大,需求量高。


據BOSS直聘平臺數據顯示,互聯網行業對於技術崗位中雲計算、運維、後端開發、架構師等主要負責服務速度、性能和穩定性提升的崗位更為活躍,大型餐飲集團和平臺服務類企業對技術人才的需求比例由0.41%倍增到1.73%。


從薪資看,技術相關崗位漲幅明顯。


近日,58同城招聘研究院《節後企業支付薪資監測分析》對不同類型的崗位薪資進行了分析。


其中,算法工程師、研發工程師的企業支付薪資同比增長高達30%-40%。由於IT崗位的線上化程度較高,疫情對崗位影響較低,IT崗位員工能夠順利在線復工,收入能獲得逐年提升。同時,疫情對智慧城市建設、企業在線化發展也提出了新挑戰,5G、AI、區塊鏈等技術落地也在加速進行,市場對技術類人才需求較大,因此崗位薪資提升潛力較高。

疫情沖垮“金三銀四”招聘浪潮,機器人行業人才如何應對?

另外,《分析》還顯示,2020年節後製造業中的普工崗位企業支付薪資為5197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28%,略低於2019年節後9.78%的漲幅。疫情防控的深入,使不少防疫物資生產企業提前復工,開足馬力生產醫療救助物資,這也使相關行業的製作業崗位收入增加,帶動普工薪資整體提升。


疫情之下,機器人應用人才需求凸顯


不可否認的是,疫情必然對中國招聘市場的具有一定的影響,但是這個影響可以分兩方面來看:


一方面,企業會通過降薪、裁員、轉型等方式進行自救,但是不會減少對人才的渴求;


另一方面,疫情對醫療設備、互聯網、製藥等行業影響較小,對於技術含量較高的招聘需求受影響程度較小,對技術崗位人才影響也較小。


例如,因為這次疫情,醫療服務機器人抗“疫”前線,,讓社會看到了機器人的巨大能量及機器人市場的巨大潛力。


因此,機器人應用人才需求更加凸顯。根據工信部測算,2020年我國工業機器人裝機量將達到100萬臺,屆時人才需求量超過20萬人。疫情催生機器人應用人才的新機遇,受到社會追捧。

疫情沖垮“金三銀四”招聘浪潮,機器人行業人才如何應對?

當前我國工業機器人技術人員挺“吃香”


今年4月,人社部發布通知,正式確認了13個新職業信息,分別是:人工智能工程技術人員、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物聯網安裝調試員、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雲計算工程技術人員、數字化管理師、建築信息模型技術員、電子競技員、電子競技運營師、無人機駕駛員、農業經理人、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工業機器人系統運維員。


5月,人社部針對工業機器人方向領域從業人員通過問卷進行抽樣調查,調查顯示:


1、90後是從業人員主力軍,年齡呈年輕化態勢


疫情沖垮“金三銀四”招聘浪潮,機器人行業人才如何應對?


據報告,從業人員年齡分佈看,18-29歲佔比為42.96%,30-39歲佔比28.89%,40-50歲佔比21.48%,50歲以上佔比6.67%。


新職業蘊含新的發展機遇。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和運維員以90後為主力軍,從業人員年齡呈現年輕化態勢。


2、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和運維員就業門檻低


疫情沖垮“金三銀四”招聘浪潮,機器人行業人才如何應對?


以上數據顯示,44.44%的從業人員是專科學歷,1.48%為碩士研究生,45%的學歷為大專及以下。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就業門檻低。


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和運維員學歷以專科為主,可見工業機器人系統運維員就業門檻低。機器人行業未來前景很好,如果對機器人有興趣的,可以儘快加入這個行業。


3、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和運維員薪資大部分在5000元以上,是當地平均工資2倍


疫情沖垮“金三銀四”招聘浪潮,機器人行業人才如何應對?


45.19%的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和運維員薪資在5000-8000元,14.07%的薪資在8000-12000元。


據統計,45%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和運維員薪資是當地平均工資2倍,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薪資普遍高於當地平均薪資。


4、企業對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的崗位需求不斷增加


疫情沖垮“金三銀四”招聘浪潮,機器人行業人才如何應對?


調查顯示,67.93%的從業人員中的企業或公司是有在引入工業機器人或智能製造生產線作為生產設備的,因此,企業對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的崗位需求是在不斷增加的。


通常而言,招聘企業第一季度的營收佔比會比其他季度會高出幾個百分點。因為年初往往是招聘旺季,然而今年一季度顯然很難複製往年景象。


借鑑03年非典時期經驗表明,疫情對招聘市場的衝擊只是暫時的,對於求職人員來說,今年可能不是“金三銀四”,但是“金五銀六”離我們也不會太遠。


在如此特殊的情況下,值得我們重視的應該是,以上數據都表明,企業更傾向於招聘有競爭、實戰能力強的技術人才應聘者,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宅家抗“疫”,自我充實,待戰“疫”結束之日,便是你發光之時。

招募作者

請將簡歷和原創作品投至郵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