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在36年前的一部電影裡已有預言?

2020年春,源於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向全球蔓延。幾乎同一時期,全球各地天災人禍也集中式地大爆發:巴西大火、澳大利亞大火、30萬隻蝙蝠入侵澳洲、美國遭遇40年來最致命的流感、暴風雪襲擊加拿大等等……很多人開始反思,這是承載並養育我們的地球母親,正在發出生病和求救的信號。

反思這場疫情的前因後果,確實根源於人類向地球的過渡索取,自然環境和生物體系遭到嚴重破壞,使得越來越多的病原微生物從自然界中釋放出來。

我們人類自認為是地球的主宰,智慧和能力超過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因此可以自由地主宰其他生命,隨心所欲地攫取自然資源。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就拿包括病毒、細菌在內的微生物來說,它們已經在地球上存活了十億年之久,它們是自然演化的結果,有自己的生滅規律,並非人力所能完全主宰的。

其實人類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一直是與微生物共生共存的。一個正常人的身上活著數百種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如果人類不尊重自然和地球上的其他生命,也許在不久的將來,人類將成為地球的過客,而病毒和微生物仍然存在。

這次新冠疫情,讓我想起宮崎駿1984年的電影《風之谷》。這部電影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推薦,其中的很多場景在今天的疫情下更是發人深省。


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在36年前的一部電影裡已有預言?

圖1:《風之谷》電影海報


影片的故事發生在科技過度發展的未來,人類發明的巨型武器“神兵衛”在地球引發了一場持續了七天七夜的戰火,人類文明就此崩壞。一千年後,大地仍是一片廢墟的荒蕪,其他物種消失,地球上只剩下人類、蟲族。會發出毒氣的菌類森林形成了令人望而卻步的“腐海”,人類必須帶著防毒面具才能在自然環境中存活。而“腐海”的不斷蔓延,正在進一步縮小著人類的生存空間。

在一片腐海的旁邊,有一個寧靜祥和的小國“風之谷”,這裡的族人依靠海風的力量抵禦著有毒孢子的侵蝕,過著其樂融融的生活。

有一天,風之谷的平靜被一艘外來飛船打破。西方強國多魯美齊亞正在以暴力統一週邊諸國,他們帶來了沉睡了千年的巨型武器“神兵衛”的胚胎,想要培育出新的神兵衛,攻擊蟲族並燒燬腐海。然而這場以自然為敵的進攻帶給人類的只有毀滅的危險。

女主角娜烏西卡是風之谷的公主,她從沒有把腐海、蟲族看做人類的敵對方,她勇敢地孤身深入腐海,探尋拯救人類的方法。她發現,構成腐海的菌類,在乾淨的土壤和水環境下,並不會釋放毒氣。腐海是地球為了淨化被人類嚴重汙染的大地而生的。腐海中的樹木把大地山川的毒素吸收到樹幹裡,犧牲自己生成乾淨的沙(新的土壤)和乾淨的地下水,而蟲族則是為了守護腐海而生。如果人類焚燒了腐海,也就是在毀滅自己生存的希望。

然而大多數人還是執迷不悟地與同類鬥爭,與自然、腐海、蟲族鬥爭,人類自大地認為可以主宰地球的一切,對蟲族肆意殺害,甚至想要趕盡殺絕。然而在人類向蟲族發起總攻擊的時候,蟲族的憤怒回擊也把人類帶到毀滅的邊緣。

在千鈞一髮的時刻,是娜烏西卡以她對人類、蟲族、自然的平等大愛,平息了蟲族的憤怒,帶來了人類生存的希望。人們最終意識到,人與蟲族是可以對話、可以和諧共處的。大自然的呼吸再一次在風之谷揚起……

這部36年前上映的電影,帶給今天的我們很多思考:

思考一:病毒之災是人類過度殺伐自然的惡果

1000年來腐海的不斷蔓延,人類居住空間的不斷縮小,暗示著地球為了淨化被汙染的環境,只得縮小、限制人類的活動範圍。而人類幾乎沒有反省,擴展的慾望從未停止,地球上仍然到處是戰爭。不僅與同類鬥,還與自然鬥。人類無數次想要毀滅腐海,但從未曾勝利過。每次焚燒腐海,蟲族都不惜生命地反攻人類的居住地,直到自己的生命終結,軀殼化為腐海孢子的棲息之所,結果大地被更多的腐海覆蓋,人類只是在作繭自縛。

這部電影中很多情節與這次的新冠疫情有相似之處。除了人類需要帶著防毒面具(口罩)才能外出這一點,讓人恐懼的腐海孢子和冠狀病毒的形狀也有幾分相似。不禁讓人聯想到,也許冠狀病毒也是為了抑制人類的對野生動物的殺戮、對自然的過度索取而出現的,也許這是地球為了所有物種的生存和平衡而做出的無奈之舉。


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在36年前的一部電影裡已有預言?

圖2:帶著防毒面罩採集孢子的娜烏西卡


思考二:敬畏自然、尊重生命才是人類的出路

為什麼風之谷就像地球上的最後一片淨土一樣,這裡的人們可以寧靜祥和地生活。因為這裡有海風,風不就是地球的呼吸嗎,他們是受到大自然庇護的子民。這裡的人都樸實而善良,這裡的首領和族人幾百年來精心地培育並保護著森林,對自然心存敬畏。

而當外來的軍事力量破壞了風之谷的和平,多魯美齊亞帶來了巨神兵的胚胎之時,腐海的孢子也開始在風之谷生根發芽,連大自然的呼吸“風”也停止了。

在影片最後,娜烏西卡化解了人類與蟲族之間的仇恨,向古老傳說中傳唱的那樣“藍衣聖者降臨在金色的麥穗上,重新系起人與自然之間失落已久的羈絆,帶領人們走向清淨的藍色聖地。”金色麥穗是王蟲的觸鬚,王蟲是靠觸鬚來與人類溝通的。“聖者降臨在金色的麥穗上”的隱喻,筆者認為就是心懷大愛的娜烏西卡與王蟲溝通,使蟲族原諒了人類。而“清淨的藍色聖地”指的就是重新煥發生機的地球。


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在36年前的一部電影裡已有預言?

圖3:被王蟲觸角托起的娜烏西卡


導演宮崎駿通過電影告訴我們,我們對待自然的方式,其實就是我們對待自己的方式。不知節制地向地球索取、冷酷自私地對待其他生物,最終會讓人類自身自食惡果。人並非凌駕於自然之上的主宰者,而是大自然中的一員,應該對自然心存敬畏,對其他生命予以平等的愛護。

今年的新冠疫情,源於人類為了自己的口腹之慾而捕食野生動物。疫情爆發後,很多人表達了對捕食野生動物的反對。仔細想想,人與動物都是地球母親的孩子,憑什麼我們就可以肆無忌憚地殺害、食用其他生命呢,就因為我們更聰明、更有能力嗎?同是一個大家庭的孩子,有能力的孩子就可以隨便欺負其他弱小的孩子嗎?地球母親的傷心可想而知。

思考三:每個人心中都住著娜烏西卡

電影中的娜烏西卡,善良、勇敢,溫柔且平等地對待每一個生命,心中沒有恐懼和敵人,為了保護其他生命,可以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其實在這場新冠疫情中,我們也看到了無數人的勇氣和決心,看到了人類的友愛和無私奉獻。可見,娜烏西卡並非只是宮崎駿心中的理想,她身上的品質正是宮崎駿在整個人類身上看到的品質。這部電影穿越了36年的時光告訴我們,我們需要把人們在這場疫情中展現出來的美好品質,擴展到整個自然、放大到對其他物種和生命的友愛中去。


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在36年前的一部電影裡已有預言?

圖4:與王蟲和諧相處的娜烏西卡


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人,都能夠喚醒自己心中的娜烏西卡,放下傷害和對立,以平等、寬闊、柔軟的心對待這個世界,善待所有生命。相信當我們的停止傷害的時候,病毒自然會遠離。讓我們從一點一滴做起,為創造和諧美好的世界做出自己的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