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建議啟動二次房改,每年給農民工建1000萬套安居房

3月11日舉行的一場線上研討會上,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徐遠

等人提出:疫情過後,政府可考慮啟動二次房改,每年興建1000萬套安居房。

北大教授建議啟動二次房改,每年給農民工建1000萬套安居房

按照徐遠教授的測算,為應對疫情帶來的衝擊,未來10年每年興建1000萬套安居房,每年直接投資可以達到10萬億元,每年新增直接投資、配套投資以及產業聯動效應,可以托住未來10年經濟增長下限。

北大教授建議啟動二次房改,每年給農民工建1000萬套安居房

徐遠教授提出,二次房改的安居房政策,有10個基本要點,一起來看看:↓ ↓ ↓

1、購房資格:面向所有無房人口,以就業地繳納社保為唯一標準,不歧視無戶籍、無學位人口。

2、戶型設計:針對中低收入新市民群體,以40-60平米的小戶型為主,和商品房相互補充,形成完整的住房市場。

3、房屋銷售:用商品房的方式銷售,加速資金回籠,形成資金閉環。不要用租賃房的思路。

4、購房貸款:遵守商業可持續原則,首付不低於20%,貸款利率可以適當優惠。

北大教授建議啟動二次房改,每年給農民工建1000萬套安居房

5、城市選擇:應主要選擇在中心城市和都市圈,不能選擇中小城市。以人口流入為標準,按照人口流入數量選擇城市和分配安居房名額。

6、區位選址:應選址在較好區位,便於新市民上班,不能在遠郊區,形成新的浪費。

7、開發建設:應商業化運作,政府籌集土地和監管,優質大型房企主導開發。

8、土地來源:把大城市內部的低效工商業用地、科研用地轉化為安居房用地,並通過發行特別國債補充土地出讓金,調動地方政府的積極性。

9、社保跟人走:要把新市民社保轉入落戶城市的社保體系,社保資金統一劃撥和管理。要採取“有檔次之差,無身份之別”的漸進思路,逐步提高社保水平。

10、

大力興建學校、醫院等配套設施,提高基本公共服務質量和可得性。

北大教授建議啟動二次房改,每年給農民工建1000萬套安居房

安居房是保障性住房的一種,與國家的“房住不炒”政策是一致的,安居房價格低於市場價,可以很好滿足地中低收入家庭和外來人口的居住需求。

其實有部分城市已經在做了,像深圳、海南,都已計劃推出安居房,增加安居房的供給,從根本上杜絕炒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