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也在內觀,這本書適合你

忽然多出的一個漫長假期(對我們老師來說真是超級plus的假期了),做了一件一直覺得非常有必要,卻無從下手的事情,就是對自己的老朋友——情緒進行察覺,或者再往上一點說就是對於自我的覺知,對自己更深層的認識,去更好的察覺房間裡的大象。

很幸運的是三月份的共讀書單是《非暴力溝通》,在自己感覺“有病”的時候,有了這一劑藥真是幸運。最早接觸這本書是在“每天聽本書”中,因為是概述,很多內容不詳盡,但是聽到的一個進行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讓我很感興趣:觀察、感受、需要、請求。自此就有了個要找來讀一讀的想法。

關於這本書

看書之前,我都會重點了解一下書的結構,因為讀書會分十天,我又不是那種很喜歡短時間內反覆讀書的人(好讀書不求甚解,其實不太好),所以就把這書粗略分解了一下,很功利的讀書方式,對於一些類似於工具類的書還是蠻有用的。一共13章,前兩章是一個現狀一個成因《讓愛融入生活》《是什麼矇蔽了愛》,看起來很雞湯是吧,如果是以前的我估計一看這個章節的標題就會棄之如敝履。但是發現國外很多有關於自我認知類的書挺大一部分都會歸到“愛”,而好像我們就比較羞於談“愛”。Chapter4-6是重點闡述了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每一個章節後都有小練習,自己做了,準確率蠻高,應該說只要關注於某一點,還是能做出比較準確的覺察,只是在日常生活中沒有去刻意練習或者說根本沒有去注意,一件事這麼發生就發生了,結果無論怎樣都接受了,不開心就不開心吧,人生嘛總是這樣的。卻不知道,其實很多問題是有解決方案的,你現在所經歷的所有問題,在這個世界上都有人用更好的方式去解決。所以第三個部分就是怎麼做了,最關鍵的就是傾聽和愛自己吧。

談一點對每個單點內容的感受吧。

“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

仔細品讀,這確實一句非常有內涵的話。很多時候,我們會將觀察與評論混為一談,在表述的時候不自覺的加上了自己的評價。而人更趨向於關注於“評論”,從而產生逆反心理,這樣,溝通從一開始就破裂了。乍一看,有點懵,啥意思,我自己當時也有迷茫的感覺,一首詩非常適恰的體現了“觀察與評論”兩者的關係。

我從未見過懶惰的人;

我見過

有個人有時在下午睡覺,

在雨天不出門,

但他不是個懶惰的人。

請在說我胡言亂語之前,

想一想,他是個懶惰的人,還是

他的行為被我們稱為“懶惰”?

我從未見過愚蠢的孩子;

我見過有個孩子有時做的事

我不理解

或不按我的吩咐做事情;

但他不是愚蠢的孩子。

請在你說他愚蠢之前,

想一想,他是個愚蠢的孩子,還是

他懂的事情與你不一樣?

我使勁看了又看

但從未看到廚師;

我看到有個人把食物

調配在一起,

打起了火,

看著炒菜的爐子——

我看到這些但沒有看到廚師。

告訴我,當你看的時候,

你看到的是廚師,還是有個人

做的事情被我們稱為烹飪?

我們說有的人懶惰

另一些人說他們與世無爭,

我們說有的人愚蠢

另一些人說他學習方法有區別。

因此,我得出結論,

如果不把事實

和意見混為一談,

我們將不再困惑。

因為你可能無所謂,我也想說:

這只是我的意見。

——魯思·貝本梅爾


這個讓我聯想到老師們在撰寫的兒童案例觀察。當時對老師進行培訓的時候就強調“描述孩子的行為一定記住要用白描的手法,不要用評論行的詞語:總是、他很聰明、他不遵守規則等,而是具體描述事件本身。”這個和“觀察”就是一致的,用論文中白描的手法進行事件的描述,而非評論。


如果你也在內觀,這本書適合你

感受和想法的區別

自測一下,“我覺得我吉他彈得不好”和“作為吉他手,我很鬱悶”,哪個是感受?哪個是想法?能夠很好的區分兩者嗎?其實想法也是另一種形式的評價,多以“我覺得”的句式來表述。比如“我覺得這不公平”。要明確,感受是主觀的詞彙“高興,悲傷,開心”等描述心理狀態的語詞,這應該在我們學生時代的作文課中有過訓練。

為什麼會把想法和感受放在一起說?因為我們其實是一直被忽略表達自己的感受,從孩子起,可能就被要求、約束說“這個不對,那個不對,應該這樣,應該那樣”,更關注於浮於表層的具體行為,而不是冰山下的情緒感受。所以在問別人感受,可能會比較籠統地回答“不好“,而不會用恰當的表達情緒感受。回溯本原,從幼兒教育做起,我們現在更關注於幼兒的主體地位,關注於觀察孩子的感受和表達。我想這是我們家長和老師們都要做的吧。

我們習慣於來指責對方的行為,但是卻疏於表達自己的感受。感受的根源來自於我們自身,而非他人。可以使用的

“我(感到)……因為我……”這種表達方式來認識感受與自身的關係。

你瞭解自己的需求嗎?

瞭解自己的需求這個是我自己在這段時間聯繫時最難以把握的一個因素。所以跟小夥伴討論時也經常糾結於這個話題。對於需求的探索是否有必要?群裡一個小夥伴這樣說,我覺得挺有道理“表達感受偏感性多一點,提出請求偏理性多一點,明確需要好像是中和劑”。因為需求很難把控,所有有畏難情緒就不想去深究這一點,這也說明其實對於自我的探索是一個很深奧的課題,我甚至在清晰分析出感受和請求之後,才靈光一現,原來這就是我的需求。就像我那天自己記錄的:

觀察:我跟老公說把音響的聲音調低一點,老公說“你可以不要待在這裡的”

感受:感到不開心,有點憤怒

需求:想得到關心(其實一開始還是解讀不出自己的需求,後來他發了一個紅包祝我節日快樂,我就有點開心了。忽然想到就是想得到關心)

請求:在女兒吵鬧的時候可以幫忙帶一下。玩遊戲的時候可以把音量調低。

話說要說在平時我就炸了,我花了很幾分鐘平復自己的憤怒。後續結果很好,我要看書的時候跟老公商量帶一下孩子,他欣然同意,我也很開心。

一開始我們不瞭解自己的需求,怎麼辦呢?其實可以套用一組比較普世的需求分類,用排除發去自測,最終相對精準的定位自己的需求。後來發現,很多需求都可以歸結到“認同感”或者“自我價值”,可見這才是人生最高的追求。

用全身心去傾聽

傾聽什麼呢?最主要是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傾聽很重要,但是在傾聽過程中用更容易會陷入到建議、比較、說教、安慰等中,很常見的例子就是,比如在聽朋友說自己的一些比較不幸的事情(這個可以聯想到之前看的《不抱怨的世界》一書,進行不幸之事的battle),我就會說發生在我身上更不幸的事情,當時覺得這個就是安慰了,你看。我比你更不幸,你會好受點了吧。主要當時沒有進行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比對,不然可能會知道傾聽是否有效,當然,下次在別人跟我傾訴時我需要全身心的關注他的感受和需要。

“不要急著做什麼,站在那裡。”之前諾言有個課程裡說到,有個小工具“戴帽子”,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去理解他們的感受和需求,下次試了再講效果。


如果你也在內觀,這本書適合你

愛自己

這個是對我最有觸動的一個點。

非暴力溝通最重要的應用也許在於培育對自己的愛。愛自己。只有“內通”才會“外順”,不斷壓抑自己的需求,只會適得其反。通俗一點,就是要讓自己爽。才會讓周圍的人爽。很多情況下,是因為自己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才會把很多關係,尤其是親密關係搞得很糟糕。

“為了得到贊同”真的是我的致命傷。我現在慢慢覺知到了這一點。我一心想讓他人開心(有些並不然),卻讓自己不開心。需要做的是關注自己的需求,找到雙方行為的平衡點。這樣才會有“非暴力”的溝通契機,愛滿則溢。這裡的因素有很多,可能很多女性更多的是有母親角色的女性比較常見的問題,因素很多,展開來又是一篇關於社會價值、意識形態、生活方式的論文了。


用了七天,將這本書看完了。書的完結是行動的開始。不管對於我自身的修煉,還是去幫助別人,都有比較重要的作用。歸納起來,最重要的是首先關注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提出具體的請求。然後要用全身心地去傾聽別人的感受和需求。

這些方面做到了,人與人之間會架起一座愛的橋樑。我做的所有事情不是因為我想讓你滿意,而是我滿足了自己成長的需求。我感到開心和滿足,這個才是所有事情的開端。

其實對於情緒管理、自我意識的書籍有很多,也都加入了書單中,比如這兩天在看《被討厭的勇氣》(有感觸的話再做記錄)對我而言,可能有“印刻效應”的成因在,畢竟這是我比較深入去讀的書籍,又買了實踐篇,所以對我的觸動還是挺大的。每天積極地進行情緒的覆盤,至少感覺自己最近peace了很多,一個情緒出來之後,馬上會有一個小人跳出來(感覺是人格分裂了),煞有其事地開始分析,把現實當成現象來研究的時候,自己就會跳脫出來,本身也是很有成效的。

附上自己整理的《非暴力溝通》的踐行手卡,開玩笑說,當自己控制不住寄幾的時候,馬上拿出卡片開始填空,很搞笑吧,不過這種刻意練習真的挺好,雖然現在看起來有些刻板,那天和瑞琪討論說,是不是對於自己的需求真的需要挖掘的這麼深入,不過第一步肯定是先這樣吧。

對於自己:

1·誠實地表達自己,而不批評、指責

(1)觀察

我所觀察(看、聽、回憶、想)到的有助於(或無助於)我的福祉的具體行為:

“當我(看、聽、想到我看到的聽到的).

(2)感受

對於這些行為,我有什麼樣的感受(情感而非思想):

“我感到……”

我們可以通過“我(感到)……因為我……”這種表達方式來認識感受與自身的關係

對於他人:

2.關切地傾聽他人,而不解讀為批評或指責

需要 什麼樣的需要或價值(而非偏好或某種具體的行為)導致我那樣的感受:“因為我需要看重……”

(4) 請求 清楚地請求(而非命令)那些能豐富我生命的具體行為,“你是否願意……?”

關切地傾聽他人,而不解讀為批評或指責

對於他人:

2.關切地傾聽他人,而不解讀為批評或指責

(1)觀察 你所觀察(看、聽、回憶、想)到的有助於(或無助於)你的福祉的具體行為:“當你(看、聽、想到你看到的聽到的) ......”

(2)感受 對於這些行為,你有什麼樣的感受(是情感而非思想): “你感到……嗎?”

(3)需要 什麼樣的需要或價值(而非偏好或某種具體的行為)導致你那樣的感受:“因為你需要、看重……

(4) 請求 關切地傾聽那些能豐富你生命的具體請求,而不解讀為命令:“所以,你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