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於至善,這句話你怎麼看?

靖宇辰


止於至善意思是“達到極完美的境界”

出自《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上升到人性角度,就是至誠,至信,至愛的表現,是自我到無我的一種昇華。

王陽明釋“至善”為“性”,即本性,人類的本性是純善無惡的,至善之性是人類的固有本性,所以“止”就是一種對本性的復歸,“止之,是復其本然而已。”歷史的解釋雖然表達有異,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都是要通過道德修養而達到並保持人類最高的善。

我認為還可以這樣理解,所謂所有的東西都有正反兩面,一種東西表現到極致就到達了它的反面,人性之善也是如此,至善容易產生惡性,所謂否極泰來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我們每個人應量力而行善,力小行小善,力足行大善,至善恐怕只有聖人才能做到吧。



隨性隨心隨緣


《道德經》第五章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兩句話極易引起讀者的誤解,很多人望文生義,把這兩句話解釋為:“天地冷酷無情,輕賤、蔑視萬物,就像對待草扎的狗一樣。聖人冷酷無情,輕賤、蔑視百姓,就像對待芻狗一樣。”其實這樣的解釋完全違反了老子的本意。

首先,我們要理解“不仁”是什麼意思,是不是指仁愛的反面——狠毒呢?並不是,雖然仁愛的反面確實是狠毒,但是這個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的,在仁愛和狠毒之間還存在著一種不屬於兩者的狀態,被老子稱為“不仁”。

舉個例子,你對於自己家人肯定是仁愛的,對於犯罪分子肯定是狠毒的,而對於路人則是一種冷漠的態度,既非仁愛,又不是狠毒,而是一視同仁,毫無偏私,這就是“不仁”。

天地對待萬物就是“不仁”的態度。

古人總是認為,天地間存在著一個至高的主宰者,這個主宰者是仁愛的,他灑下陽光溫暖萬物,降下雨露滋潤萬物,蓄養萬物,培育萬物,就像父母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

老子卻在《道德經》中告訴大家,並非如此,在萬物之上並不存在著一個仁愛有情的主宰者。一切事物的生長、發育都是自然而然的,並不是被外在的力量所驅使,而是順應著自己的自然本性,這種自然本性就是內在於萬物的“道”。

因此,天地對萬物毫無偏私,任其自由發展,這就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老子認為,人應該效法天地的法則,所以《道德經》第二十五章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的本性是自然,毫無偏私的對待萬物。那麼統治百姓萬民的聖人也應該效法天地,毫無偏私地對待百姓,任他們自然而然地發展,這就是聖人的“不仁”。

其實,這個“不仁”就是“無為”。居士我在之前一篇文章中說過,所謂無為並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不妄為。無為就是順應萬物的自然規律,輔助百姓自我發展而不加制約,不去驚擾百姓,不能強作妄為。

有很多統治者做不到不仁和無為,他們自以為是仁愛有為的君主,認為自己有責任去指導百姓。比如今天告訴農民,種水稻比種小麥賺錢,大家把麥子拔了種上稻子,明天告訴牧民,養羊比養牛效益高,趕緊把牛宰了買小羊羔。這麼胡亂折騰之下,百姓必然越來越窮。而最好的統治方法就是不要替百姓操心,任他們自由發展。

很多人看到“不仁”,就認為老子反對儒家的“仁愛”。其實儒家學說中也蘊含著不仁和無為的思想,比如《論語·衛靈公》中就記載了孔子的無為思想:“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孔子認為,舜只要端正地坐在王位上,天下就能大治,根本不需要他親自做什麼。這正是《道德經》中所說的“無為而無不為。


辰妍


\r

做好自己,做到止於至善,知行合一\r

春秋·曾子《禮記·大學》原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止於至善是人的一種精神境界,是大真、大愛、大誠、大智的體現,是自我到無我境界的一種昇華。是一種“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的實踐過程,是一種嚮往美好、永不言棄的精神狀態。\r

“止於至善”,需要“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要求我們做到檢視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責,積極調整自己 。養成自我省察的習慣。通過自省和慎獨,端正自己的行為。\r

每個人都可以從小事做起,積少成多,積善成德。善於尋找好的榜樣,向榜樣學習,汲取榜樣的力量。養成自我查視的習慣,檢視自己的不足。不盲目自責,積極調整自己。通過自省和慎獨,端正自身行為。\r

這個世界有很多事情是因為無知而造成的,偏見和固執就是無知的體現。我們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培養自己理性的思考模式,加強自己對事物的洞察力,做到理性客觀全面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r

以修身為本,行走在“止於至善”的路上,在學習中成長,在成長中收穫。\r我們在路上····





大河視界


知其所止,止於至善是一種以卓越為核心要義的至高境界的追求。止於至善,上升到人性的層面來說就是大真、大愛、大誠、大智的體現。是自我到無我境界的一種昇華。

王陽明釋“至善”為“性”,即本性,人類的本生是純善無惡的,至善之性是人類的固有本性,所以“止”就是一種對本性的復歸,“止之,是復其本然而已。”歷史的解釋雖然表達有異,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都是要通過道德修養而達到並保持人類最高的善。


手機用戶81182905331


“在止於至善.”《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在我看來,用現代話來說,就是在到達“至善”的最高理想境界後,我們就可以不用再追求什麼了,但我們是不可能到達那種“至善”的境界層面的,那是我們窮極一生都無法去求證的偽命題,我們需要為我種理想奮鬥終身。


正能量joy


“止於至善”語出: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大學教人的道理,在於彰顯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汙染而自新(親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並且保持不變!

“止於至善”--------在止中生慧,不斷完善自我,這是個永無止境的過程,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反思和實踐,把修身和提升自我素養當成一生的必修課!



慕容青楓


這四個字出自《大學》裡的第一句。很多人把“止”翻譯成“達到,處於”,著實是後人牽強附會的結果。世間的善與惡本來就相對存在,要說所謂的“至善”,我覺得往往更接近於惡,善就是自己認為對的事情,沒有什麼大善,至善的說法。就像很多人做慈善,你捐1萬,我就要捐5萬,下一個人就要捐10萬,100萬,估且不論他們的錢從哪裡來,這樣盲目的比拼,你以為就是“善”了嗎?這種社會風氣已經讓“慈善”這個詞變得有些貶義。這樣的慈善遠遠不如一個人默默地做自己以為是善事情。


儒家講“詩,書,禮,易,春秋,樂”,其中“易”就是易經,是孔子極為推崇的經典。他的後人沒有理由不知道“亢龍有悔”,沒有理由不顧事情的兩面性而推崇“至善”。所以,唯一的解釋就是後人太一廂情願,其實“止”的意思就是“停止”。意思是一個人應該默默地做你你以為善的事情,如果你想追求善的最高境界的時候,及時停止。單說“止”,他是一種對自己私慾的一種剋制,為什麼要去跟他們比較,非要去做“至善”的事情呢?

分享《大學》裡的這句話:“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一句話道出了“止”的意思,不知止(剋制自己的私慾)的人,那就是本末倒置,終將悔之晚矣。


驕子field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其中對於“至”的理解,是為“極致”還是“到達”,就使得這句話有了不一樣的解釋。王陽明認為"至善者,性也。性元無一毫之惡,故曰至善。"他認為道德修養應迴歸到人性的本善。極致的完美不易達成,能迴歸性本善已然是大善了。


DebbieChow


每個人因為成長環境和受到的教育不一樣,所以每個人的價值觀都不一樣。“止於至善”適合對生活,對工作,對未來完全充滿信心和鬥志的人群,他們不怕困難,接受挑戰,永遠不服輸的精神狀態,他們可以完全忘我,一心撲在探索的路上,追求大道,樂於犧牲,所以這類人都是有夢想的人!



風吹的情感


一種不斷追求的理想境界吧!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