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臺縣:“好嫂子”張倩照顧智障小姑子16年

嶽金華是不幸的,先天智障,生活不能自理,然而嶽金華又是幸運的,她的嫂子張倩像照顧孩子一樣呵護她,讓她有了溫暖的家。今年39歲的張倩是鳳臺縣新集鎮胡馬村一名普通的農家婦女,嶽金華是她的小姑子,精神一級殘疾。16年前,婆婆去世,留下這個比她小1歲的智障小姑子。張倩義無反顧地接下了照顧小姑子的接力棒,十六年如一日,無怨無悔,無微不至地照顧著智力僅有兩三歲的小姑子,用行動詮釋了人世間的愛與責任的真正含義。

十六年前,張倩的婆婆因病離世,留下了生活不能自理的小姑子嶽金華。“婆婆臨走時,拉著我的手很久都不鬆開,流著淚說‘我死了,你要是照顧金華我就放心了’。 ”張倩哽咽著說,“我當時告訴婆婆,你放心,我一定照顧好金華。”

當時村裡有人勸張倩:“你自己的女兒才兩週子,要是接收金華,不等於又帶一個嬰兒嗎?嬰兒還會一天天懂事,可是她只會慢慢變老,哪天是個頭呢?”還有人在背後說:“金華這個傻姑娘真可憐,她媽不在了,她肯定也活不了多久。憑一個只比她大一歲的嫂子,能對小姑子有多好呢?”面對這些,張倩堅定地說:“都說長嫂為母,我是她的嫂子,一定會像婆婆在世時一樣對她好。 ”張倩把金華接了過來,當起了小姑子的全職保姆,每天照顧她的吃喝拉撒睡。

凤台县:“好嫂子”张倩照顾智障小姑子16年

話說說容易,真的做起來卻是處處難題。嶽金華什麼都需要別人照顧。每天一睜眼,張倩就開始忙活她,穿衣、解手、洗臉、刷牙、餵飯、疊被……就連解手這樣的小事對她來說都成了大難題。嶽金華不會說,什麼時候需要解手全靠張倩去猜。農村的房子內都沒有廁所,每次如廁冬天就在屋裡,其它季節都得張倩扶著出去解。有時張倩忙著家務,一眼看不到她就會拉尿到褲子裡,弄得滿身都是,急得張倩直哭。還有,嶽金華一刻也離不了人,如果單獨一人,她要麼亂摸亂動,要麼會爬到外面,弄得滿身是泥灰,要麼她就狠拽頭髮往嘴裡吃。每到天氣變化的時候,金華就變得十分狂躁,在院子裡手舞足蹈。要時刻不離地照顧她談何容易,家裡要種地,還要照顧接送孩子上下學,洗衣做飯忙裡忙外。即便這樣,張倩從沒有嫌棄她,有什麼好吃的、有什麼新鮮的,都是先給小姑子吃。

天有不測風雲,2010年的一天,張倩的公公去世,原本困難的家只能靠丈夫在外打工維持著家裡生活,日子過得更加緊巴。但張倩更堅強了,她毅然挑起了這個重擔。十多年來無論再苦再累,每天都早早起床,給金華穿衣洗臉、清理大小便、燒好早飯。為了防止金華拽頭髮,張倩學會了剪髮,把金華剪成光頭。農忙時,做完這些日常,再去田裡幫丈夫乾點活。

多年來她從未睡過一個安穩覺,半夜裡,只要出現一點動靜她就會驚醒,對她而言,小姑子需要嬰兒般的呵護。她說:小姑子在一天,就要盡心一天。雖然很累,看到小姑子對我的依賴,我就覺得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為了更好地照顧小姑子的生活起居,張倩乾脆在嶽金華房間支起了床,姑嫂同居一室。3月11日,我們去採訪時看到,房間內鋪著兩張床。張倩說,這些年,她每天都做著相同的事,清晨,她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幫小姑子穿衣服,服侍她上廁所,再幫她洗臉,喂她飯然後送孩子上學。

冬天,每天晚上,張倩提前鋪好床鋪,打開電熱毯,等把被窩焐得暖暖的關掉,才幫洗好的嶽金華脫衣上床,為防止她尿床溼被,鋪被上要蓋塊塑料布,上面再鋪上毯子;夏天,為了防止金華長痱子,張倩每天把花露水灑在澡盆裡給她洗澡,再給她在床邊安裝了微風吊扇降暑。即使在冬季,張倩也不嫌麻煩,每隔五六天就燒一大盆熱水,掛上洗澡簾子,幫金華痛痛快快地洗個熱水澡。因為照顧得好,嶽金華臉色紅潤,身上乾乾淨淨,每天都是笑盈盈的。

“這些年,多虧了政府,為金華辦理了低保,申報了殘疾人救助,金華每月都能領到錢。今年春節前,村裡還送來了慰問金和新棉被。就連我的上小學的兒子,在吃飯的時候也知道給姑媽夾好吃的菜、給姑媽洗臉。有政府和大夥幫著,金華一定會更好。”張倩由衷地說。

親眼目睹嶽金華這十幾年間的變化,胡馬村婦聯主席馬俠感慨地說:“都說姑嫂關係難處,一個嫂子能把傻小姑子養得這樣好,真不容易,我們全村人真的都佩服!”

一個普通農婦的善心,把本不屬於自己的責任承擔了起來,愛與溫暖就在這樣平凡的舉動中傳遞。張倩用淳樸的行動,展現了一個農村婦女淳樸真誠的坦蕩情懷,詮釋著一名農村媳婦博愛、仁慈、善良的美麗形象,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提倡了文明新風。(通訊員 / 陳明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