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究竟能做些什麼?真像影視劇中的那樣嗎?

民國時期的影視劇中經常可以看到類似於現在一元硬幣的貨幣,拿手一彈,放到耳邊辨真假的場景----銀元(大洋),銀元在中國的流通領域裡佔有重要的位置,那麼它是怎麼來的呢?一塊大洋又能買什麼東西呢?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究竟能做些什麼?真像影視劇中的那樣嗎?


銀元是15世紀末始鑄於歐洲,16世紀經由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大量鑄造。在明朝萬曆年間開始流入中國。直到清朝乾隆五十八年,中國中央政府首次在西藏鑄行“清乾隆寶藏”銀幣。道光年間,臺灣福建等地也曾仿製銀圓,稱為銀餅。到了光緒十五年,廣東開鑄“光緒元寶”銀圓(即龍洋)各省紛起效尤。1914年鑄造袁世凱側面一元銀幣(袁大頭)。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究竟能做些什麼?真像影視劇中的那樣嗎?


民國是一個十分動盪不安的年代,所以很多時候在不同的年代不同地方物價都是不一樣的,但是都有一個大致的“平衡”。根據民國時期各地各時間的對比,都有出入,但是每塊大洋基本都是和一千文以上等同,所以說一塊大洋怕是至少可以買五百個包子了。一輛當時的小汽車也僅僅需要幾百大洋,所以說當年大洋的價值還是挺高的,一個普通人家能收入幾塊錢就能填報一家人的肚子了,而許多大學的教授一個月也就八個大洋左右的工資。20世紀初,一個銀元可換128-140枚銅元;一個銀元可買雞蛋150個,或150根油條。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究竟能做些什麼?真像影視劇中的那樣嗎?


其實,在動亂再加上物質匱乏的年代這種貨幣又有什麼用呢?很多人連飯都吃不上,要銀元又有何用呢?甚至很多人的生命都不屬於自己的,這種身外物只有在和平年代才能真正展現出它所具有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