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才明白-要成為你想成為的那個人並不是那麼容易


人到中年,才明白-要成為你想成為的那個人並不是那麼容易


認識是枝裕和是從他的小說開始的,有人說是枝裕和的作品風格樸實,注重內省,影片中常使用大量的固定鏡頭,善於通過一個又一個日常細節來講故事;也有人說,是枝是一個神奇的導演,他的電影好像什麼也沒有說,看完我卻聽到了很多。

《比海更深》我看了3遍,每一遍都能從裡面提取點什麼,看似平淡的畫面卻處處深藏作者的深意;看似講的是一個普通的日本家庭的故事,實則講的是我們的人生。

首先從人物線索來講,作品是以一個叫良多的男人為主線,人到中年,事業潦倒,婚姻不順,對親情充滿遺憾...作品之所以能夠引起共鳴,大概是因為我們身邊有很多的良多們...平凡,失意,不完美,甚至窮困潦倒,難道這不是平凡人的宿命嗎?世上哪有那麼多的天之驕子,才子佳人,迴歸現實,更多的人都是在與生命抗爭,向生活妥協。

成年人靠愛情是活不下去的

良多早年時也曾意氣風發過,曾經出版過一本小說,並獲了獎;遺憾的是人生就像是一條曲線,境遇並不是一成不變,在他50多歲的時候,人生喪到了谷底,文學夢想止步不前,不再被市場接納,沒有固定收入,破罐子破摔染上了賭博的惡習,僅靠當私家偵探的兼職工作來維持生活,甚至付不起孩子每月50000日元的撫養費。

妻子最終跟他離婚,帶著兒子結交新的對象。


人到中年,才明白-要成為你想成為的那個人並不是那麼容易


結婚是因為愛情的,良多形象帥氣,有較高的文學素養,妻子漂亮獨立,受教育程度也不低,在外界看來怎麼也是非常登對的一對。但是在現實的柴米油鹽當中,僅有這些夠嗎?隨著時間的發展,良多事業不振,貧困潦倒,沒錢只是一方面,賭博,眼高手低,不上進的人物性格才最終造成了妻子的失望,離開。

影片中有一段,良多向響子承諾會努力掙錢支付撫養費,響子說“如果想當一個好父親,早幹嘛去了”,當得知響子結交新歡準備規劃新的人生時,良多悲痛的問響子跟那人是否有愛情時,響子說“成年人靠愛情是活不下去的”。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在我看來,只有旗鼓相當三觀相似的兩個人,才能經營好婚姻。摧毀一段婚姻的根本從來不是窮,而是不作為帶來的失望...

我們終將懷揣著夢想和自己的平凡和解

寫作無以為生,良多靠捉姦賺取封口費的私人偵探餬口。有一次的捉姦事件是發現了一個高中生和老師的私情,在交易完成之際,高中生憤然。

高中生:“我永遠也不要成為你這種人”

良多:“要成為你想成為的那種人不少那麼容易”


人到中年,才明白-要成為你想成為的那個人並不是那麼容易


每個人在年輕的時候都擁有自己的夢想,不管是愛情還是事業還是婚姻,良多跟他的同事說,年輕的時候他想成為公務員,因為他不想成為他父親那樣的人,但是最後他還是變成了和他父親一樣的人。良多的母親跟他聊父親“他的人生並沒有如他所願”。母親想兒子復婚,家庭美滿,想在生前能搬進大房子...是啊,又有多少人的人生跟夢想中是一樣的呢?

就像顧長衛《立春》中的王彩玲,她也是一個“尋夢者”,一個有著夢想的文藝女青年,她有句臺詞是這樣的“每年的春天一來,實際上也不意味著什麼,但我心裡總是蠢蠢欲動,可等春天整個都過去了,根本什麼也沒有發生,我就很失望,好像錯過了什麼似的”,王彩玲是不幸的,在遭受事業和愛情的雙重打擊下,選擇離開這個世界。有首歌叫平凡之路—裡面的歌詞這樣寫道:

“我曾經失落失望 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答案”

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早點發現生活的真相,也許就能平和的面對生活中所有的失意得意,畢竟,只要帶著夢想活著,就沒有什麼了不起,平凡一點又算的了什麼呢?是否成為想成為的人並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你是否在為實現夢想而活著。

人到中年,才明白-要成為你想成為的那個人並不是那麼容易

人要學著珍惜當下,你的所有過往構成了你的人生

母親在得知兒子當下跟響子複合無望的時候,跟他說

“人走了以後,在深的思念都無法將他們帶回來了”

“你應該在活著的時候,用心對待他們”

“我有時很奇怪人們為何不活在當下,總是追逐已經失去的東西活在力不能及的東西”

“不豁達一些,永遠得不到真正的幸福”

我從來沒有愛過誰比海更深過,大多數人偶沒有那樣愛過誰,但生活還在繼續,我們在享受每一天,也許正是因為我們生活從來沒有那樣過,所以,我們每天都要去尋找快樂”

母親的話意裡面飽含著對兒子的安慰,但又何嘗不是生活的真諦呢?響子在公園避雨的時候跟良多說“讓生活繼續吧”,擁有的時候就好好珍惜,但是失去了,就讓過去過去,如果一直活在過去的生活當中,就永遠享受不到當下的快樂,生活也會止步不前;

良多的女同事對他說:女人喜歡油畫,不喜歡水彩畫,於是用油畫遮蓋了原來的話,但是那副水彩畫永遠還在那裡。你的過去就像那副油彩畫,它永遠在那裡,構成你的人生。不管怎樣,都要好好畫。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曾經說過:

人生是一連串的剎那組成 活好當下;人生最大的謊言就算不活在此時此刻。


人到中年,才明白-要成為你想成為的那個人並不是那麼容易


人到中年,才明白-要成為你想成為的那個人並不是那麼容易


親人的肯定和鼓勵是繼續生活的動力,比海更深的,是如何面對闊大,深邃而又平凡的生活

兒子在臺風中去尋找遺失的彩票,因為良多說,中了大獎,一家人就可以一起和奶奶住進大房子裡了;良多把端硯拿到典當行去換錢,無意提起良多的父親曾經買他的小說,給每個鄰居送去,並在鄰居面前誇讚自己兒子...良多這才恍然醒悟,原來自己一直都是父親的驕傲啊。

帶著逝去父親的鼓勵,帶去兒子的願望,良多收回了端硯,生活還在繼續,良多是否會帶著端硯與夢想一路前行呢?親情和愛情是否會又新的開始呢?是枝裕和採用了開放式的結尾,引發了觀眾更多的思考...


人到中年,才明白-要成為你想成為的那個人並不是那麼容易


人到中年,才明白-要成為你想成為的那個人並不是那麼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