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多地病例“清零”,疫情還會“死灰復燃”嗎?

國內的疫情防控數據,近來不斷釋放向好信號。從3月6日12時到3月8日12時,上海的新增確診病例為零,治癒出院人數不斷增加;3月7日0至24時,除湖北以外其他省份,首次無本土新增確診病例。國內多個地方,還傳來病例“清零”的消息。

種種跡象表明,“勝利的曙光”不遠了,但“勝利”還未到來。為向好勢頭欣喜之餘,也不能過於興奮、過度樂觀,更不能忘乎所以。

懈怠往往給防控留下空隙,為風險留下窗口。對上海來說,即便現有病例完全“清零”,也不能鬆勁。傳染病防控的歷史經驗和規律表明,一旦防控措施過早、過度放鬆,已經控制的傳播勢頭完全可能“死灰復燃”。而當前,全球防疫形勢不容樂觀、境外疫情輸入風險加劇,我們更要警醒警惕。

前期的防控成果,得益於許多方面的努力。其中,普通市民的自覺防護、主動配合,功不可沒。但人們不可能一直足不出戶。隨著逐步復工復產復市,你可能需要上班,可能需要購物,春光大好時也很想出去走走。但從防控初期的完全靜止,到最後完全迴歸日常,還有一段過渡期。眼下正處在這個過渡期,它是長是短,很大程度上就取決於每個人的努力。

為了讓這個過渡期短一些,至少現在,“屏牢”二字,還不算過時。倒不是說要完全“閉關”——如今的“屏牢”,更多要體現在防控意識和態度層面的堅持、警醒、不鬆勁;體現在科學防控舉措層面的充分認知和自覺踐行。說白了,到公共場所口罩不能摘,人員密集場所儘量不要去,平日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勤通風,儘量少出門……這些老生常談的防控辦法,是管用的,也是需要再堅持一把的。

有兩句話最近流傳很廣:“不獲全勝決不收兵”“不獲全勝決不輕言成功”。數據向好甚至“清零”,都還不是“全勝”,且再堅持一下、再小心一些。我們多一點堅持,真正的“全勝之日”也就能更早一些到來,待到那時,再“放飛”不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