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摩托的150小排量摩托質量和功能幾年之內能崛起嗎?

真情那麼貴



專業解析摩托車故障,精準推薦所需車型。大家好,我是 騎士分享 歡迎您的關注!

150cc的摩托車依然是通路車中的主力車型,要說這些車型中的國產摩托車什麼時候能夠崛起?騎士分享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它們已經崛起了,當然會有很多摩友會反對這一觀點,但事實上從實際的性能表現,到耐用性它們和合資品牌之間的差距,已經非常小了。


150cc摩托車中的銷售冠軍當屬豪爵的系列車型,它給整個集團所貢獻的銷售份額非常大,有的車友會說不就是因為便宜嗎?但事實上,如果對豪爵的系列車型有所瞭解,就不會這麼認為了。

因為在價格上豪爵的150車型其實並不便宜,比如DF150平均售價9980(有些地區還會更高),同級別的有些合資車型才多少錢?相對比較實用一點的DK150,價格也不比同級別合資車型低,所以它們的銷量只是因為低價所造成的嗎?肯定不是。
看到這裡有的車友又會說,這隻能說明這些用戶不懂車純屬小白一個,但騎士分享卻恰恰認為,只有真正懂車的人才會去選擇一款,在價格上不佔優勢的車型,所以所謂的“傻大個”並不存在,至少在通路車的選擇過程中會少之又少。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豪爵的通路摩托車,很受廣大摩友的喜歡呢?其實原因只有一個,不管是品質還是性能表現,它們和同價位的合資車型對比,差距並不大,並且細節的處理還會更有優勢,所以150cc通路摩托車已經在做工和性能上開始慢慢崛起了。
至於功能性的崛起也是分分鐘的事情,為什麼這麼說呢?所謂的車型功能簡單來說就是配置體驗,它相比整車工藝來說,來的會更直接,無非就是配套採購,所涉及的就是成本問題。

比如上圖中所看到的這款啟典150U可以將很多同級別車型踩在腳底下摩擦,水冷發動機它有,ABS它有,新型材料整車多的是,高大上的電裝配置,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它做不到的,並且在功能性車輛上才會出現的滑動離合器,也成為了這款車的標配,所以配置體驗對於它來說並不難。



既然自主品牌都這麼牛逼了,是否它們已經超越了合資品牌,能和進口大貿車型一絕高下了?

當然是不可能的,所謂的崛起和超越或者反殺,還是有距離的,崛起它只是意味著自主品牌小排量車型,已經和合資品牌縮小了距離,但要想超越還是有點困難。

畢竟在整車技術,裝配工藝,產品用料等方面還有差距,並且所謂的崛起也只是單個或者極少數的幾個品牌做到了,所以現在說超越還為時過早,但值得肯定的是以目前合資車型的表現,對於通路摩托車來說用不了幾年就可以實現超越,這也是某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停止合作的一個原因。車友們,你們認為國產小排量摩托車崛起了嗎?


騎士分享


摩托車的材料和汽車的材料基本上是一樣的,只是由於國產車價格上不去,只能用差一檔次的材料,鋼鐵很容易鏽蝕,橡膠很容易老化等等,所以給人的感覺國產車不如進口車。

技術上也是公開的,技術人員工程師都可以外聘,也不存在技術不如別人的問題,只有放開市場,同臺競爭,也可以象家電企業一樣,不輸日美。


新手聊開車


現在都買電動車,誰還買摩托車。路上偶爾看見一個開個摩托車,等紅燈的時候還經常被交警攔下來,以為是電動車開在機動車道。騎跨式就更少了,實用性差,偶爾拿點東西都不好拿


兔兔888888888


國產摩托車目前質量都還可以比日系合資車是差一點點,主要是禁摩阻礙了摩托車的發展,國家取消禁摩政策,國產摩托車會有一個空前飛躍的發展,不久的將來完全可以取代三大日系車的主流。


M跑與遠方


現在已經崛起了 豪爵的Dr 豪江的啟典 還有春風 力帆,這些車基本可以跟合資抗衡,不過你不能拿商標去衡量


用戶6157331062


只要售價超過一萬,單缸風冷可以做到,就比如豪爵150系列,只是這價格對比合資車也沒有優勢。但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喜歡摩托的人大多數會選擇更貴更好的中大排量車型了。


hwc9638


主要是用不用心的問題現在摩托車技術小排己不是什麼難事,以我一個開五金廠的人來說如果想做到本田的品質一年已經有多了


怎麼起名都有人


以當前路況125摩托車夠用嗎?


愛武當4A


相比本田鈴木雅馬哈寶馬哈雷,國產跟它們是天壤之別!國產就沒朝那個標準發展!


小溪嘩嘩的流淌


城鄉需求大,每個城鎮之間也就200~300公里之距離,150cc剛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