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每一次告別,都用最用力的方式

|每一個個體生命都值得被記錄|

追忆|每一次告别,都用最用力的方式

2020年2月10日早晨,遼寧海城新一軍抗戰老兵楊德林爺爺,於睡夢中安詳歸隊,享年96歲。

疫情打亂了相聚與鄭重的告別,但不影響我們用自己的方式銘記英雄。

在遼寧關懷抗戰老兵的志願者群裡,一場特殊的告別儀式正在進行……

追忆|每一次告别,都用最用力的方式

姓名:

楊德林(1924--2020.02.10)

部隊番號:

新一軍30師90團衛生隊擔架排衛生員

追忆|每一次告别,都用最用力的方式追忆|每一次告别,都用最用力的方式
追忆|每一次告别,都用最用力的方式追忆|每一次告别,都用最用力的方式
追忆|每一次告别,都用最用力的方式

以下來自關愛抗戰老兵遼寧志願團志願者講述:

追忆|每一次告别,都用最用力的方式

我們與楊爺爺的緣分,真正要追溯到2016年。

那年5月,在簡樸溫馨的小屋內,我們在92歲,精瘦的老人講述中,回到40年代的抗日戰場:

20歲那年春天,楊德林決定去當兵,從家鄉河南南陽經四川巴中到成都體檢,輾轉到昆明,經過重重篩選,隨新一軍30師90團遠征印度。

楊老在部隊當任衛生兵,主要任務是搶救傷員。

追忆|每一次告别,都用最用力的方式

“當時衛生隊的編制是一副擔架配一支槍,用於防衛,一個排四個班,一個班五個擔架十多個人。我那時每天只跟著部隊走,在密林中搶救傷員。山高林密,死人是一坑一坑的……”

說到戰傷,白髮蒼蒼的老人忍不住掩面痛哭。過去硝煙裡的一幕幕他記得刻骨銘心。

掀開衣服,楊老的左腰腹側位置,有一道10多公分長的傷疤,“我當時正在戰場上搶救一個機槍連連長,不慎被子彈掃中。”

而頭上的擦皮傷,是在南坎行軍途中被流彈擦過,由於沒有經過妥善的消毒處理而留下的,在往後很多年,傷口還常常流水不止。

追忆|每一次告别,都用最用力的方式

△楊老和老伴在一起

“作為新一軍老兵,我很自豪感!”楊老說著,佝僂的身軀努力挺直,抬起手敬了一個在他看來已不再標準的軍禮,但我們唯記得他瞬間嚴肅的表情,和堅定的目光。

1945年6月,楊老隨部隊由緬甸臘戍機場回國;1945年秋,隨新一軍開赴廣州、香港,接受日本投降,收繳槍炮、衛生用品等。

1946年初,楊老厭倦了戰爭,自此流落在東北。

追忆|每一次告别,都用最用力的方式

△楊老和遼寧志願者們在一起

此後的歲月,楊老在遼寧農村勤懇務農,和老伴相濡以沫,子女孝順。生活清貧,但也是溫馨的。

九旬的老人身體硬朗,志願者有一回去看望楊老,見老人家正在“收拾”一條大魚,單手拎著一個水桶,竟絲毫不吃力。

追忆|每一次告别,都用最用力的方式

老人每天都要堅持推著自行車去國道邊撿破爛,騎車的動作十分利索。從2016年尋訪到楊爺爺,爺爺每季度都會領到龍越慈善基金會2400元的致敬禮金,後來升到每季度3600元,於是在家人的要求和志願者勸說下,老人終於同意不再出去撿破爛了。

楊老思鄉心切,天天惦記著回家。

2016年10月1日,在龍越慈善基金會和河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者團隊的幫助下,老兵回到了闊別七十多年的家。當時南陽當地電視臺特意做了“老兵回家”的專訪,學校還組織了小學生們前來歡迎,得以榮歸故里那天,老人的笑容一直掛在瘦瘦的臉上。

追忆|每一次告别,都用最用力的方式追忆|每一次告别,都用最用力的方式

和楊爺爺相處的點點滴滴,恍如就在昨日:

追忆|每一次告别,都用最用力的方式

2016年10月,團隊取抗戰老兵手印,楊老鄭重留下印記……

追忆|每一次告别,都用最用力的方式

△攝影師李春鋒為楊老留下動人的影像

2017年7月22日,攝影師李春鋒、李捷來遼寧拍攝老兵,楊老耳背得厲害,依稀聽清楚了河南話,知道是老鄉來看他。拍攝結束後,老人大哭,不捨得他們走……

追忆|每一次告别,都用最用力的方式

2018年4月河北騎士鄭新忠(右一)來看望楊爺爺,老人特別開心。

追忆|每一次告别,都用最用力的方式

2019年10月,志願者給楊德林老兵送來了龍越【抗戰勝利74週年致敬禮包】,爺爺手持小兵雕像,自豪不已……

追忆|每一次告别,都用最用力的方式

近年來,河南志願者每年春節慰問豫籍抗戰老兵,楊德林老兵都會收到來自家鄉的禮物。今年的家鄉禮物還沒到,老兵卻已歸隊……

再見,楊爺爺;

我們永遠記得您,楊爺爺……

@志願者蔣光璞為楊德林爺爺寫的詩歌

可敬可愛的老兵

在這特殊的日子

請您慢些走

慢些走

您的故事還沒有講完

我還遠遠沒有聽夠

請多留些時間

讓我走近您

瞭解您

學習您

感恩您

孝敬您

回報您

不然我會悔恨終生

懇請把機會留給我

把時間留給您

可敬可愛的老兵

您是否聽到

一個聲音在吶喊

老兵不死

老兵永生

您是否感到

一群人

緊緊地

緊緊地拉著您的手

不忍離走、放鬆

讓我們最後有個約定

可敬可愛的老兵

請您慢些走

再慢些走

老兵不死

老兵永生

· END ·

感謝遼寧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的辛苦付出!

圖文素材:遼寧關愛抗戰老兵志願團

品牌傳播小組

追忆|每一次告别,都用最用力的方式

老兵回家

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以“撫慰戰爭創傷,倡導人性關懷”為使命,源起於2008年“老兵回家”公益行動,2011年在深圳市民政局註冊成立。

基金會致力於為戰爭背景下的個體生命提供人性關懷。

追忆|每一次告别,都用最用力的方式追忆|每一次告别,都用最用力的方式

向最後一批抗戰老兵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