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冷暖知人心,而今,口罩知人心

2020最流行对春联

上联:猪肉怎么也想不到,它败给了口罩;

下联:口罩怎么也想不到,它成了年货。

横批:事事难料

对于新冠疫情,普通人的反应总是慢半拍,所以,当他们意识到要准备一些防疫物品时,却发现早已脱销,比如说口罩。

在平时,除了病患、医务作者和易感人群等之外,大多数人并不习惯戴口罩。疫情发生,口罩一时之间洛阳纸贵,一罩难求。

为什么会这样,想想也不难理解。

第一,中国人口基数大。

中国人口十多亿,就算一人一只,也需要十多亿个,这样的需求量,一时之间确实难以满足,因此,口罩缺口大就成了一种必然。

第二,专用口罩缺口大。

能阻碍病毒,防止交叉感染的是专用的口罩。这类口罩工艺复杂,用料讲究,所以,一般企业不能生产,所以,产能比较低,市场需求大,因而,形成了供需矛盾。

第三,市场分配不均。

市场经济,以经济为杠杆,钱是硬通货,有钱可能多买一些,经济能力不好,可能就要被动一些。

第四,口罩消耗大。

一般情况下,口罩重复利用还可以,可是专用口罩隔不长时间就要换一次,尤其是医用的那种,隔四个小时就要换一次,因此,口罩消耗大。

第五,自足自满心理。

本来口罩就缺,但有些人尤其是那些有门路的人,或者那些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人,多拿多占,七大姑八大姨,都要自足自满,所以,其他人只能望罩兴叹了。

没有口罩怎么办?群众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纯净水桶口罩。

塑料袋口罩。

水果外壳口罩。

毛巾口罩。

甚至尿不湿及卫生巾囗罩。

五花八门,只要是被认为能够阻挡病菌的,都能用来做口罩。

本来买卖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但对于那些孤寡老年人来说,此时买口罩比登天还难。我身边的一个老人连着三天跑了三次药店,一个口罩也没买到。看着老人可怜,小区的一位好心人给了老人一个口罩,老人眼含热泪,不住道谢。

在新闻中心看到这么一个报道,一列火车上只有一个大妈没有口罩。列车工作人员询问得知,大妈没有买到口罩,急得只能哭,列车工作人员将自己的备用口罩给了大妈一个。

口罩本无情,疫情之中见人心。唯愿疫情早去,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