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派傳到虛竹手中後,為什麼在射鵰系列書中沒有再怎麼提及?是如何消失的?

戚七奇讀金庸


逍遙派傳到虛竹的時候,人丁凋零,整個逍遙派能出得了檯面的唯有虛竹一人而已。

虛竹的武功並不是他從零開始,一點一滴修煉出來的,他的成就很大來說是奇遇造就,這就導致虛竹對逍遙派武功修煉理論並不精通,下一輩人物面對逍遙派精深的武功,沒有名師的指導,難以成材,逍遙派人才斷層,形成惡性循環。

虛竹並不是一個適合當領袖的人,對於從小生長在少林的虛竹來說,逍遙派最大的可能是成為他的負擔,他可能會在危難之際庇護逍遙派,但是卻不會領導逍遙派發展,而是順其自然,不管不問,最終逍遙派只能湮滅在塵埃中。



碧峰出山


首先逍遙派由逍遙子創派為第一代掌門人,無崖子為第二代掌門人,虛竹子為第三代掌門人。逍遙子一身武功分別傳授三個徒弟互不相交等於一個餅分三分每個人各自1/3,當然這樣徒弟的武功就比不上師傅。無崖子也有三個徒弟包括虛竹只有虛竹集中學習了逍遙子的三個徒弟的武功也相當於直接學習了逍遙子的全部武功(當然也要加上靈鷲宮牆壁上記錄的武功)但是第二代徒弟們都沒有什麼厲害的徒弟(除了丁春秋稍微厲害一點)所以虛竹是比以上的都厲害但是沒有徒弟也沒有交代傳授了誰的武功,就算要學也必須有虛竹一樣的內力深厚才能學,書中有交代四個丫鬟必須都四十歲以上而且有很深內力才能學習牆壁上的武功,所以逍遙派的武功如果沒有高深內力和天賦是學不到精髓的僅限招式。而在射鵰英雄傳中洪七公也會,林朝英也會一些但是都不是頂尖武功,所以由此失傳,說明逍遙派武功不易學會也不易傳授。



賢哥的VLOG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很簡單,射鵰英雄傳是先寫的,天龍八部是後寫的。

其實,新版中黃藥師疑似就是逍遙派的傳人。

首先,逍遙派是個秘密門派。

函谷八友曾說,如果外面人聽說逍遙派這三個字,也要追殺致死。

所以,即便黃藥師是逍遙派的,也不會承認。

其次,黃藥師是唯一自學成才的。

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西毒的武功是白駝山祖傳的,南帝的一陽指也是大理段家代代相傳,北丐的降龍十八掌和打狗棍就更別說了,丐幫的最強武功。

只有黃藥師說是自創的武功。

那麼問題來了,黃藥師大概30多歲才生的黃蓉,而兩次華山論劍大概是30歲出頭。

黃藥師雖決定聰明,就算10多歲開始練武,20年就能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就算楊過也沒有這個本領,甚至智慧不亞於黃藥師的黃蓉也不行。

更關鍵的是,楊過在同李莫愁單挑時,曾經內功有成,但仍然不是李莫愁的對手。

然而黃藥師卻說,我也要到30歲才有楊過的水平。

可見,黃藥師在30歲時候,武功並不算特別高,幾年就能成為決定高手?

看起來,黃藥師更像什麼絕門武學的傳人。他30歲以後開始學習一些頂尖的武功,由此才非常厲害。

再次,黃藥師的武功同逍遙派很像。

黃藥師武功華麗瀟灑,逍遙派也是一樣。在虛竹和丁春秋單挑時,雙方招式惡毒,處處攻人要害,但姿勢非常瀟灑。

而黃藥師的武功在武林獨樹一幟,洪七公曾說自己是學不了桃花島武功,郭靖也不行,一定要非常聰明伶俐的人才可以,這也符合逍遙派的要求。

還有,黃藥師是島主。

其實我們可以類推,逍遙派唯一傳人虛竹和李清露沒有兒子或者沒有孫子。

為了不讓逍遙派武功失傳,就從虛竹麾下三十六洞七十二島主中,選擇了黃藥師祖先這種資質極佳的作為子弟,傳授給了他部分逍遙派的武功。

因為逍遙派武功本來就是武林最強一支,所以黃藥師才30多歲就成為5大高手之一,威震武林。


薩沙


先說第一個答案,這和金庸先生的成書時間有關。

從小說的時代背景來說,天龍時代要早於射鵰時代,但是現實中金庸卻是先寫出《射鵰英雄傳》後(1957年),後寫出《天龍八部》(1963年)。逍遙派的概念是在《天龍八部》中才加入的,當然在射鵰中不會有提及。



再看另一個原因,從書中去找線索。

逍遙派在書中是個特殊的門派。

它不像其他門派那樣人員眾多,傳了三代都不超過十個人(逍遙子,天山童姥,李秋水,無崖子,丁春秋,蘇星河,虛竹),但每一個人都是絕頂高手。

逍遙派的人有顯著的特點,武功高強,管理能力厲害。

武功高強自然不必多說,門派的武學實在是厲害的變態,管理能力從哪看出來?

很簡單,到無崖子這一代,他成了掌門,童姥創辦了靈鷲宮,李秋水做了西夏皇后。

無論是哪一方勢力都是高高在上的,如果沒有一定的管理能力,能發展的好嗎?

最後到了虛竹這一派,就顯得有點寒暄了。

他原本是少林寺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和尚,武功地位都是最不入流的,但是機緣巧合得到了無崖子硬塞的武功,搖身一變成了江湖頂尖高手。

還得到了李秋水和童姥的八成內力,成為了靈鷲宮的宮主。

按道理說逍遙派在虛竹手中應該被髮揚光大才是,怎麼到了後世一點消息都沒有了?



虛竹的性格適合做和尚而不是領導人。

虛竹從小生活在少林寺,他所接受的一切東西都來自於少林寺,而少林寺千百年來的模式幾乎都是固定的。

虛竹在少林的十多年,一沒有學到好深的武功,二沒有參與門派的管理。

得到逍遙派的掌門位置和武功完全是運氣,包括成為靈鷲宮的主人也是一樣。

人在路上走,好運從天上來。

猛然一下子接受這麼多新奇的東西,虛竹哪能一下轉的過彎來。

先說逍遙派吧,到他手上幾乎就成了光桿司令了,他成為逍遙派後為門派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清理門戶,搞定了丁春秋這個叛徒。

做完這件事之後虛竹都不知道該做什麼了。

靈鷲宮的情況也差不多。

雖然靈鷲宮人數眾多,不過虛竹並沒有參與管理中,三十六洞七十二島被他解除生死符的限制後,一時該感激他,但過不了多長時間肯定都會相繼離開。

一來靈鷲宮要是用不上他們,二來被童姥限制的太久了總要到江湖中去耍鬧一番。

實際上和逍遙派一樣,虛竹不過是在靈鷲宮話了一個虛名而已。



虛竹還有一個身份是西夏駙馬。

門派管理都不適合的虛竹,宮廷的生活更加不適合他,加上三兄弟中大哥喬峰跳崖身亡,三弟段譽返回大理最後出家。

虛竹最後的選擇也一定是退隱江湖。

逍遙派最後實際上也就只剩下他一人而已,無崖子死了,李秋水和童姥死了,丁春秋被囚禁了。

逍遙派就這樣逐漸的淡出了江湖。


浪子與俠客


這個問題其實不難回答,看一看金大俠的寫作順序就知道了:

書劍恩仇錄》(1955年)、《碧血劍》(1956年)、《射鵰英雄傳》(1957年)、《雪山飛狐》(1959年)、《神鵰俠侶》(1959年)、《飛狐外傳》(1960年)。

《鴛鴦刀》(1961年)、《白馬嘯西風》(1961年)、《倚天屠龍記》(1961年)、《連城訣》(1963年)、《天龍八部》(1963年)。

《俠客行》(1965年)、《笑傲江湖》(1967年)、《鹿鼎記》(1969年)、《越女劍》(短篇小說)(1970年)。

有上面可以得知,金大俠在寫《天龍八部》的時候,射鵰三部曲已經完結。而逍遙派又是一個全新的門派,說明,金大俠在寫射鵰三部曲的時候,當時還沒有逍遙派的設定,所以,不可能有所體現。

相反,我們知道,在《笑傲江湖》中,任我行的吸星大法反而是源自於北冥神功。這是因為《笑傲江湖》寫在《天龍八部》完結的四年之後。

吸星大法乃日月神教教主任我行修煉的功法,此功法是從北冥神功的殘破典籍中演化而來,可以吸取別人的內力,但只有一小部分內力可以為我所用,但副作用很大,容易遭到反噬,而且吸得越多後患越大。令狐沖武功那麼高強,但也深為吸星大法的副作用所困,最後靠少林寺的鎮派之寶易筋經才能化解。如果沒有少林寺的易筋經,令狐沖會怎麼樣誰也說不好。雖然任我行悟出了化解之道,但他的化解之法非常霸道,需要用自己的內力去強行化解,簡直就是以毒攻毒,所以對身體的傷害極大,最後導致任我行油盡燈枯而死。


夏陽之城


把一個江湖門派發揚光大,起碼要從實力,性格,背景,手段等方面來說

實力: 虛竹,少林寺中最低輩分的和尚,從小在少林寺長大,每日誦經粗懂武藝(基本的少林功法),可以說在遇到無崖子之前,他的武功水平可以忽略不計,雜兵隊長水準。吸收三個高手內力也勉強在丁春秋之上。如果不是他不怕劇毒,未必完勝丁春秋,實力也就是各大門派掌門水平,不強不弱。

性格: 如果給虛竹一個外號可以成為真正的老實和尚,比《陸小鳳傳奇》中的老實和尚合格。善良遵守清規戒律,雖然最後都被人破了。從小被欺負到大,少林寺師兄,阿紫,天山童姥等等。這樣性格當掌門,怕是處處與人和善,沒有進取之心。掌門之位都是硬塞給他的,在他心裡一派掌門還不如做少林寺和尚開心。

背景: 少林寺中的低級弟子,父母雙亡,而且都名聲不好,師傅師伯師叔師兄結拜大哥全部陣亡。西夏駙馬,駙馬一直就是個不尷不尬的身份,半個皇族,無權無勢。唯一算得上助力的就是大理國主段譽,好像也是個無心朝堂之人。

手段: 一身被動技能,武功人家給的,掌門人家封的,女人,長輩送的。

妥妥的老實人家,發揚光大這種事還是別難為他了。


aquarius674


一、本質上是先有《射鵰》後有《天龍》:《書劍恩仇錄》(1955年)、《碧血劍》(1956年)、《射鵰英雄傳》(1957年)、《雪山飛狐》(1959年)、《神鵰俠侶》(1959年)、《飛狐外傳》(1960年)、《鴛鴦刀》(1961年)、《白馬嘯西風》(1961年)、《倚天屠龍記》(1961年)、《連城訣》(1963年)、《天龍八部》(1963年)、《俠客行》(1965年)、《笑傲江湖》(1967年)、《鹿鼎記》(1969年)、《越女劍》(短篇小說)(1970年)。

二、望文生義來說,逍遙派更顯道家氣象,避世出塵,與金老爺子俠之大者民族氣節似氣質不符。


大灣區創師記


江湖是個大江湖門派眾多!其間生滅無數,一個門派有興衰!古人說得好:“各領風騷十數年”,老百姓有曰:“富不過三代”,這都是對事物發展規律的統計性結論。幾十年後,上百年後一個門派在江湖上籍籍無名很正常啊!

從另外一個角度上看,逍遙派本身就不張揚就不願意別人知道本派的存在(天龍八部中逍遙派的自述),所以後來江湖上不知道逍遙派很正常!

再有就是小說情理的需要了,每部小說都有主人公,光環都是主人公的,不能弄出來個比主人公還牛逼的人物吧,這就喧賓奪主了!所以根據小說的情節設定也得拋棄那個逍遙派了。


楊老師和他的學生們


這個問題很簡單,甚至可以說超級無敵簡單,簡單到一句話就說完了。你能提出來這個問題,想必你就也已經知道《天龍八部》的故事發生的《射鵰英雄傳》之前。但是同樣的,你之所以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為你不知道金庸先寫的《射鵰英雄傳》然後才寫的《天龍八部》這樣說你明白了吧?實際上,金庸先生的小說中很多這樣的橋段,雖然後來幾經修改,但是仍然有一些問題無法自圓其說。金庸在寫《射鵰》的時候,可能沒想到以後還要寫一個發生在這個歷史階段之前的故事,也可能想到了,但是沒想到武功的招數的名字那麼費腦子。《天龍八部》裡還有一個問題你沒有問,就是喬峰死了,他死之前降龍十八掌並沒有傳給丐幫的新一代的幫主,也就是說降龍十八掌在喬峰這裡失傳了,他是怎麼傳到洪七公手中的?後來金庸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修改天龍八部的橋段,改成喬峰傳給了虛竹,然後傳給了新一代的幫主。但是逍遙派這個bug就真的沒有辦法彌補了,好在這個門派出現與否對射鵰武俠的世界也沒有什麼影響,所以也就由著讀者自己去想了。要知道兩個故事相距時間最少也有幾百年了,江山代有才人出,逍遙派在虛竹死後,說不定傳了幾代之後,就漸漸的湮沒無聞,也算是一個交待吧。


聽風聽雨聽驚雷


天龍武林和三部曲武林中出現了斷代,逍遙派絕學、大理段式六脈神劍盡皆失傳,武林換代,成了年輕才俊統治的天下。至於斷代原因未明,但是可以考據的是在這段時間裡出了一位絕世高手,不僅改變了天龍時期百家爭鳴的盛景,還對武林形成了壟斷。那就是殺盡窮寇,敗盡英雄的獨孤求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