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315·捷信利率超36%遇“退息”風波,單日被訴超3萬次

聚焦315·捷信利率超36%遇“退息”風波,單日被訴超3萬次

近日,捷信消費金融公司“退息”風波在行業內鬧得沸沸揚揚。

背後不僅有借款人的積極投訴,還有不少中介機構從中發現“商機”。

但3月12日晚,似乎一切戛然而止。

當晚,第三方投訴平臺聚投訴微信公眾號發文稱,做了“從未有過的操作”——退回3萬件針對捷信的投訴。

有人稱“捷信後臺真硬”;有人惋惜“口子被堵死了”。

捷信單日投訴量暴增

據借款人陳文介紹,3月6日左右,有中介開始在朋友圈裡做起了捷信的“退息”生意,截止到16日。

“最初是收費的,收888、1000元的都有,後來退息教程被網友發到了幾個主要論壇。”

見聞財經注意到,這份退息教程並沒有太多“花樣”:用戶準備自己在捷信的借款截圖、借款額度和剩下期數,然後發到聚投訴/黑貓投訴上,然後等待捷信工作人員聯繫。

“投訴時一定要選擇‘同意媒體採訪’;與捷信客服溝通是,一點要堅持只有24%以內的利率才是合法,多餘的要求退還或衝抵未還本金。”陳文強調了幾個要點。

而在論壇裡,確實有借款人表示捷信退息成功,但僅退了利息超過36%的部分。

“完全是一筆意外之財,許多已還清的老哥也去投訴要求退息。”

但3月12日,事情出現了反轉,許多聚投訴用戶發現投訴被退回;就在當晚,聚投訴微信公眾號發佈文章《今晚,聚投訴退回來3萬件對捷信的投訴》,引起行業廣泛關注,目前該文閱讀量已超過10萬次。

文章一出,有人稱“捷信後臺真硬”;有人惋惜“口子被堵死了。”

上述文章提到,針對近日1.2萬多件對於捷信金融的投訴帖,聚投訴要求投訴人,在24小時內按要求補充回覆確認,否則投訴自動無效;針對今日(12日)新增的3萬多件待審核的對捷信的投訴,聚投訴一律予以退回,請投訴人按要求重新確認並說明後,才能再次提交投訴。

不過見聞財經在聚投訴上注意到,今日已有大量針對捷信“高利貸”的投訴被通過,而通過的投訴樣式基本符合聚投訴公眾號所提的要求。

而今日下午有借款人告訴見聞財經,其已接到捷信專員電話溝通。“她們要按36%,我堅持24%,還僵著呢,她們說向上級反映。”

目前,在聚投訴上,捷信本週投訴量高達14000+,已超過捷信去年全年的投訴量。

高利率被詬病

捷信集團成立於1997年,總部位於捷克。公開信息顯示,2004年,捷信消費金融正式進入中國,2007年12月在廣東省正式啟動消費金融業務,2010年,獲得中國消費金融牌照。

一直以來,捷信都是國內“最賺錢”的持牌消金公司,淨利潤穩居行業首位,2018年淨利潤更是高達13.96億元。

但與“高利潤”相伴隨的是,捷信的超高利率一直被用戶所詬病。

而此次退息風波,正是因為用戶從捷信借款綜合成本長期超過36%所引發。

根據最新投訴,有用戶表示自己從捷信實際借款IRR利率高達50%。

2019年7月,捷信集團提交的招股書顯示,在現金貸平均實際年化利率方面,2016年-2019年上半年依次為42%、37%、31%、30%。

據此前媒體報道,今年1月開始,有地方監管要求持牌消金公司借款利率不得超過24%。

而見聞財經在近期公開的裁判文書上注意到,捷信有多起利率超過24%,均被法院判定“不予支持”。

聚焦315·捷信利率超36%遇“退息”風波,單日被訴超3萬次

目前,捷信在聚投訴上投訴量高達36000+,除了高利貸,投訴內容還包括砍頭息、暴力催收等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