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國行(二十)丨重慶市洪崖洞


我的中國行(二十)丨重慶市洪崖洞

洪崖洞位於重慶核心商圈解放碑滄白路、長江、嘉陵江兩江交匯的濱江地帶,坐擁城市旅遊景觀、商務休閒景觀和城市人文景觀於一體。以具巴渝傳統建築特色的“吊腳樓”風貌為主體,依山就勢,沿江而建。

我的中國行(二十)丨重慶市洪崖洞


我的中國行(二十)丨重慶市洪崖洞

洪崖洞擁有2300多年的歷史。“洪崖洞民俗風貌區”項目是2005年重慶市政府“八大民心工程”之一,總面積4.6萬平方米,是“重慶市重點景觀工程”和“AAA級重點旅遊項目工程”。該景區以擁城市旅遊景觀、商務休閒景觀和城市人文景觀於一體而聞名,並以最具巴渝傳統建築特色的“吊腳樓”風貌為主體,依山就勢,沿崖而建,讓解放碑直達江濱,是遊吊腳群樓、觀洪崖滴翠、逛山城老街、賞巴渝文化、看兩江匯流、品天下美食的好去處,也是解放碑的會客廳。

我的中國行(二十)丨重慶市洪崖洞


我的中國行(二十)丨重慶市洪崖洞

洪崖門屹立於嘉陵江畔,處於臨江門與千廝門之間,城門築在一片高崖石壁之上。據《新元史·汪世顯傳》載:汪惟正於至元八年(1271年)與兩川行樞密院合兵圍重慶,奪洪崖門,獲宋將何世賢。這段文字表明,洪崖門建造年代較早,原本是一道開門,這裡曾經發生過一場慘烈戰事。

我的中國行(二十)丨重慶市洪崖洞


我的中國行(二十)丨重慶市洪崖洞

大約始建於宋代的洪崖門,初時是道開門,直到明洪武四年戴鼎在彭大雅舊址上築石頭城時,洪崖門這才失卻功能變成了一道閉門。清代重慶城區劃分為二十九坊,城門外編為十五廂,洪崖門內地區屬洪崖坊,附廓之區為洪崖廂。

我的中國行(二十)丨重慶市洪崖洞

歷史上曾為軍事要塞的洪崖門,歷來也是重慶城的一大勝景。明人曹學佺《蜀中名勝記》引舊志雲:“城西雉堞下有洞曰洪崖,覆以巨石,飛瀑時至,亦名滴水崖。有元豐時蘇軾、任仲儀、黃庭堅題刻。”“洪崖滴翠”,被列為《渝城八景》之一,久負盛名。洪崖洞在門外,是一個巨大石窟,重慶人把它叫做洪巖洞,又叫神仙洞。

我的中國行(二十)丨重慶市洪崖洞


我的中國行(二十)丨重慶市洪崖洞

相傳古代有個神仙,大號洪崖仙人,晉代大學者郭璞曾寫下“右拍洪崖肩”詩句,將其擬人化,引來後人謳歌綿綿不絕。清人巴縣知縣王爾鑑詩云:“洪崖肩許拍,古洞象難求”;川東道張九鎰吟哦:“手拍洪崖肩,洞壑認仙蹤”;奉節知縣姜會照嘆曰:“自是仙崖張畫景,嵐光一片嫋清風”。道光二十二年,重慶知府王夢庚幾度立於洪崖頂,觀洞神思,望門興嘆,情乎依依,留連難捨,直到吟唱出“拍肩懷古仙,徘徊不忍去”。方才帶著半醒半醉之態陶醉而歸。

我的中國行(二十)丨重慶市洪崖洞


我的中國行(二十)丨重慶市洪崖洞

名揚巴渝的別緻勝景洪崖滴翠,說來全賴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那清澈鮮活靈動的水。抹石巖而下的城中諸水,大體可分為山水、溪水,明代洪崖門地僻人稀,少的是住戶人家,多的是田園溝壑,城內條條小溪清亮純淨,與從西來巴山之水交匯於此,沿石崖而下,這才有了珠飛高岸落,濃翠滴空濛,翠湧大江流,波光點石頭的佳景。

我的中國行(二十)丨重慶市洪崖洞


我的中國行(二十)丨重慶市洪崖洞


我的中國行(二十)丨重慶市洪崖洞

吊腳樓依山就勢,沿江而建,讓解放碑直達江濱。外來遊客可在這裡遊吊腳群樓、觀洪崖滴翠,逛山城老街、賞巴渝文化,品山城火鍋、看兩江匯流、玩不夜風情。洪崖洞由紙鹽河酒吧街、天成巷巴渝風情街、盛宴美食街及異域風情城市陽臺4條大街組成,分別融匯了當下所有時尚元素,主題迥異、特色鮮明,是新興的集娛樂、休閒、觀光、餐飲於一體的大型功能區域,也是時下重慶最火爆、最時尚、最具風情的都市休閒區。

我的中國行(二十)丨重慶市洪崖洞


我的中國行(二十)丨重慶市洪崖洞


我的中國行(二十)丨重慶市洪崖洞


我的中國行(二十)丨重慶市洪崖洞


我的中國行(二十)丨重慶市洪崖洞

洪崖洞兩邊都是密集的吊腳樓。從腳下的沿江路到頂層的滄白路有11層之多。隔層功能不同,有餐館、有小吃街、有酒吧咖啡廳,也有土特產商鋪。頂層既是異域風情城市陽臺,可乘坐電梯直達。站在觀景平臺上,可遠觀兩江交匯,風光極佳。旁邊還有烽火牆和青銅塑造的大炮,著名的海盜酒吧,都讓人流連忘返。

我的中國行(二十)丨重慶市洪崖洞


我的中國行(二十)丨重慶市洪崖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