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中國人在巴基斯坦工作的真實經歷

世界有我看,世界由我闖,歡迎關注“外聘網小聘看世界”

彭世紅的經歷頗具魔幻色彩:出行由警車開道、大兵護衛,享受著“總統般待遇”;住高牆大院、炮樓鐵窗,過的是“囚徒般生活”。

作為中建巴基斯坦PKM項目常務副總經理、黨委副書記,80後彭世紅年紀不大,但責任不輕。

一位中國人在巴基斯坦工作的真實經歷

中巴工人在PKM工地上施工

PKM是Peshawar(白沙瓦)—Karachi(卡拉奇)—Motorway(高速公路)的簡稱。全長392公里,合同金額28.9億美元,設計為控制出入、具有智能交通系統、雙向6車道高速公路,是中巴經濟走廊“最大交通基礎設施工程”和“早期收穫項目”。

項目2017年8月5日開工,計劃2020年8月完工,建成後將極大地改善沿線居民的出行條件,成為巴基斯坦公路網南北主要骨架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瓜達爾與中國喀什的陸路連通,為中巴互聯互通發揮積極作用。

項目簽約時,彭世紅感到自己的命運將會改變。

為做到心中有底,彭世紅提前做許多功課,包括在網上搜索相關資料、向同事打聽當地情況。然而,當他真到PKM項目營地所在地木爾坦,還是有很多事出乎所料。◢

1 其中就有一件事,雖然在彭世紅預期之中,但卻依然是他心中時時需緊繃的弦——安全。

一位中國人在巴基斯坦工作的真實經歷

儘管巴基斯坦政府做了大量努力,首都伊斯蘭堡和旁遮普省也相對穩定,可是其他地區安全形勢仍然較為嚴峻。PKM項目上也發生過“安全事件”——恐怖分子將炸藥藏在自行車座下,偷偷運到施工車輛必經之處,等待時機引爆。幸運的是,爆炸沒有導致人員傷亡。

為破解安保難題,彭世紅從構建安保體系、制定安保制度、協調安保力量等方面,四處奔走,統籌協調。截至目前,進場安保力量達4300餘人,中方人員與安保力量比例達1:2.6,為保護境外中資企業人員及財產安全提供了堅實保障。

和國內施工環境相比,我們最缺的是安全。為保證安全,我們不得不採取嚴格的措施,這也極大地限制了自由。”彭世紅介紹說,營地設置大門安檢、圍牆警戒、內部巡邏“三級安保”,施工現場採取外圍便衣巡邏、沿線崗亭執勤、工作面現場護衛“三層安保”;外加攝像頭、安檢門、機槍炮樓、水泥路障等硬件設施。

沒有特殊事由,員工不得外出;的確需要外出的,則向巴基斯坦軍方提出申請,在得到許可並提供保護後方能進行。在這種情況下,有的員工由於長期不得交流而患上抑鬱症。目前項目已經配備心理疏導醫生,並且要求大家參加集體活動,到了時點會關閉WiFi信號。

“沒有安全、沒有自由的日子不好受的。”彭世紅說。適應下來只是第一步,重要的還是要工作,要把這條中巴友誼路修好。

外聘網小聘看世界歡迎各位看官的評論和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