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1亿元!徐州市铜山区举行产业项目“云”招商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运行的一些具体场景正在发生变化。面对新的形势,铜山迅速转换思路,推出服务经济发展的创新举措。

  • 继2月17日,启动“云”上招商,通过“屏对屏”方式完成4个重大项目签约后,3月12日,铜山区再度举办产业项目视频招商恳谈会,直播铜山、“云”上招商——500多家企业通过视频连线,近距离了解铜山投资环境;
  • 100万线上观众,通过直播互动,聚焦铜山发展;
  • 24个项目完成“云”上签约,总投资额达236.1亿元……


铜山区委书记、徐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王维峰表示,通过创新服务经济发展的新方式,铜山将全力以赴确保服务企业“不断链”、项目建设“不断线”,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胜利”。


236.1亿元!徐州市铜山区举行产业项目“云”招商


转变思维,变挑战为机遇


应对疫情危机,不仅需要企业积极拥抱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更需要政府提升创新思维,提高创新服务企业发展的水平。


铜山创新“产业项目视频招商恳谈会”工作模式,开设3大分会场,徐州高新区、铜山经开区和六大工业园区同时上线,利用视频会议的方式开展产业园区投资推介及项目签约活动,并利用网络直播的形式对全网进行转播,确保铜山在疫情防控期间招商工作“联系不断线、签约不等待”,借用网络媒介,让铜山的声音传得更远,让更多的企业更近距离了解铜山的投资环境。


“新冠肺炎疫情对产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铜山区招商中心副主任李莉说:“一些传统行业受冲击较大,而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医疗设备、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却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正是企业布局未来发展的重大契机。”为此,铜山区通过直播铜山、“云”上招商的方式,举行产业项目视频招商恳谈会。参加视频签约的24家企业都是行业的佼佼者,无论是产品还是技术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参加签约的24个项目、总投资236.1亿元,以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为主,涵盖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安全科技、大健康、节能环保等领域。


落地徐州高新区的新医药科技创新基地项目,总投额50亿元,项目将建设生物医药研究院,打造新型医药产品产业化基地,集聚国内新医药领先产品,推动单细胞测序项目、新型精准摆位放疗系统、原发性肝癌Car-T治疗项目等产业化生产。


落地刘集机电产业园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项目,拟投资40亿元,项目占地500亩,将通过结构化、金融化、平台化、网络化发展的思维,引入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集成电路与ICT等新兴产业,引导城市空间开发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促进相关现代服务业不断完善和提升,聚集优质资产,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这些重大产业项目的落地,将有力推动铜山区、高新区完善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层次、打造产业集群,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注入强劲动力,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李莉说。


做实做细,全力抓进展


铜山区基础设施完善,投资环境优越,园区之间共同发展的格局已形成;汉文化新城建设,淮海国际陆港建设、总部经济区发展建设和国际园博园建设,这些优势在带动铜山发展的同时,也使一些龙头企业、一批重点项目对这片投资热土青睐有加。


应对疫情,如何让投资者坚信选择没有错,铜山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下功夫,把配套服务做实做细。


为适应疫情防控期间的审批需要,铜山区行政审批局制定了《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政务服务工作的办法》,推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全力推行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预约办、快递办、咨询办、代办办,为投资企业提供“不打烊”的全流程服务。


对涉及保障城市运行和企业生产必需、疫情防控必需、群众生活必需及其他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审批事项,审批部门开辟应急审批“绿色通道”,提前介入指导,全程跟踪服务,做到即来即办。此外,针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资金难、用工难等困难,铜山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结果导向,切实落实兑现各项惠企政策。


“我们将秉持‘合作双赢’的理念,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对前来投资合作的客商实行‘一站式’‘保姆式’服务,为龙头型企业的聚集和大型项目的承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大力推行‘拿地即开工、开工即加速、竣工即投产’项目推进机制和一个窗口办理、一个工作日办结、一分钱不收‘三个一’项目服务机制,全力做好生产要素供给、防疫物资保障等工作,加快各项优惠政策、支持举措落地见效,力争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胜利’。”李莉说。


徐报融媒记者:胡明慧

通讯员:尚庆迎 魏朝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