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嘛要吃野生動物呢?養殖的不是更香嗎?

今年2月,《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出臺了,決定明令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這確實是一個令人拍手叫好的政策!

幹嘛要吃野生動物呢?養殖的不是更香嗎?


2003年的非典,2019年的新冠肺炎,甚至至今還讓人談虎色變的艾滋病,都是由野生動物傳染到人的。在這個全球人口大規模流動的年代,這些傳染病給人類造成的傷害實在是太大了,就因為個別人管不住自己的一張嘴,連累整個國家和民族甚至全世界,輕則影響經濟活動,重則危機百姓生命,教訓非常慘烈。

2003年的非典過後,在短暫的時間內,民眾都能嚴格自律,拒絕食用、買賣野生動物,可是時間一長,就好了傷疤忘了疼,少部分人控制不住口腹之慾,開始尋找野生動物食用。真的很想問一下這些人:為什麼非要吃野生動物呢?養殖的動物肉不是更好吃、更香嗎?新奇的東西就一定是好的嗎?一般人吃不上的東西就一定更可口嗎?

幹嘛要吃野生動物呢?養殖的不是更香嗎?


其實不然,以當今的農業技術,人工干預後的動物養殖已經具有非常完善的技術,任何供人食用的合法養殖動物都會通過雜交優選的方式,滿足人類的口味需求。

以大家日常食用的豬肉為例,現有的家豬是從野豬馴化而來,人們在養殖的時候會考慮經濟成本和口味,通過多輪的繁育,綜合肉質和成長速度兩個因素的平衡,優良選種。如果僅僅想讓養殖的豬長得快,口感卻不好,養大後也無法出售,野豬肉具有腥臭味,咀嚼時肉質發硬,而家豬肉卻沒有這些缺點。此前有人在政策允許的條件下將野豬捕獲後進行圈養,也要進行品種改良,因為純正的野豬肉口感實在不好。

幹嘛要吃野生動物呢?養殖的不是更香嗎?


野生動物常年生活在野外,它們的生活環境是盜獵者難以瞭解到的,盜獵者也不知道這些野生動物身上存在什麼疾病,但是為了利益,他們還是冒著風險做著這樣的違法勾當,許多盜獵者甚至被野生動物傳染疾病致死尚不為外部所知,這也算是一種報應吧。

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種各樣合法的肉製品有很多,其口味也比那些野生動物更好,任何一個人都不應該相信野生動物具有特殊的滋補、保健功能的大謊言,而冒著生命危險、法律風險食用野生動物!

幹嘛要吃野生動物呢?養殖的不是更香嗎?


人與自然應該和諧相處,世界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保護,一時的錯誤就有可能造成社會的傷害,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如果人人都能做到杜絕食用野生動物,盜獵者們自然也就不會存在!

拒絕食用野生動物,從你我做起!

幹嘛要吃野生動物呢?養殖的不是更香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