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一段魯迅不為人知的風月故事

講一段魯迅不為人知的風月故事。

講一段魯迅不為人知的風月故事

1924年,文學青年高長虹辦了一本名叫《狂飆》的月刊雜誌,魯迅看後對作者高長虹讚賞有加,很快,二人是一見如故,成為忘年交。後來二人又一起創辦《莽原》,在文壇興起一陣風潮。

然而,僅僅過去1年,高長虹便撰文聲稱,對魯迅感到“瘟臭”,甚至為之“嘔吐”。究竟為何,高長虹迅速與魯迅翻臉呢?

原來這裡面還有一場單相思,一個風花雪月的故事。

講一段魯迅不為人知的風月故事

1925年5月,當時頗有才名的高長虹收到一位女讀者的來信,欲購買其詩集,並對高長虹的文筆大加讚賞。兩人由此通信頗為頻繁,這位女讀者就是許廣平。書信交往中,高長虹知道許廣平與自己同歲,加上許廣平對很多時事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高長虹很快便對這位女筆者暗生好感。

幾個月後,高長虹前往魯迅住處,恰巧碰上許廣平也魯迅家,高長虹發覺了許廣平與魯迅的關係不一般,看著暗戀對象與自己尊重的長者談笑風生,這讓高長虹心裡不是滋味。

當時的魯迅已經44歲,許廣平27歲,而高長虹也是27歲,若論年紀、相貌,還是才華,高長虹都自認為與許廣平般配,而魯迅不過是以名氣大矇騙許廣平罷了。

講一段魯迅不為人知的風月故事


高長虹心生不平,這才有了對魯迅的譏諷。在1926年10月間高寫出萬字長文《1925年,北京出版界形勢指掌圖》,將矛頭直指魯迅。該文用詞激烈,使用了諸如“瘟臭”、“嘔吐”等字眼,並將魯迅稱之為“世故老人”。

不但如此,1926年11月,高長虹在《狂飆》週刊發表了愛情詩《給——》第28首,這首詩通常也被稱為《月亮詩》,詩中寫道:“我在天涯行走,月兒向我點首,我是白日的兒子,月兒啊,請你住口。我在天涯行走,夜作了我的門徒,月兒我交給他了,我交給夜去消受。”

後來高長虹在《狂飆》第9期上說:“在戀愛上我雖然嫉妒過人,然而其實我倒讓步過人。”在第10期上又接著說:“我對於魯迅先生曾貢獻過最大的讓步,不只是在思想上而且是生活上。”這些話無疑為“月亮詩”的所指提供了最好解釋。

講一段魯迅不為人知的風月故事

此後不久,同為二人朋友的韋素園給魯迅寫了一封長信,其中的主要意思有兩點:一是高長虹之所以與魯迅接近,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目的是追求許廣平;二是報告了有關“月亮詩”的傳言,說高長虹自比太陽,把許廣平比做月亮。

魯迅這時正與許廣平熱戀,知道後,當然極為不快,也寫文章諷刺攻擊高長虹,二人就此絕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