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幫你帶娃,老了孫子照樣孝順我”婆婆的大話,二十年後翻車

常言道,隔代親,這話不假。

很多時候,上一代和下一代之間總會在相處上出現矛盾,即便不是婆媳關係,父母和子女之間也會有矛盾諸多,這無法避免。

一方正值壯年,一方正值青年,一方覺得自己有能力去管另一方,而另一方偏偏不受管,都有自己的主見。

也不能說沒有感情,而是不知道如何去表達,硬碰硬的情況下,就會有意見相左,誰也不服誰,難免會生分和誤解。

但隔代反而因為年齡差距太大,力量差距太大,避免了主權爭奪。

畢竟一方早已暮年,而另一方尚還年幼,沒有主見上的針鋒相對,自然就弱化了本質上的矛盾,親情更加凸顯。

“不幫你帶娃,老了孫子照樣孝順我”婆婆的大話,二十年後翻車


相處起來輕鬆愉快,自然是越看越歡喜,越看越順眼,其實就是隔代相處起來比上下代更為親近的原因。

即便看到不是自家的隔代,有時候也會愛屋及烏,親近許多,這也就給大眾留下了老人大都喜歡孩子的一貫印象。

然而,事實也並非全部如此,有些隔代,未必親近,同樣的,有些老人,也未必就喜歡孩子,這是不可遮蓋的事實。

有的老人就是不喜歡孩子,愛清靜不喜孩子的鬧騰,這倒是可以理解,畢竟喜歡與不喜歡,是個人的性格與天性使然,沒必要干涉。

可若是搞特別個例,或許是因為不待見孩子的母親,又或許是因為其他種種原因而使孩子殃及池魚,才讓她下意識的去做出一些偏見舉動和排斥心理的,那麼方臉也就不能理解,更不能認同了。

這也就是方臉今天想說的,有些人即便是變老,老也只是他們為老不尊、自私自利的保護色,老不一定就代表著和藹、慈祥,與人為善。

“不幫你帶娃,老了孫子照樣孝順我”婆婆的大話,二十年後翻車


也不能說,這些人就是壞,而是有些人,年輕時破皮蠻橫、不講道理,那麼老了也不能改變他們的本質。

所謂的隔代親,在自私、偏見、這些人性之惡的面前,自然也就蕩然無存了。

小源的奶奶生病了,前段時間住了院,據說也不是什麼大毛病,就是老太太,太喜歡吃肉,因為牙口不是很好,還特別愛吃大肥肉。

本來老太太就很圓潤了,再加上年紀大不聽醫生的建議,結果吃的高血壓高血脂,整天頭暈犯惡心,磨著兒子帶她去醫院看病。

醫生也說了問題不大,但不代表不兇險,畢竟年紀大了再不懂得保養,說不好哪天睡過去了也不一定,告誡小源的奶奶一定要好好聽醫囑,飲食清淡,按時吃藥,經常做體檢,就可以了。

可小源的奶奶硬是不信醫生的話,總覺得自己得了絕症,醫生是在瞞著她,一定要做全身檢查,做完了全身檢查,還非要住院。

“不幫你帶娃,老了孫子照樣孝順我”婆婆的大話,二十年後翻車


“我自己的身體我怎麼會不知道?我肯定是要死了,活不久了!”

後來小源的父親也是真的沒有辦法,只能給老太太辦了一個月的住院手續,留院觀察。

這已經不是小源奶奶第一次這麼幹了,小源對奶奶的評價很淡薄,幾乎沒有什麼親情在裡面。

“她就是個喜歡搞事的老太太,自私自利,就想著我爸能成天圍著她轉,想有人關心她,順著她,要是有一點惹她心不順了,她就要作妖了,真的有夠煩的。”

小源這番話,真的很傷人,也是大不敬,畢竟對方是他的奶奶不是旁人,可小源卻告訴了我一些他所知道的陳年往事,讓我也不得不去思考一些問題。

“我也是聽我幾個姨娘說的,她們雖然都是我媽的姐妹,肯定是幫著我媽說話,口氣難免重了點,難免會添油加醋,但我自己也還有一些兒時的記憶,比對起來我就知道,她們說的並非虛言。

“不幫你帶娃,老了孫子照樣孝順我”婆婆的大話,二十年後翻車


我媽和我爸是自由戀愛,從一進門的時候,我奶奶就不喜歡我媽媽,因為我媽家是農村的,其實我爺爺奶奶家也是農村人,是我爸,十幾歲一個人在城裡打工,後來拼命想辦法在城裡紮了根,想法設法弄了城市戶口,把我爺爺奶奶都接到了城裡。

自此以後,我奶奶就以城裡人自居,和過去的身份一刀兩斷,或許就是瞧不起自己吧,也就連帶著瞧不起我媽的出生。

那個時候我爸媽要結婚,她也鬧過的,可是又有什麼辦法,房子是我爸自己找人一磚一瓦蓋的,他們沒出錢,也沒出力,我爸是挺孝順的,但脾氣挺倔的,當時愣是在結婚這件事兒上沒鬆口,在我奶奶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威脅下,還是和我媽結了婚。

可是後來婚後我媽的日子還是不好過,畢竟那個年代,還不流行分家,父母總是要跟著兒子一起住的,我爸媽就一直和我奶住在一起。

後來有了錢以後,我爸又給爺爺奶奶蓋了房,住在離我們家不遠的地方。沒過幾年,我爸在家鄉做了點生意,後來朋友找他合夥,結果把他投資的錢全部騙光了,我爸就去外地打工了。

那個時候我應該才三四歲吧,那時候家裡困難,我爺爺奶奶自從來了城裡,鄉下的農田也不管了,也不幹活,基本上就是養老狀態了,五十歲不到就一直伸手向我爸要錢。

“不幫你帶娃,老了孫子照樣孝順我”婆婆的大話,二十年後翻車


如今我爸倒了,他們也一下都沒想著要幫忙,每天該打牌打牌,該睡覺睡覺,我媽為了給我爸減輕帶點兒負擔,就想著讓我奶奶帶一帶我,自己好出去找個班上,雖然賺的不多,但總能貼補家用。

若不是走投無路,我媽是不可能找我奶奶求幫助,要知道,我媽坐月子的時候,我奶奶據說一天都沒伸過手,她說女人生孩子多大點事兒,以前誰不生個十個八個的,都要人伺候,家裡就不活了。

那個時候還沒分家呢,我奶奶就看著我媽自己生火做飯,大冬天的冷水洗菜,連央一聲說幫個忙的話都沒有,但每次吃的比誰都多,還一直在我爸和我媽之間搬弄一些家長裡短的口舌是非。

我爸畢竟是個男人,女人生孩子坐月子他也不懂,也是有點大男子主義吧,讓我媽在月子裡受了苦,這件事兒讓我媽傷心了好幾年,後來好在我爸對我媽還是不錯,兩人才放下了心中的芥蒂,但對我奶奶,我媽是怎麼都無法做到徹底原諒。

後來也就是想讓我奶奶照顧我這件事兒變成了婆媳之間的導火索,徹底把我媽引爆了。

我媽出去上班不是為了別的,是為了整個家著想,按理說怎麼都應該幫一把吧,我小時候也很乖,從來不吵鬧也不愛哭,自己一個人玩泥巴就能玩一下午,我媽就是想讓我奶奶給我做頓飯,看顧一下就行。

“不幫你帶娃,老了孫子照樣孝順我”婆婆的大話,二十年後翻車


可就是這樣,我奶奶也不肯幹,她和我媽吵架,說她就是不待見我媽,也是連帶著不待見我,才不會幫她帶娃,還說什麼就算她不幫我媽帶一天孩子,她到老了我媽也得伺候她養老,孫子也會孝敬她,血緣親情不是我媽這個外人能比的。

後來我媽也是不信這個邪,她找到了班上,必須要去上班,但我也不能沒人照顧,她就心一橫,把我丟在了我奶奶家,她當時心裡想,就算嘴上說的再難聽,奶奶總是疼孫子的,也不會真的對我不管不顧吧。

結果你或許說出來你或許都不相信,我到現在都還記得,我奶奶是怎麼做的。

她雖然沒有把我趕走,但壓根就是把我當空氣,別的小孩到他家,她還給分點吃的,就讓我在旁邊眼巴巴的看著,後來到了吃飯的時候,他們在裡屋吃飯,把裡屋的門給拴上了,從前那種老門,門縫很大,我都看到了他們在裡頭吃飯,可他們沒叫我。

我那時候還小,心大,我也不餓,就自己玩自己的,我媽是擔心我,偷偷跑過來看,才發現了這一幕。

她當時是既心疼我,又覺得自己委屈吧,拉著我的手走回家的路上,一路走一路哭,哭了一路。也就那一天,後來她就再也沒把我送到奶奶家,自己一個人帶著我去上班,到上班的地方,把我放在院子外面一個人玩,晚上再把玩累的我揹回家,就這樣艱難的過了好幾年,直到我上學以後,我媽才稍微輕鬆一些。

“不幫你帶娃,老了孫子照樣孝順我”婆婆的大話,二十年後翻車


我奶奶年輕的時候真的很強勢,她總覺得自己好像不會老似的,比我媽壯實,也比我媽能講會道的,她就覺得好像我媽一輩子都得和我爸一樣,怕她敬她,不敢不聽她的。

可人總有老的時候,二十年過去了,我爺爺前兩年也去世了,她的心態開始變了,但也完全沒有服軟,她就覺得自己現在老了,更有話茬了,越是心裡不安,越是要折騰。

我媽早就不怕她了,這些年,我爸做個大孝子,我媽從來沒沾過邊,她也不怕小地方招人說閒話,就這麼和我奶打了二十年的冷戰。

我爸也曾經說過她幾次,有一次我偷偷聽到他們倆吵架,我媽那時惡狠狠的對我爸說了,她說不滿意她可以離婚,她自己的委屈她都可以忍,唯獨是我奶對我的作為,她忍不了,會記恨一輩子。”

我爸也是自知理虧,後來也就由著我媽了。我就是心疼我媽,若不是為了我,她可能早就離婚了,除了她我誰也不孝順,誰讓她不如意,那我也不會讓誰如意,就算那人是我的奶奶又如何,我就一定要對這個自私自利的人盡孝嗎?我爸爸已經夠孝順了,對我奶的作妖是百依百順,根本就不需要再多我一個,我自己有媽,各自孝順自己的媽,不對嗎?”

雖然小源挺強硬的,但是後來,他還是去醫院看望了奶奶,小源的奶奶看到小源自然是既意外又驚喜的,可話沒說兩句,又說到了小源的母親。

“不幫你帶娃,老了孫子照樣孝順我”婆婆的大話,二十年後翻車


“我都快不行了,別說伺候我了,她都不來醫院看一眼,真夠狠的,哪有這麼當媳婦的,她就是白眼狼!”

小源當時就沒忍住直接打斷了奶奶:“奶,你別再顛倒黑白了,你生病我媽不來看你,她有什麼錯?她憑什麼要來看你,你為她做過一件事情嗎?你當年做的那些事兒你都忘了嗎?

你或許以為我小什麼都不記得,其實我記得特別清楚,這輩子都忘不了,原來奶奶對孫子可以做到這樣。

她不是白眼狼,因為你根本沒養過她,我來看你,其實還是她讓來的,她說你畢竟是我的奶奶,我不能和她一樣做。

奶,這麼多年了,不是我媽欠你的,而是你一直欠我媽一個道歉。”

小源說完就走了,走的時候,奶奶怔怔的留下了眼淚。

“不幫你帶娃,老了孫子照樣孝順我”婆婆的大話,二十年後翻車


“我不知道她為什麼哭,或許是開始懺悔了吧,但你知道的,有些事情,後悔是沒有用的,一筆勾銷也是不可能的。”

小源最後是這麼下結論的。是啊,有些債,欠下了註定是要還的,你自私自利,對別人要求甚高,憑什麼呢?

但有些人總是雙標的,他們一方面不講道理,一方面又覺得對方應該講道理,就像小源的奶奶一樣,她自己從未善待過兒媳,沒有照顧過一天孫子,一生都活的那樣不羈。

可她卻覺得,我是老人,是長者,更是長輩,不管我如何對小輩,兒媳就該伺候我,孫子就該孝敬我,這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是縣令面前也能說出理兒來的事情。

您可拉倒吧,哪來的天經地義?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人老了,就更應該要懂得講道理,不是說老了就能用“老”來講清一切道理,或者是用“老”來攪和稀泥。

你從未善待過,從未上過心的那些人,憑什麼要他們對你上心?

“不幫你帶娃,老了孫子照樣孝順我”婆婆的大話,二十年後翻車


以德報怨是一種美德,可並非所有人都是聖人。因果循環,年輕時做下的孽,如今不還,遲早也總是要還的。

你曾經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從來都是有理可循、有理可依的,無知無畏遲早有一天得翻車,說過的狂妄大話,遲早有一天會反過頭來狠狠打疼你的臉。

港劇裡有一句經典臺詞,做人呢,最重要是開心。

這話是人生真諦,人生在世,每個人所求都不盡相同,但殊途同歸,無論所求為何,說到底都是為了開心,但方臉還是要補充一句。

做人呢,最重要是開心,可你的開心,不該建立在別人的不開心之上。

老了更應該知體面,明事理,要知道,你為老不尊的模樣,真的很難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