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1億元!徐州市銅山區舉行產業項目“雲”招商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運行的一些具體場景正在發生變化。面對新的形勢,銅山迅速轉換思路,推出服務經濟發展的創新舉措。

  • 繼2月17日,啟動“雲”上招商,通過“屏對屏”方式完成4個重大項目簽約後,3月12日,銅山區再度舉辦產業項目視頻招商懇談會,直播銅山、“雲”上招商——500多家企業通過視頻連線,近距離了解銅山投資環境;
  • 100萬線上觀眾,通過直播互動,聚焦銅山發展;
  • 24個項目完成“雲”上籤約,總投資額達236.1億元……


銅山區委書記、徐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王維峰表示,通過創新服務經濟發展的新方式,銅山將全力以赴確保服務企業“不斷鏈”、項目建設“不斷線”,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雙勝利”。


236.1億元!徐州市銅山區舉行產業項目“雲”招商


轉變思維,變挑戰為機遇


應對疫情危機,不僅需要企業積極擁抱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更需要政府提升創新思維,提高創新服務企業發展的水平。


銅山創新“產業項目視頻招商懇談會”工作模式,開設3大分會場,徐州高新區、銅山經開區和六大工業園區同時上線,利用視頻會議的方式開展產業園區投資推介及項目簽約活動,並利用網絡直播的形式對全網進行轉播,確保銅山在疫情防控期間招商工作“聯繫不斷線、簽約不等待”,借用網絡媒介,讓銅山的聲音傳得更遠,讓更多的企業更近距離了解銅山的投資環境。


“新冠肺炎疫情對產業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銅山區招商中心副主任李莉說:“一些傳統行業受衝擊較大,而智能製造、生物醫藥、醫療設備、工業互聯網等新興產業卻展現出強大成長潛力,正是企業佈局未來發展的重大契機。”為此,銅山區通過直播銅山、“雲”上招商的方式,舉行產業項目視頻招商懇談會。參加視頻簽約的24家企業都是行業的佼佼者,無論是產品還是技術都處於國內領先水平;參加簽約的24個項目、總投資236.1億元,以高新技術和新興產業為主,涵蓋生物醫藥、智能製造、安全科技、大健康、節能環保等領域。


落地徐州高新區的新醫藥科技創新基地項目,總投額50億元,項目將建設生物醫藥研究院,打造新型醫藥產品產業化基地,集聚國內新醫藥領先產品,推動單細胞測序項目、新型精準擺位放療系統、原發性肝癌Car-T治療項目等產業化生產。


落地劉集機電產業園的智能製造裝備產業園項目,擬投資40億元,項目佔地500畝,將通過結構化、金融化、平臺化、網絡化發展的思維,引入智能裝備製造、電子信息、集成電路與ICT等新興產業,引導城市空間開發與產業發展相結合,促進相關現代服務業不斷完善和提升,聚集優質資產,打造優勢產業集群。


“這些重大產業項目的落地,將有力推動銅山區、高新區完善產業鏈條、提高產業層次、打造產業集群,為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注入強勁動力,為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支撐。”李莉說。


做實做細,全力抓進展


銅山區基礎設施完善,投資環境優越,園區之間共同發展的格局已形成;漢文化新城建設,淮海國際陸港建設、總部經濟區發展建設和國際園博園建設,這些優勢在帶動銅山發展的同時,也使一些龍頭企業、一批重點項目對這片投資熱土青睞有加。


應對疫情,如何讓投資者堅信選擇沒有錯,銅山在優化營商環境上下功夫,把配套服務做實做細。


為適應疫情防控期間的審批需要,銅山區行政審批局制定了《關於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政務服務工作的辦法》,推動投資項目在線審批。全力推行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預約辦、快遞辦、諮詢辦、代辦辦,為投資企業提供“不打烊”的全流程服務。


對涉及保障城市運行和企業生產必需、疫情防控必需、群眾生活必需及其他涉及國計民生的重要審批事項,審批部門開闢應急審批“綠色通道”,提前介入指導,全程跟蹤服務,做到即來即辦。此外,針對項目建設中遇到的資金難、用工難等困難,銅山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結果導向,切實落實兌現各項惠企政策。


“我們將秉持‘合作雙贏’的理念,實施一系列優惠政策,對前來投資合作的客商實行‘一站式’‘保姆式’服務,為龍頭型企業的聚集和大型項目的承載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大力推行‘拿地即開工、開工即加速、竣工即投產’項目推進機制和一個窗口辦理、一個工作日辦結、一分錢不收‘三個一’項目服務機制,全力做好生產要素供給、防疫物資保障等工作,加快各項優惠政策、支持舉措落地見效,力爭項目早開工、早投產、早見效,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雙勝利’。”李莉說。


徐報融媒記者:胡明慧

通訊員:尚慶迎 魏朝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