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甘為蔣介石賣命,隻身逃往臺灣後卻坐起了“蔣總統”的冷板凳

在蔣介石的嫡系部隊中,胡宗南的參謀長盛文、衛立煌的參謀長郭寄嶠、杜聿明的參謀長趙家驤,人稱“三大參謀長”。三人都有較高的文化基礎和軍事素養,並多年從事參謀工作,效忠“黨國”,甘願為蔣介石賣命,因此長期受到重用,成為三大軍事集團的重要幕僚。令天為大家介紹胡宗南的參謀長盛文。

此人甘為蔣介石賣命,隻身逃往臺灣後卻坐起了“蔣總統”的冷板凳

盛文生於1906年,湖南長沙人,1921年入湖南公立工業專門學校附中讀書,任學生會會長。1924年,有志從軍的盛文赴廣州考取黃埔軍校第一期,但其父堅決反對他讀軍校而作罷。後考取北京大學政治系。1926年,盛文不顧家人的反對,再次赴廣州考入黃埔軍校第六期。

黃埔軍校畢業後,在國民革命軍歷任排長、連長、營長。1931年,在衛立煌第十師任職,參加對中央紅軍的進攻。抗日戰爭爆發後,所部隨衛立煌調山西參加晉北會戰和晉南離石、曲沃、侯馬之戰。1940年3月,參加全國第二次參謀長會議。會上誣衊八路軍阻撓抗戰,襲擊友軍,得到蔣介石的嘉許。10月調任胡宗南第34集團軍參謀長。此後,在胡宗南手幹了八年,深得胡信任,成為胡宗南軍事集團的重要干將。

抗戰勝利後,盛文任胡宗南第一戰區司令長官部副參謀長,第二年升任參謀長。盛文還參加了胡宗南的幫會組織“鐵血團”,該組織的主要人員都是胡宗南的得力干將,如李文、羅列、袁樸、盛文、趙龍文、鍾生等。他們歃血為盟,結為生死兄弟。胡宗南規定鐵血團的任務是:平時考察軍官的思想言行,起核心領導作用,戰時執行督戰作用,驅使所部官兵為反共反人民的內戰賣命。

1947年1月初,蔣介石召見胡宗南和盛文商討進攻延安的計劃。3月中旬,中共中央主動放棄延安,胡宗南得到了一座空城,但是他們還大肆吹噓“勝利”,胡宗南及盛文等還得到了蔣介石的嘉獎。

1948年2月下旬,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發起宜川戰役。胡宗南派其精銳部隊劉戡的整編第29軍增援宜川。經過兩天激戰,劉戡部被解放軍全殲,軍長劉戡自殺。敗訊傳到南京,蔣介石震怒,胡宗南電請撤職查辦,結果只獲撤職留任;參謀長盛文撤職查辦,送南京等候處理。12月,人民解放軍解放成都前夕,盛文卻又充當炮灰獲任成都防衛總司令,率部負隅頑抗,所部被人民解放軍全殲,盛文隻身潛逃,於1950年2月1日抵香港,21日轉抵臺灣。因其舊主胡宗南西南兵敗,有負蔣介石重託,被“總統”拋棄,最後落了個鬱鬱而終的下場。胡的部下只能跟著其倒黴,盛文也只得到了一個“國防部”參事的冷板凳坐了。1965年,盛文“奉命”退役,擔任了一段時間的高雄六國大飯店董事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