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寒假待在家裡,您和孩子都做過哪些親子活動,有沒有特別有意義的事情分享?

小咘媽媽


這次寒假待在家裡,您和孩子都做過哪些親子活動,有沒有特別有意義的事情分享?

最長的假期

2020年的春節,註定是不平凡的,那是一個連空氣中都迷漫著消毒水味道的春節,大街上空無一人的正月,相信在很多人的記憶中,都會是濃墨重彩的吧。封城的大武漢,那個毛主席筆下的"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的英雄城市,讓全國上下的人民跟著揪心,我們無法想象武漢人民宅在家裡的恐慌和擔心,疫情如洪水野獸般爆發的那些天裡,醫療資源不足,太多的病人無法收治,居民的正常生活都擔心難以保障,那食不滋味的焦心真的是讓我無法想象,也讓我滿滿心疼。在疫情最高峰時,我感嘆最多的是:還好,我所在乎的人都不曾涉及到這場災難。

我們仨往年都覺得放假的時間多麼不夠,走親訪友,觥籌交錯中,就要上班了,今年有時間,但大家都聽從了政府的號召,宅在家,不出門,不聚會,是的,在疫情面前,生命至上,我們也不能給國家添亂。

比起武漢人民,我們宅在家裡,是多麼的小確幸,我們每天都變法地規劃著自己的生活作息,讀書、練字、彈琴、鍛鍊、做美食。和孩子一起制定了一些計劃,佈置了幾項任務。我陪著看書,談三國,說諸侯,彈琴,寫毛筆字;孩子媽媽負責燒飯,洗衣,拖地,偶爾抄幾首古詩詞,看兩頁書,在群裡與姑娘們暢聊,與家人們視頻。中午休息時分,我們仨一起打撲克、下棋、玩遊戲,傍晚時,孩子練舞,我和孩子媽媽蹦蹦跳跳,活動筋骨健健身,有時間我們一起做做美食,包包子、包餃子、煎餅子、做蛋糕,變換著花樣。日子輕閒,愜意,連時光也變得緩慢而美好,這些年的匆忙,糾結,壓力都拋置腦後。三個人的小時光,閒暇而舒心,溼潤而綿長,這樣的生活,真的是歲月靜好。

今年的元宵晚會,是一場一個觀眾都沒有的特別晚會,聽著那些老藝術家們的激情獻詞,禁不住的熱淚盈眶,咱們泱泱大國不缺英雄,也不缺為英雄歌頌的演奏者、鼓掌者。那一刻,我也希望自己是一名奮戰在前線的小小英雄,經歷一場生死浩劫,也定有更多的體會與心得吧。

詩詞大會開播到第五季了,

但今年規規距距地守在電視前,從第一場看到了第十場,還覺得意猶未盡。偶爾我們也玩玩簡單的飛花令,幾番下來,也讓孩子喜歡上了詩詞,佈置的新任務,早上起床背一首古詩,也欣欣然接受了。雖然這一個多月以來,我們這個新任務堅持得也並不是多好,但孩子能樂意,也是一大進步吧。

有人說疫情面前,什麼妖魔鬼獸,人情冷暖全都現形,我想是吧,在災難面前,更能體現民眾的精神世界。也許我們可以試著感謝一下這場災難,讓我們全國的民眾都放下腳步,讓高速發展的中國停下來喘會兒氣,放下工作,放下壓力,好好陪陪家人的假期,這麼多年來,這麼地難得。時下,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的戰鬥,我們都相信疫情終會過去,那個櫻花爛漫的武漢也終將會燦爛如從前。

這個史上最長的假期,也讓我體會頗多,真的,我們並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些什麼,所以,善待生活,善待一切的人與事。惟願時光清淺,將你我溫柔以待吧!

期待!陽春三月的春意盎然,春暖花開,春回大地,福滿人間! 期待!我們仨無論何種歷程,都可以淺笑安然,能用一份清雅,守侯一份寧靜!


平凡之旅3092


我始終堅信,生活是最好的老師,在這個寒假裡,我帶著女兒從生活中學到很多。

如果說有什麼具有特別意義的,那就是跟女兒一起做飯了。

女兒今年4歲了,對什麼都充滿好奇。疫情期間,不能出門,我想吃手擀麵,只好自己做了。女兒對我和麵、擀麵條的過程充滿了濃厚的興趣,跟在我後面央求要自己動手做。

我是學教育出身的,知道幼兒期發展孩子動手能力的重要性,雖然我也害怕麻煩,但最終我還是給女兒準備了麵粉,讓她動手去做。

剛開始的時候,她活的面不是太溼了不成型,就是太乾了和不到一起,她就讓我幫她,我教她怎樣往面裡添水,以及添多少水等等。慢慢地,她就學會了和麵。

然後她又拿著小擀杖有模有樣地擀起麵糰來,最後學我的樣子切面條。從和麵到切出麵條,這個過程,女兒充滿了濃厚的興趣,而且學得特別快。

她自己做出的麵條,自己吃起來也格外香。我給她準備了一個小鍋,搬允許她下自己的麵條,她可開心了,那一小鍋麵條讓她自己吃完了。

從這件事中,我發現女兒學會了很多東西,不僅僅是學會了擀麵條,她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到自己能行,體會到成功給自己帶來的喜悅才是我最看重的。


聽絃音


非常時期,為了孩子們的安全,孩子們只能宅在家裡。但是,我們花點心思也能讓孩子有一個難忘的寒假!

我跟孩子覺得最有意義的一件事,是我們一起養了很多“小寶貝”。

它們是長了“頭髮”的芋頭寶寶,土豆寶寶和紅薯寶寶。孩子一直親力親為地照料它們。

它們不僅給孩子帶來了樂趣,還培養了孩子的責任感。

孩子隔段時間會給它們換水,澆水,除草。家裡有陽光時,孩子會第一時間把它們搬到有陽光的房間給它們曬太陽。我們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它們又長大了多少,每天早上都會有驚喜。看著它們旺盛的生命力,我們渾身也充滿了能量。

現在的孩子幾乎都不知道,自己經常吃的食物是怎麼生長的。

孩子這次看到了它們的生長過程,覺得很新奇,很驚喜。孩子說他要記錄下來,開學後講給他的好朋友聽。

這段時間好好利用起來,會讓親子關係更融洽,更親密。

我們每天除了正常的學習,還穿插著做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做一些互動小遊戲,科學小實驗,一起做手工,一起製作三餐。孩子不但高興,還能學到新知識,收穫新技能。

珍惜跟孩子宅在家裡的這段時光吧,用心跟孩子互動起來!為了讓孩子生活得更有趣,大家一起來分享吧!


小咘媽媽


這次寒假,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孩子們都宅在家裡過了一個史上再長的特殊寒假。為了不讓宅家的小妞閒得無聊,沉迷電視和手機遊戲,我和老公輪軸轉,方法就是讓她有事可做,陪她做手工,剪紙,看書,跳舞,玩遊戲,K歌,畫畫,跳舞,下棋(軍旗,跳棋),DIY麵點,煎雞蛋餅。。。。。。

我這當媽的算是煞費苦心,能想到的宅家配娃神器都用了,因為我白天要在頭條碼字答題,陪娃的重任大部分落在娃爸身上了,他在廚房做飯時也會帶上小妞,讓她打下手,比如剝皮蛋,煎雞蛋餅,洗菜。。。。而這小妞居然也樂在其中。

為了轉移她對電視和 手機的興趣,我儘量把她每天的日程安排得充實多彩,動靜結合。 下面是部分圖片,可以看出有爸爸陪伴的小妞還是特別開心的。


而我覺得最有意義的是,7歲的小妞第一次下廚體驗,做了人生中的第一個麵點——卡通那小饅頭,我發現了小妞除手工外的另一個興趣——廚藝。寒假過完因疫情延長推遲了上學,小妞對粘土手工已經基本玩膩,於是我就讓她玩麵粉,她居然把麵粉當手工來DIY,做成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個個萌態可掬。我讓孩子爸頭天發好面,第二天在爸爸的陪伴下,小妞做了3大盤萌萌噠卡通奶香小饅頭,蒸熟後非常誘人,讓我驚喜不已。發在朋友圈,收穫了寶媽們一大圈點贊。

看著爸爸媽媽吃著自己親手做的小饅頭,小妞非常有成就感,我也發現她喜歡研究美食,為了投其所好,於是我想方設法在網上弄到酵母粉,指導她做包子,7歲的小妞在廚房有模有樣的剁餡,擀麵,包餡。。。表情專注,樂在其中。包子蒸熟後,味道居然不錯,兩大盤當場被三口之家幹完。


開心媽媽親子


難得有這麼長時間和孩子在一起天天從早到晚生活在一起。那在家宅著,就想盡各種辦法跟孩子玩,跟孩子一起做點活動:

一個就是和孩子一起做工間操、課間操,其實是少兒廣播體操,很多年都沒有做過這個了,說實在的身體笨拙,跟不上節奏跟大熊一樣的感覺。大女兒很認真,一板一眼的教我做每一個動作,小女兒也跟著比劃,一次課間操做完,大概需要五分鐘左右,身體微微發熱,還有點潮溼的汗,大家一邊做,一邊哈哈大笑。

第二點就是一起澆花,養了好幾盆花,每天早晨沒花兒用噴壺在頁面噴灑一次水,我教孩子怎麼用噴壺,怎麼噴的更全面,她覺得很好玩,很有意思,動起手來能做很多的事情,然後定期給每顆花澆水、摘掉枯萎的葉子,收拾乾淨;

第三個親子活動就是用鐵絲做成圈,然後來套禮物,各種各樣自己喜歡的書、水杯、玩具、零食等放一大片,每個人發三個鐵圈,輪流套,套到的就自己拿走,特別好玩,不知不覺玩樂半個下午,又做了運動,又玩了一次,歡聲笑語不斷。


果少的哥


孩子已經二十多啦,女孩👧春節前計劃帶著她大年初二去我母親那,年三十老媽打電話說不讓回去,因為疫情的氣氛已經很緊張啦。所以這個長長的假期我和女兒一直在家裡。做的最多的就是給她想辦法做一些她喜歡吃的飲食。一件讓我哭笑不得的事是我在追孫紅雷的《新世界》,我是每集必看,就那種很認真的一點不落的生怕丟下細節的看[我想靜靜]女兒是斷斷續續有一點沒一點的摟一眼。《新世界》中,殺死小朵的兇手是小紅襖,小紅襖是北平十分有名的連環殺手,但是他始終沒有暴露自己的真實身份,兇手隱藏的非常好,每一集都在猜誰是兇手?然後有一天晚上23:00多,我女兒說“媽”“媽”“十七是小紅襖”。我說“不可能!十七那個人畜無害的樣子,不會是他”女兒說“打賭,五百元”然後就沒有然後啦。乖乖的給人家支付了五百大洋[打臉]



五十歲的彭小妹


因疫情的關係,這次寒假成了我陪姑娘最久的時間。終於有時間靜下來陪她們瘋,陪她們鬧,陪她們讀書,陪她們成長。

要說特別有意義的,就是她當小老師,教我們畫畫。

平時她就特別愛畫畫。畫什麼像什麼。而老母親我對畫畫壓根就是不知道從何下手。姑娘很有耐心,從哪裡著手,哪裡要著重,哪裡該注意什麼細節,都教得很仔細,確實有老師的樣子。👍

這次當小老師,她進步了,老母親也進步了,母女倆感情又提升一大步。特別有意思,所以我們約定以後睡前一個小時,誰都不能玩電子產品,要一起玩遊戲或者閱讀。



末未0308


從過年回城有一個多月了孩子都沒出過門,每天都是在家裡玩耍,一開始特別不適應,呆了幾天就憋不住的要往外跑,每天跑到門口自己開門,但是又開不開,鬧騰一陣只好作罷。

最嚴重的時候是孩子爬到窗臺上開窗戶,想從窗戶翻出去,可能他以為是老家的房子都是平房呢。最後發現自己能力有限只能罷休,在後來就慢慢適應了不出門的生活。

在家裡玩車,電動車,紙牌,口風琴,竹板,扭扭車,三輪車等等玩具,我們會教孩子一些幼兒讀物上面的知識,但是小孩也不上心,總是慌慌著玩。

還有就是唱兒歌,捉迷藏,兒子最喜歡玩的就是捉迷藏,有一次自己在窗簾後面藏了一個小時,我和媳婦在客廳看電視,幾乎忘記了兒子還在藏著,後來忽感覺半天沒人搗亂了,才想起來兒子在捉迷藏呢。趕緊去找,結果自己拿著個小車藏在窗簾後面坐著玩呢,好像是快睡著了,當時把我給笑壞了。

還有比較有意思的事情就是,過年之前兒子叫爸爸叫遛遛的,孩子說話晚,只會說幾個簡單的詞彙,年前不怎麼叫媽媽,但是年後卻來個大變樣,只會叫媽媽不會叫爸爸了,這點我比較失望,呵呵。這就是我覺得比較有意思的一些事情,就寫這麼多吧,謝謝。


河北董二毛


這個超長假期確實給了我們一段難得的親子時光,題主的問題應該很多人都會有感觸,我也分享下我的吧,一個自律性不好的媽媽,這個假期堅持陪孩子每日打卡學英語,到現在已經堅持了37天,共閱讀並完成錄音74本英語繪本,這裡面有難的,需要我們一句一句先學習在點讀跟讀、然後完成全本錄音,也有簡單的,我會給她放權讓她自己完成學習。收穫很多,羅列幾個:

1、我開始理解她的情緒:最開始錄音都很簡單,幾天後難度升級,簡單聽幾次學不會,她就會哭,我很煩躁,不能理解她為什麼不你哦,也不能理解她為什麼哭;幾次之後我們都很疲憊,我試著找方法,當我聚焦到方法尋找時,理性迴歸,看到了她的挫敗,於是下次遇到很難時候就先陪陪她,再通過方法讓她看到自己的進步。

2、學習目標的調整:這個收穫和上一條有關係,開始時很簡單,沒細想過學習的目標是什麼,只是簡單完成量(兩本繪本),保證質(錄音最後評分不能低於80);再繪本難度增加後發現以這個為目標,我們的學習變成了一項任務和負擔,而且她的挫敗感非常強;這讓我重新反思對於幼小銜接階段或者小學階段我對她的要求是什麼,是高分嗎?知識量嗎?比別人家孩子優秀嗎?這些答案顯然都被我否定了,我更希望培養她的基礎能力,學習的方法和習慣、調節自己情緒的能力、面對難題的態度等等,這些都不能通過質和量這樣單純的評判來實現。於是我們開始調整我帶著她尋找方法,難句要從難詞學習開始,然後單句多次跟讀,最終看幾次可以熟練閱讀,次數比之前有提升時鼓勵自己,繼續尋找下這次有沒有新方法,這樣一點點的享受學習的過程。

3、這個收穫應該算是我自己的,陪學習的過程中我發現有些特殊時刻我的情緒會完全失控,看起來是因為她不專心、小動作這些誘因;但我反思後發現,其實這些是我需要成長的點,我對她的某些小動作的容忍度低其實是因為對自己這個方面的行為特別不能接受,把對自己的不滿投射到了她的身上。發現這個之後,再陪伴孩子的過程,會多點覺察,儘量安撫自己情緒,給她空間,其實她的年齡本就沒有那麼強的自控力,如果我過度用力,只會干預到她的自我成長。

以上是親子學習中的收穫,不知道有沒有跑題。感謝閱讀~




每日半小時實驗


我們家孩子四周多,宅家一個多月了,分享下親子活動:

1、新方法得到新玩具。

(1)買了26個字母變形玩具。平時表現好得的30個星星換一個小小的字母變形玩具,大約兩三天換一個,每次得了新玩具,又會把原來的全部拿出來玩。每次都很期待下一個小玩具。

(2)小顆粒樂高積木。不僅可以玩,還可以培養孩子耐心和專注力。

2、玩桌遊。我們家孩子對於桌遊、益智類玩具還是很感興趣的,不僅能玩,還能鍛鍊思維等。全家一起玩,增進感情。

3、學習生活技能。之前買不到蛋糕,自己在家做蛋糕,簡單的步驟交給孩子做。做麵條、煮湯圓、用牛排的刀切番茄、打掃衛生、洗碗等,教他大人做的事情,剛開始也會感興趣。

4、學習魔方、華容道、數獨等。大人先學會魔方(幾天就能學會基礎的),再教孩子。中班的孩子寒假兩三週學會了。

5、親子畫畫。簡單的手指畫,大人小孩一起畫,時光過得很快的。經常看新聞,還畫了醫生要打敗病毒的畫。

6、看書或者聽故事。為了讓孩子少看電視,和他聽故事,電視實在沒得看了,聽也會很感興趣的。我們家孩子感興趣的故事,一個能聽七八遍,然後讓他講,不管講的怎麼樣都表揚,然後他就會有成就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