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高以翔

這兩天高以翔佔據了媒體的頭條。很多人因為喜歡一個人而痛苦,還有一些人因為他美好年輕而感到惋惜,更有一些人由人及幾,對生命的無常感到恐懼,慶幸自己還健在,擔心自己是下一個無常。災難總是生命教育和自我反思的最好題材和契機。他人的災難,由於與你共享一個人類的前提,總是警示著你目前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待人方式,構成了最嚴肅的生命教育。對死者的敬畏,對美好的惋惜,都是你與他,與他者共享的共情和人性閃光點,進入深沉的人道主義課題。而另一方面,正是利用了這一共同恐懼的普遍心理,人們也在消費著死者,他們利用死者的代價去警示教育他人,推銷他們的知識和產品,甚至在新媒體背景下通過死者的影響力吸引你的眼球和點擊率,也構成了經濟動機的一部分。為什麼馬克思說資本主義是萬惡的,因為任何美好純真的話題,只要沾染了capitalism,就難免不被汙染。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除了人性的共通,還有就是無處不在的經濟關係。你難免不被利用。自然界的很多動物,總是通過獵殺其他動物或食腐肉生存,人對死者的利用不過是批了一層文明的外衣。你在同情死者的同時也在消遣他消費他。看透這一切,既殘酷又真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