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教師招聘考試:學前兒童記憶發展的特點

從近幾年幼兒教師招聘的考題分析來看,筆試出題範圍有所側重,尤其是認知活動中記憶這部分知識點非常重要。幼兒的記憶發展特點在學前心理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也是歷年幼兒教招考試中常出的知識點,多以選擇、簡答、論述、材料分析題考查。下面我們來分析下學前兒童記憶的特點,讓各位學員能夠更好的理解和記憶,在這一部分知識點中做到“不丟分”。

一、學前兒童記憶發展特點

1.無意記憶佔優勢,有意記憶逐漸發展

2.記憶的理解和組織程度逐漸提高

3.形象記憶佔優勢,語詞記憶逐漸發展

4.幼兒記憶的意識性和記憶方法逐漸發展

二、梳理考點

下面我們將記憶的意識性、理解性、內容和記憶的方法等方面來梳理記憶的特點。

1.無意記憶佔優勢,有意記憶逐漸發展

(1)無意記憶佔優勢

①無意記憶的效果優於有意記憶

②無意識記效果隨著年齡增長而提高,比如給小、中、大三個班的幼兒講同樣一個故事,事先不要求識記,過了一段時間以後,進行檢查。結果發現,年齡越大的幼兒無意識記的成績越好。

③無意識記是積極認知活動的副產物

(2)有意識記逐漸發展

是幼兒記憶發展中最重要的“質的飛躍”(這一句話以選擇題備考)

幼兒有意識記的發展有以下特點:

①幼兒的有意識記是在成人的教育下逐漸產生的。

②有意識記的效果依賴於對記憶任務的意識和活動動機。比如幼兒在玩“開商店”遊戲時,擔任“顧客”的角色,“顧客”必須記住應購物品的各種名稱,角色本身使幼兒意識到這種識記任務,因而也就努力去識記,記憶效果也有所提高。

③幼兒有意再現的發展先於有意識記。

2.記憶的理解和組織程度逐漸提高

在考試中以簡答題備考,常問你“簡述幼兒記憶的理解和組織發展的特點?”那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解答:

幼兒期是意義記憶迅速發展的時期。主要有如下特點:

(1)機械記憶用的多,意義記憶效果好

這一知識點經常以選擇題形式考查,會問你“幼兒的意義記憶和機械記憶相比,通常的結果是什麼?”,我們具體分析下:

①幼兒機械記憶用的多

原因是因為幼兒的大腦皮質的反應性較強,感知一些不理解的事物也能留下痕跡,而且幼兒對於很多事物的理解能力也比較差,對許多識記材料不理解,不會進行加工,只能死記硬背,進行機械記憶。

②幼兒意義記憶的效果優於機械記憶

理解了材料間的相互關係,形成了有效的分析,明白了以後,效果比不理解的好。

試題:幼兒的意義記憶和機械記憶相比,通常的結果是( )。

A.意義記憶的效果更好 B.機械記憶的效果更好

C.兩者都好 D.兩者都差

【答案】A。解析:意義記憶的效果優於機械記憶。

(2)學前兒童的機械記憶和意義記憶都在不斷髮展

年齡較小的幼兒意義記憶的效果比機械記憶要高得多,而隨著年齡增長,兩種記憶效果的差距逐漸縮小,意義記憶的優越性似乎降低了。這並不表明機械記憶的發展越來越迅速,而是由於年齡增長,機械記憶加入了更多的理解成分。

3.形象記憶佔優勢,語詞記憶逐漸發展

(1)學前兒童形象記憶的效果優於語詞記憶

形象記憶是根據具體的形象來記憶各種材料。在兒童語言發展之前,其記憶內容只有事物的形象,即只有形象記憶。在兒童語言發生後,直到整個幼兒期,形象記憶仍然佔主要地位。比如給幼兒蘋果、香蕉、桔子的實物,讓他們記憶,他們更容易記憶,如果只用言語告訴他們說有蘋果、香蕉、桔子來進行記憶,記憶的效果不如形象記憶。

(2)形象記憶和語詞記憶都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展

3~4歲幼兒無論是形象記憶或者是語詞記憶,其水平都相對較低。其後,兩種記憶的結果都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長。

(3)形象記憶和語詞記憶的差別逐漸縮小

兩種記憶效果之所以逐漸縮小,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形象和詞都不是單獨在兒童的頭腦中起作用,而是有越來越密切的相互聯繫。一方面,幼兒對熟悉的物體能夠叫出其名稱,那麼物體的形象和相應的詞就緊密聯繫在一起。另一方面,幼兒所熟悉的詞,也必然建立在具體形象的基礎上,詞和物體的形象是不可分割的。

形象記憶和語詞記憶的區別只是相對的。在形象記憶中,物體或圖形起主要作用,語詞在其中也起著標誌和組織記憶形象的作用。在語詞記憶中,主要記憶內容是語言材料,但是記憶過程要求語詞所代表的事物的形象作支柱。隨著兒童語言的發展,形象和詞的相互聯繫越來越密切,兩種記憶的差別也相對減少。

這一特點在歷年考過簡答題,通常以表格形式考查,具體如下:

表:幼兒形象記憶與語詞記憶效果的比較

福建教師招聘考試:學前兒童記憶發展的特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