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企業復產供應緊張誰之過?

疫情之下還要保民生,飼料企業再不復產開工的話,很多養殖戶可能都要哭了。然而,復產不等於產能的恢復,這只不過是告訴你允許你幹活了。缺少原料怎麼辦?產品的最後一公里是否能解決?人員是否到位?很多問題和防疫措施攪和在一起,更是讓一些飼料企業雖然說是復產開工,但是供應依然緊張。其實,所有的問題也並非不能解決,交通問題看來已經不是障礙了,可是令人頭疼的人員問題卻是擺在面前的現實問題。

飼料企業復產供應緊張誰之過?

平常最不受待見的工人現在都成了“香餑餑”,其實,通過這次疫情可以發現,很多行政後勤類崗位顯得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重要了。馬上就進入三月份了,還有一半的工人在隔離著,四個生產車間,原本雙班生產現在單班生產人員都捉襟見肘,每天工人從早上八點忙到晚上八點。即便如此,還是積壓了大量的訂單,每天原料車都要壓個五六輛,搞得送玉米的散糧車司機自己動手卸車,這所有的一切究竟誰之過?

飼料企業復產供應緊張誰之過?

將帥無能,累死三軍。跟狼吃肉,跟狗吃屎也不過如此。我認為企業的負責人應該負主要責任,對疫情和復產的複雜以及困難判斷滯後或者失誤是主要原因。既然百分之九十的工人都是外地的,在二月初或之前就要通知工人迴歸,同政府主管部門做好溝通,就算在外租住賓館隔離,大不了也就是十四天而已,一百間房那個時候人家報價才每天八千塊錢。猶猶豫豫,老是下不了決心,最後還是要租住賓館,但是推後的時間卻都是金錢。

飼料企業復產供應緊張誰之過?

很多領導都是大賬不算小賬算,總是愛幹那些丟西瓜撿芝麻的事情。看似省下來十幾萬塊錢,但是每天少出一噸預混料要少掙多少錢沒有計算過,市場客戶丟了的成本沒計算過,就算預混料每噸的利潤最低一千塊錢,那麼一百人的日產能差不多四百噸,更何況百分之一的產品每噸利潤高達五六千元。這個時候看了真是讓人著急,但是人員不到位,訂單積壓,不少領導此時還心煩意亂的發脾氣,痛罵下屬無能,有什麼用呢?

飼料企業復產供應緊張誰之過?

組織辦公後勤人員到生產車間支援,或許這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但是大部分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白面書生,或者一些嬌嬌欲滴的大小姐,到車間除了給貼個標籤,套個袋子還能幹什麼?有些時候,倉促上陣根本來不及崗前培訓,邊學邊幹,這種情況下別說幫忙,不出工傷,不幫倒忙就謝天謝地了。在十年之前也曾遇到供貨緊張的局面,那時也組織辦公後勤人員支援生產車間,但效果並不明顯,現在又拿出這一套,真的把這“招”當成“殺手鐧”了。

飼料企業復產供應緊張誰之過?

面對困局,也不是沒有辦法,人不到位,錢到位也可以。生產工人的潛能或許只有錢能激發出來,半個月或者一個月之內,工人薪資高漲,裝卸費翻倍,看看有沒有效果?現在還是不到五塊錢一噸的裝卸費,全廠總共六個人卸車,到時間點人就跑了,反正這一天掙得也差不多了,誰還管你壓不壓車?如果這個月的時間內一噸卸車費漲到十五塊錢一噸,再看看還壓車不?恐怕辦公後勤的人去卸車會招致工人的不滿,這不是搶他們的財路嗎?這個關鍵時刻,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不是沒有道理的,可是人頂不上來,錢也頂不上來,如此局面到底是誰之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