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短線有望很快止跌,滬深300存在一次大爆發的機會

今日早盤三大指數集體高開,隨後維持震盪走勢,滬指表現相對較強。午後指數短線走弱,創指快速下挫,滬指同樣走弱翻綠。截至下午2點,滬指跌0.59%,報收2974.14點;深成指跌1.31%,報收11254.43點;創業板指跌1.7%,報收2112.25點。

這幾天消息面和外部因素的波動比較大,因此整個行情處於一種亢奮的狀態。今天上午呈現震盪分化的格局,那麼之後的行情會如何演變?A股的獨立性是否得到驗證?它將走出怎樣的風格?狼帥陳浩前天晚上特別發文分析,財咖精選不容錯過!

陳浩:短線有望很快止跌,滬深300存在一次大爆發的機會

陳浩

有明確緣由的利多利空都不會很久,就如美國疫情因素,做根陰線乃至長陰線不算無理,畢竟我們對美國的醫療能力高估過,低估的COVID-19的無孔不入。至於意大利法國,是輸在幾百年來過分強調公眾的權利,大難當頭,無組織無紀律。世界有理由對中國的體系多少看那麼一眼。然而終究,世界各國各走各的路,那種試圖阻擋中國崛起的企圖,也只配呵呵一下。

既然是疫情的引領,中國早全球一個週期,那麼A股反彈乃至走牛也會超前於美股。

我有大單主力線,這幾天一直在觀察各機構的手法。首先說,此二隊不是彼二隊,這次的券商主力不是那個沒頭腦有肌肉的暴力哥了,很是有策略的,上午試下盤後觀察市場拋壓,判斷拋壓不重後集中資金帶節奏,一個小時就建立的多頭預期,動用了30億左右。某三隊的番號給公募基金,有錢,50億跟進,妥了。

陳浩:短線有望很快止跌,滬深300存在一次大爆發的機會

這輪的原理是,無論空頭有多少,都是短線,出來後還要進來。當空頭感覺到止跌後,就會有踏空恐懼,於是形成反彈趨勢。每天的收盤都可能是未來2周的低點。

A股今年的陰線,只是其趨勢過程中的常態,我認為很正常,也沒啥不好的,看圖:

陳浩:短線有望很快止跌,滬深300存在一次大爆發的機會

圖1

260日成本均線在2956點,籌碼密集區的峰位也在這裡。上證指數尚未進入牛市,這個密集峰只要不有效地全線套牢,那麼未來底部的底倉成本就是這裡。2月3日的單日大礦機是個壓力測試,破位的一霎那市場集體套牢,即使是大科技也在那一跌中吐回了所有中線收益。

但之後,各機構捨不得辛辛苦苦獲得的趨勢機會,自掏腰包改變了買賣均衡,收復了2950關鍵位置。接下來韓日的狀況打壓了一次,這次是歐美。全球的衰退終於成為共識,至於A股,多少也回應了一下。

可能再次進入熊市麼?沒有可能了,因為從去年10月開始,市場已經激活。截至這個週末,我渠道基金都是正申購,說明投資者有了賺錢的願望。

更關鍵的規律是,來到股市的錢,最多隻是短線出出進進,是沒有斷然和股市說拜拜的,股市的魔力,就是進來的誰也別想走的。這也就解釋了2月3日之後,反彈演繹為趨勢。只要瞬間形成多頭優勢,空頭就需要補倉,一路補上去,一般狀況是要創新高的。這不是又出了外圍狀況了麼,那就重新這個過程。

即使短線連續失守,也是最終要創新高的,因為資金只是觀望,並沒有走。區別僅僅是一下一上中,誰賺了誰的錢而已。持續持股的好處是不佔便宜也不吃虧,就是酸爽一下。這一輪我們賣基金的是不會眾叛親離的,因為大家都知道,也就是3000點的事兒,是不會真的賠錢的。

那麼大科技呢?有個規律,是每輪牛市的主題將持續全程。難道主力就不想換個陣地做熱點輪動麼?事實上每輪他們都想,但是一出手就知道了,主將慫了後兵敗如山倒,散戶跑的快,頭部機構反而是損失最大的一方,投機未成反而輸掉了既往的擁有。您以為離個婚容易麼?分手費是一半家產加上撫養費,於是乎鬧鬧也就罷了,最終還是要過下去的,這叫什麼?且行且珍惜!所以這波大震倉後,大科技還只能是主題。

價值投資該怎麼贏還是要怎麼贏的。那些淨資產收益率高達20%-30%的大白馬,照例要為機構貢獻16%到32%的淨收益,年後結賬,基金經理獎金照發,保險機構照樣給錢,這本是投資學的正劇劇本。這輪尋求熱點轉換,其實是價值派貪了,也想和成長股比排名,製造了芯片5G泡沫論。難道貴州茅臺們不高麼?從2005年7.81元復權價說,158倍的漲幅!

但是,貴州茅臺繼續每年給主力貢獻25%的資本利得,卻依舊是有這個資本的。因為這樣的股票,估值沒有天花板,除非哪天瘋啦,把茅臺炒成比特幣,那可就找死了。對於價值投資派,最重要的是這碗飯能吃上20年,20年平均年化收益16%,等70後基金經理退居二線的時候,其人生就是別人的信仰,就如咱們身邊的但斌。無需和成長基金比排名;各走各的路,各收各的錢。

滬深300中的大部分,是價值投資的領地:

陳浩:短線有望很快止跌,滬深300存在一次大爆發的機會

圖2

這種線上橫盤意味著,滬深300存在一次大爆發的機會。我們必須公平的評論價值投資和成長投資,價值投資的這次爆發,也會發生在2020年,只是不知道是哪一輪。

這就是說,無論價值投資的機構還是成長投資,都只適合在原位堅守,價值投資叛變到成長投資也是不行的,若剛好換錯了陣地,基金經理5年內都別想翻身。這樣想就對了,堅守一個信仰,死了也是死得其所,叛徒的下場,也就是個笑話。

作為散戶,賭哪邊都可以,這是2020年的福利,怎麼做,到年底都是賺錢的。就是別老是換位。可以分兵配置,對於穩健投資者,每樣都來點兒,混箇中等偏上,也是有吹牛資本的。就怕換來換去,不是說了麼,這股市就差你那一股,你一拋,他就漲。

海外的情況,對A股不是大問題,A股的牛市邏輯是居民有巨量的資金,創業投資正在寒冬中,炒房無法預期翻倍,除了炒股,難道去炒比特幣麼?

短線有望很快止跌,大科技和大價值兩翼齊飛,但大科技依舊會強些,換個新基建的馬甲,該怎麼強還是怎麼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