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上港成立了這麼年,給中國足球帶來了什麼?

商戰老兵


上海上港的歷史不用過多介紹了,不瞭解的朋友可以網上查找一下或私信我。從中甲到中超冠軍,上海上港在聯賽表現的很有競爭力,也有能力與恆大掰手腕了,這是好事。

上港給中國足球帶來什麼?很簡單,它是中國足球的一份子,一個組成部分,為國足輸送優質的球員,為中國足球發展提供了很大幫助。前幾年,它一直模仿恆大,雖然背景和恆大不一樣,但是能有今天的成績,說明俱樂部管理、運營等都還是不錯的。

中超需要上港,中國足球也需要上港,無關乎地域因素。


我愛誰誰啊


最起碼帶來了人氣上座率,有一次我在濟南出差,有一個山東人說今晚上港與魯能有中超比賽我早點回家吃晚飯然後帶兒子去看球,其中有一位同事也說今晚也去看,另一個說魯能比賽我已不太看了但碰到上港與申花我是肯定要看的,到了晚上我一走進體育場人山人海球迷群情激昂,其中幾位魯能球迷在說看山東與上海球隊比賽最舒服最有勁,這一現象我做過民意測試其它城市也是這樣的,所以上港對中超的貢獻是很大的,不服不行啊!


龍調1


上海上港的踞起,帶給中國足球最大的啟示是告訴我們,中國的足球基地是可以培養足球人材的。上港足球基本出自根寶的崇明基地,用本土的教練十年樹人,從02那拔人算起,帶出了好幾拔人丶無數個優秀的國腳。

中國足球原來有遼寧北派力量型丶廣東南派技術流丶上海海派搶逼圍丶北京綜合小快靈等四大門派。隨著市場經濟的開放,國營體制的放權,民營體制並不完善,四大門派受市場的影響,轉軌並不成功。

上海徐根寶得天獨厚,得到體育局的大力扶持,在荒島(當時)崇明有幸成為根寶少兒訓練基地,徐根寶親力親為,以曼聯青訓為追趕目標。

先後培養出郜林丶杜威(河南籍)丶孫祥(上海籍)丶武磊丶小張(江蘇籍)等許多主力國腳。武磊還到了西甲參加了歐聯杯。

如果四大門派繼續發揚光大,各個俱樂部都像根寶基地源源不斷輸送優秀人材,中國足球何愁不會更上一層樓!

其次,上港的踞起,推動了國安丶魯能等向恆大發起了有力挑戰,改變了恆大一花獨秀的態勢。上港和恆大雙雙成為亞冠的兩大勁旅。

第三,上港和很多俱樂部精彩的比賽,中超在亞冠的精彩表現,使中超的知名度迅速上升,是繼五大聯賽之後,海外媒體都較關心和轉播,大有第六聯賽之勢。


夏雨風


上港以東亞國內球員為框架進行組隊,引進強力外援,培養新人和隊內深挖潛力,短短几年就奪得中超冠軍,並且人才輩出,不摻和以集訓隊名義批發國腳還撕毀承諾並搞詐傷的醜事,不惜犧牲球隊實力支持武磊留洋,重拾中國足球留洋之道,更沒有通過給國足主帥出工資來壟斷歸化,改變了靠政策得利的中國足球投資理念,確實是中國足球的一股清流。

不可否認,上港也大批花錢,但這是中國足球的大環境,畢竟上港沒有像花了1億歐元卻沒踢幾場球的J馬,更沒有板凳上齊刷刷的踢不上的千萬年薪富豪,其中不少還是寧願放棄留洋的中國足球的青年才俊。




小小德賽洛


應該多多少少推動了中國足球職業化吧。

但是隻可惜,按照中國的足球體系,足球的水平並沒見顯著提高,也不會有很大幫助。

經濟條件不好的球員一樣難以上升,現在的中國足球已經是——寒門再難出貴子。

中超聯賽說到底只是被高水平外援水平強行拔起來的聯賽,高度職業化帶來了高商業價值,也起到了不錯的吸睛作用。

然而看上去熱熱鬧鬧,卻只是花架子,國腳們與鄰國日本和韓國一比,就露了餡兒。

中國足球,要想取得真正的突破,青訓才是重中之重。各級聯賽,則是人才歷練成長的保障。



如勤Joe


上港的確沒給中國足球帶來什麼。近些年,國家隊的班底幾乎被恆大的球員包了。上港的一大批技術能力出色的球員因為金元足球的衝擊,無法和大牌外援競爭位置,尤其是中場組織進攻型的球員,導致足球可踢,只能退役或退居中乙。其他球員除了武磊和顏駿凌能在國家隊佔據一席之地,其他人基本沒什麼在國家隊表現的機會,應該說恆大對於國家隊的貢獻可以說是最大的,至於是好的還是壞的就由歷史來評說了。


秀浩來評球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需要先了解一下上海上港的歷史。

上海上港隊的前身,是上海足球教父徐根寶創建的上海東亞隊,這個在崇明島時期便組建起來的隊伍,歷經波折,終於在2012年衝超成功。而這支隊伍在登上中超之後,被上港集團收購,才有了此後的上海上港足球隊。要是說上港這幾年給中國足球帶來了什麼,需要從三個方面去論述。

首先,是給中國足壇貢獻了諸多本土國腳和超級外援。從顏駿凌、蔡慧康、於海、賀慣、傅歡、王燊超等等,如果算上此前東亞時期培養出來的武磊、曹贇定、姜至鵬、張琳芃等人,上海東亞可以說是為中國足壇和國家隊貢獻了諸多力量。能夠與之相媲美的,也只有當年遼寧隊老帥張引培養出的99遼小虎一代了。

其次,上港成為了中國足壇最大的冠軍衝擊者,也是這麼多年唯一一個從恆大手中把冠軍搶走的球隊。在廣州恆大投資足球之後,廣州隊便掀在國內足壇掀起了一陣霸主表演,中超8次冠軍,亞冠兩次冠軍,都是中超其他球隊所無法比擬的。但是這麼多年,無論是北京國安還是上海申花,亦或是山東魯能,都沒有從恆大手中搶走過中超火神杯,做到這一點的,只有2018年的上海上港。因此,上港也成為了恆大霸主時代裡唯一的一個攪局者。

第三,也是比較重要的一點,上港為中國足球貢獻了一個足協主席。至於陳主席的工作內容,現在還無法評判,需要等待時間的檢驗。


體壇阿湯哥


上海上港前身就是上海東亞足球俱樂部,東亞俱樂部是徐根寶一手創建的,上港也順便接手了根寶基地的一大批優秀球員,比如:武磊、顏駿凌、蔡慧康、王燊超等人,加之後面重金引進胡爾克、奧斯卡、艾哈邁多夫等強援,2018賽季成功登頂中超聯賽,打破了恆大的聯賽壟斷地位。說真的,上港這幾年給中國足球帶來了什麼,我覺得還真有,而且不少!

上港帶來的四大變化

首先,上港在2017賽季的亞冠比賽中,成功殺進四強,這一進步,直接擠掉了K聯賽的一個亞冠資格,讓中超從原來的2+2變成了現在的3+1。隨後的幾年恆大和上港在亞冠中一直表現不錯,3+1的資格才能繼續保留,這不算貢獻嗎?

其次,恆大的金元政策導致他在國內有點“無法無天”的存在,上港的出現,從側面也打擊了恆大,有個打擂臺的俱樂部,雙方可以形成良性競爭。

然後,大手筆投資引入世界級的球星,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足球市場。

最後,上港的投資也繼續支撐著根寶基地的發展,實話實說,單靠徐根寶一人的努力是無法培養出大批量的優秀球員,有了資本的注入,這樣才能往更多、更廣、更優的路子走!

快遞員侃球:

所以說,你說上港為中國足球還是帶來了很多變化的!不過,上港也有被人詬病的,那就是他本身是一家國企,但我們想一想,政府都鼓勵他們搞足球,我們這些老百姓又何必去糾結這些呢?“不管白貓黑貓,只要能抓老鼠就是好貓”!

各位,意下如何?

謝謝閱讀,祝您心明眼亮~


C羅專區


不知道別的球迷怎麼想,我覺得上港的出現對中國足球是一件好事情,至少在聯賽層面上來說確實是的。

如果沒有上港的出手,原上海東亞肯定不會達到現在這樣的高度,武磊和顏駿凌等人遲早也會被賣掉,他們一直會是申花的小弟,自然也不會形成對恆大王朝的威脅。

另外上港為中國球迷帶來了以前我們想都不敢想的超級外援奧斯卡和胡爾克等球員,球迷才是最直接受益者,也提升了中超的品牌價值。

上港最大的不良標籤就是他們是國企,如果是一家民企,花自己的錢,自然不會有人說他們,但這些事情我們作為普通人實在沒有必要去糾結,我們就安心看球吧。

我是恆大球迷,但我不認為恆大一家獨大是對中超好的,所以我願意看到上港、國安、蘇寧、申花等強隊崛起,讓中超越來越精彩。總的來說,我覺得上港對中國足球還是有貢獻的,每一支中超俱樂部都有貢獻,大家都是一個整體,是榮損與共的。



足壇平頭哥


說實話上港真不咋地,對中國足球的貢獻絕對沒有恆大多。雖然國足成績很差,很爛,但是恆大卻給世界足壇創造了很多很多新名詞。眼神防守,散步回追,養生足球,詐傷避戰➕驚天烏龍,這些新名詞應證了恆大足球對中國足球的巨大貢獻。而這些上港都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