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重點!疫情期間5種詐騙手段要警惕!


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劃重點!疫情期間5種詐騙手段要警惕!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一些不法分子趁機牟取暴利,損害公眾合法權益。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來臨之際,小律梳理了疫情期間5種詐騙方式,請大家提高防範意識,謹防被騙!


1

假借售賣防疫物品詐騙

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劃重點!疫情期間5種詐騙手段要警惕!


詐騙分子自稱有大量口罩、酒精等防疫物品,打著“數量有限,欲購從速”的旗號,誘騙受害人購買。受害人付款後,詐騙分子卻找理由不發貨或直接拉黑失聯,騙取錢財。


小律提醒

公眾應選擇資質齊全的正規渠道購買防疫物品,並注意查看商品標識、標籤和質檢證明。由於私人或微商等渠道追訴困難,應謹慎通過此類渠道購買防疫物品。


2

假借“特效藥”之名詐騙

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劃重點!疫情期間5種詐騙手段要警惕!


詐騙分子假冒某藥物研究(醫療)機構、疾控部門工作人員,推廣所謂防疫“新藥”“特效藥”“國外藥”,騙取購藥錢財。


小律提醒

請嚴格遵醫囑用藥購藥,按照官方推薦的防疫措施積極做好個人防護,莫要因相信虛假誇大的信息而上當受騙。


3

假借“獻愛心”之名詐騙

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劃重點!疫情期間5種詐騙手段要警惕!


詐騙分子利用公眾的同情心理,冒用紅十字會、民政部門、感染者本人或親屬名義,利用手機短信、網絡渠道向公眾發送虛假信息,通過預留指定賬號,騙取善款。


小律提醒

愛心捐款請認準正規捐獻途徑,在民政部門登記的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可依法有序開展募捐。大家可通過全國慈善信息公開平臺,查詢慈善組織及公開募捐備案信息,真實有序獻愛心。


4

假借“退、改、籤”之名詐騙

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劃重點!疫情期間5種詐騙手段要警惕!


詐騙分子以“航班或列車因疫情影響被取消,辦理改退籤可獲賠償”等為由,誘導用戶提供銀行卡、密碼、手機驗證碼等重要信息,騙取錢財。


小律提醒

退改簽、退費不需要提供銀行密碼和手機驗證碼等信息。用戶應通過官方渠道辦理火車票、機票退改簽及酒店、快遞退費等業務,並加強個人信息保護,不輕易填寫敏感個人信息。


5

假借“上網課”之名詐騙

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劃重點!疫情期間5種詐騙手段要警惕!


受疫情影響,不少學校組織進行網絡授課,詐騙分子趁機通過班級微信群、QQ群等媒介假冒學校教師或班主任,以組織開展線上教學為由,要求學生家長向指定賬戶匯款,以此騙取錢財。


小律提醒

繳納學費事項之前需跟學校負責人進行聯繫,並需對方提供學校相關證明,以及個人信息。切勿輕聽輕信,通過官方渠道進行繳費,留存繳費證明。同時在孩子使用手機時,家長務必要注意手機信息安全,特別是對銀行、線上支付等軟件要嚴格管控。


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劃重點!疫情期間5種詐騙手段要警惕!

疫情期間,“小律在線智慧依法防疫服務”全新升級,公眾可以通過“小律在線”隨時隨地諮詢疫情期間遇到的法律問題,如“買到假貨怎麼辦?”,及時獲取維權法律指南。


如何體驗?

微信搜索關注“人人律人工智能”,點擊菜單中的“小律在線”,即可體驗“小律在線”智慧法律服務。


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劃重點!疫情期間5種詐騙手段要警惕!


免費使用

5月1日前,“小律在線”開放免費使用,掃描或長按識別下方海報中的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立即申請使用。成功提交申請後1個工作日內,我們的工作人員會與您聯繫,請密切關注,同時歡迎留言提出您的寶貴建議!


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劃重點!疫情期間5種詐騙手段要警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