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本雜誌近200篇疫情一線報道,只為讓你:記住歷史

提到疫情相關的人物時,我們經常看到一個說法:最美逆行者。

他們也許是從全國各地奔向湖北的醫護人員;也許是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造者;也許是載著補給自發送去一線的普通人……

9本杂志近200篇疫情一线报道,只为让你:记住历史

有一個群體常被忽視——媒體工作人員。

疫情期間,各種渠道的消息鋪天蓋地,其中不乏一些謠言、假相,讓人或恐慌或被矇蔽。

信息氾濫的時代,如何掌握真實消息?最好的辦法就是:在現場。

9本杂志近200篇疫情一线报道,只为让你:记住历史

《財新週刊》記者到達武漢合影

但普通人如你我,無法第一時間靠近一線,這個時候,媒體人就站了出來。

他們用真名真姓,肉身下場親赴一線,以“24×7”的模式不間斷向全世界讀者傳遞最新消息,讓宅在家裡的我們不再活在信息的空白地帶。

這其中,更快速到達現場、離真實更近的媒體,不得不提《財新週刊》和《三聯生活週刊》(下文簡稱“財新”、“三聯”)。

9本杂志近200篇疫情一线报道,只为让你:记住历史

作為最早派記者進駐武漢的媒體之一,財新頂住壓力,發佈了多篇紮實過硬的報道。

疫情之初,在大多數民眾還對新冠嚴重性存疑時,財新就發出了“病毒傳染性非常高”的示警。

財新也是第一個採訪李文亮醫生的媒體,李醫生那句“健康的社會不該只有一種聲音”,引發強烈的社會共鳴。

9本杂志近200篇疫情一线报道,只为让你:记住历史

三聯記者在武漢的酒店裡趕稿

而經歷了“非典”報道的三聯副主編吳琪,1月20日就在武漢組建採訪小隊。

他們身體力行地走訪了武漢的各種第一現場:華南海鮮市場、醫院科室、百步亭社區……儘可能還原更真實的“疫情眾生圖”。

9本杂志近200篇疫情一线报道,只为让你:记住历史

從年初至今,兩家媒體針對新冠疫情的專題報道,已累積9本紙質雜誌之多。

其中《財新週刊》6本,分別是:

第4期:《新冠病毒何以至此》

第5期:《搶救新冠病人》

第6期:《保衛湖北》

第7期:《復工預備起》

第8期:《新冠解毒》

第9期:《武漢冬天的八張面孔》

9本杂志近200篇疫情一线报道,只为让你:记住历史

《三聯生活週刊》共3本:

第7期:《武漢現場》

第8期:《武漢會戰》

第9期:《準備復工》

9本杂志近200篇疫情一线报道,只为让你:记住历史

2月7日晚,搶救李文亮醫生的病房外

產出近200篇報道,每篇報道,不僅關注事件本身,也關注事件背後的普通個體。

從疫情成因到一線動態、從科學真相到真實故事、從一隻口罩到一車蔬菜……

許多你看不到的事實,都在文章裡細緻傳達給你。

9本杂志近200篇疫情一线报道,只为让你:记住历史

1月22日晚,武漢市第七醫院門口排隊就診的人群

不吹捧也不誇張,只是客觀、嚴肅、真實、冷靜地將一個個事實呈現在讀者面前。所追求的,也不過是最常見的那四個字:記住歷史。

作為讀者,對媒體人最高的讚美,就是認真讀他們的報道。

同時,作為人類共同體中的一員,面對疫情,我們不應該麻木地等待它過去,更不應該“犬儒”地事不關己。

9本杂志近200篇疫情一线报道,只为让你:记住历史9本杂志近200篇疫情一线报道,只为让你:记住历史

今天,我們把這9本雜誌推薦給你,邀請你一起見證歷史。

網絡上流傳的文章可能會“消失”,也可能隨著時效沉底,但紙質載體卻可以長久保存。

若干年後,和朋友、孩子再回憶起這段不同尋常的經歷,這些才算得上看得見、摸得著、有份量的“集體回憶錄”。

9本杂志近200篇疫情一线报道,只为让你:记住历史

即使多年後記不清眼下這場災禍的始末,它們或許也能提醒你:

不要吃野味;去醫院看病時,對醫護人員多些尊重和體諒;更重要的是,珍惜平常的日子,用心過好每一天。

財新×三聯 疫情雜誌合集,現一條生活館有售▼

《三聯生活週刊》7-9期 特惠價:42(定價:45)

《財新週刊》4-6期 特惠價:80(定價:90)

《財新週刊》7-9期 特惠價:80(定價:90)

《財新週刊》4-9期 特惠價:156(定價:180)

堅守說真話的媒體

我們為什麼推薦這兩家媒體的雜誌

對媒體來說,說真話不僅是一種操守,更是一種能力。

這一點,財新和三聯都做到了。

9本杂志近200篇疫情一线报道,只为让你:记住历史

1月21日,武漢火車站候車大廳

1月20日左右的武漢,關於疫情的消息還處在幾乎噤聲的狀態。

身在武漢的《三聯生活週刊》副主編吳琪,想盡辦法採訪到了武漢的一位一線醫生。

9本杂志近200篇疫情一线报道,只为让你:记住历史

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

“我這裡已經幾百名疑似病人,檢測盒子基本發不下來,很難確診。但其實這個病毒導致的肺部病變,和其他疾病完全不一樣,看CT就很清楚。”

吳琪在報道里感慨:“一個這麼大的突發事件,猶如大片墨汁浸入白布,看見的人被戴上了嚴嚴實實的‘口罩’,不知情的公眾依然在狂歡。”

9本杂志近200篇疫情一线报道,只为让你:记住历史

武漢的百步亭社區,在這次疫情中沒少讓我們掛心。

財新記者跑去百步亭社區採訪一線社區工作人員,挖出很多“萬家宴”之外的事實。

“封城通告下來後,一切全亂了。我們10個人被要求一天跑完3800戶居民,連口罩都沒有。”

9本杂志近200篇疫情一线报道,只为让你:记住历史

“每天要接上百個電話,都是要求安排住院、送菜、消毒和諮詢各種問題。”

被住戶罵都是小事,停擺的管委會才是大問題。

“我們百步亭比較特殊,上面是管委會,屬於企業管理。管委會一停擺,各個居委會各自為政,能拿到的資源當然就更少了。”

財新×三聯 疫情雜誌合集,現一條生活館有售▼

《三聯生活週刊》7-9期 特惠價:42(定價:45)

《財新週刊》4-6期 特惠價:80(定價:90)

《財新週刊》7-9期 特惠價:80(定價:90)

《財新週刊》4-9期 特惠價:156(定價:180)

聽到普通人的聲音

9本杂志近200篇疫情一线报道,只为让你:记住历史

9期雜誌,每一期都有大量篇幅,把目光放在真切經歷了這場疫情的普通人身上:

有人在隔離酒店醫護人員給準備的晚餐裡,生平第一次吃到了帝王蟹;

武漢各基層社區辦公室裡 ,不停給醫院打電話預約病床的一線工作人員,可能內心也很絕望;

被迫隔離在異鄉,孤獨難受時,刷一刷周杰倫的演唱會就被治癒了很多。

還有更多:

9本杂志近200篇疫情一线报道,只为让你:记住历史

武漢七院發熱門診外,一位患者正在輸液。

9本杂志近200篇疫情一线报道,只为让你:记住历史9本杂志近200篇疫情一线报道,只为让你:记住历史

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的護士,臉上被護目鏡和口罩勒出一道道印記。

9本杂志近200篇疫情一线报道,只为让你:记住历史9本杂志近200篇疫情一线报道,只为让你:记住历史
9本杂志近200篇疫情一线报道,只为让你:记住历史

晚上10點,外賣騎手何文文準備去上班,出門前和他在寵物店收養的狗狗道別。

因為疫情,狗狗被原主人拋棄,何文文付清了600元寄養費,又買了300元狗糧,把它帶回了家。

9本杂志近200篇疫情一线报道,只为让你:记住历史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產科隔離病房,沒人陪護的新冠產婦李珊珊,拿著手機看著不久前降生的孩子的照片。

財新×三聯 疫情雜誌合集,現一條生活館有售▼

《三聯生活週刊》7-9期 特惠價:42(定價:45)

《財新週刊》4-6期 特惠價:80(定價:90)

《財新週刊》7-9期 特惠價:80(定價:90)

《財新週刊》4-9期 特惠價:156(定價:180)

9本杂志近200篇疫情一线报道,只为让你:记住历史

除了疫情一線的報道,兩家媒體都深入分析了疫情對經濟的影響。

湖北農民工的就業問題、哪些行業會在疫情之後發展得好、房地產會受到多少影響、未來投資理財的方向……

對於普通人的生活,也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9本杂志近200篇疫情一线报道,只为让你:记住历史

在杭州富陽區酒店被隔離的魏佳說:

“這一次經歷也讓我知道,整個社會和我們每個人都在發生關係。我們也永遠不可能自私地沉醉在光怪陸離的消費娛樂文化裡安度一生。記住災難,是我們對待災難惟一能做的事情。”

手握一些歷史的記錄吧,也不枉這幾個月的不尋常。

9本杂志近200篇疫情一线报道,只为让你:记住历史9本杂志近200篇疫情一线报道,只为让你:记住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