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老師能讓一個差班轉變成好班,卻對自己的孩子沒辦法,怎麼辦?

樂樂諾諾媽


要轉變觀念,要保持身份的統一性,比如不能以老師的角度來當家長,在與自己孩子相處時,總是以老師的態度來教育孩子的日常,在生活中的所有事上都給孩子一種不管你對不對,我說你對就對,我說不對就不對,這是老師教育自家孩子的通病。也不能以家長的身份當老師,在教育知識方面看孩子累點了就心疼了,別學了,依然延續,我覺得的態度。最後孩子自己都混亂了,又怎麼能學習好呢?


心理學習者教育小感悟


我是一個從教19年的老師,也是兩個孩子的父親,我自認為我的班級教的很好,兩個孩子也教得很好,下面來談談我的經驗。

一:當老師要有耐心,當父母更要有耐心。

當老師只有耐心,才能夠教好自己的學生。沒有哪個急脾氣的人和沒有耐心的人能夠教出好的班級和學生。但是往往在學校裡面有耐心的老師回到家裡之後就失去了耐心,遇到孩子吵鬧或者是不聽話就會火冒三丈,大發雷霆。這樣是絕對教不好自己的孩子的。

二:要花時間教育學生,更要花時間教育自己的孩子。

你能夠把學生教好,你肯定花了大量的精力都投入在學生身上。一旦你花了大量的精力,回家之後,就已經精疲力盡,不會再有精力和力氣去陪伴自己的孩子和管教自己的孩子。對孩子的陪伴是非常重要的,你可以設想一下,下班回家之後你陪過孩子閱讀嗎,你指導過孩子做過家務嗎,你陪孩子去接過接觸過大自然嗎,你陪孩子參加過戶外活動嗎,你跟孩子經常溝通和交流嗎……

三:帶好學生需要專業知識,帶好自己的孩子更需要專業知識

你能夠教好班級,肯定你是一個非常優秀的老師,從備課上課,教學技巧到你的專業知識都是非常厲害的。但是你要知道,做父母更需要專業知識。建議你去買一些家庭教育的書來看,推薦你去看《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如果你看了之後,你肯定會有很大的收穫。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風哥愛教育vlog


這個問題真的很普遍。我雖不是學校老師,但常年和學校及老師打交道,交流中發現真的不少老師都是骨幹,但面對自己孩子卻束手無策。

後來我慢慢明白了,根本原因就是在孩子眼中,只有自己的老師才是老師,自己的爸爸媽媽只是爸爸媽媽,哪怕你是大學教授。

經常在給孩子講題時,孩子會不服氣地說:“我們老師不是這樣講的”;經常要求孩子要怎麼做作業才效率高時,孩子會一翻白眼:“你懂還是我們老師懂?”總之他不敬畏你。

你實在生氣忍不住扔掉老師的優雅罵他幾句,他也像沒事人一樣該怎樣還怎樣,但他的老師要是也說他這個地方不對,他卻會像接到聖旨一樣趕快改正。

所以有太多老師儘管自己是老師,也不得不把孩子送到輔導班去補課或提升。

可憐天下父母心!


lin0220


我是一名非常有耐心和愛心的老師,很多孩子經過我的引導轉變很大!初為人母時我自認為自己有很多教學會成為一位非常優秀的媽媽,但事與願違,我在自家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存在很多問題!前面我十分懊惱!後面我漸漸的調整,知道了職業與母親的區別!教師是自己的職業在職業中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能,再加之負責任的態度,當然能取得較優秀的教育教學效果!然而母親這個這份工作我卻沒有任何經驗,全憑摸索,加之孩子的教育並不僅僅是一位擔任教師的母親能夠完成的!孩子是整個家庭的一面鏡子,反映的是整個家庭的教育環境,因為我教師的職業特性,所以造成我的愛人很少真正參與孩子的教育,老人因溺愛孩子很多教育方式背道而馳,讓我隨時感覺力不從心!

隨這孩子不斷成長我也和整個家庭在不斷的修正,也讓我慢慢的悟出家庭教育和教師職業有關聯但並不一定都是積極正面的,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教師職業病會在家庭中一言堂,容易將自己的孩子與班級優秀的孩子做比較,往往會打擊自己和孩子的自信心!每天耐心的面對班級的孩子卻因疲憊對自己的孩子失去耐心等!

以上是一些粗淺的見解,望能幫到大家


千尋


老師能夠讓一個差班轉變成為一個好班,而無法讓自己的孩子變得優秀。這種情況是存在的,尤其是教學上特別認真,特別優秀的老師身上更加會存在這個問題,首先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老師一天的平常工作實際情況,你就不難理解會發生這種無法想象的問題了!

1,老師正常工作的一天大致是這樣的。排除上班距離因素,絕大多數老師大概5:30左右起床,經過一番梳洗,簡單吃完早飯就得往學校趕,因為老師需要在6:30之前到崗,要比學生提前到校進行管理,早晨是語文,英語這兩門學科老師辛苦,早讀課學生主要是背誦語文和英語,語文老師和英語老師需要下班管理輔導,或者利用早讀課做一些默寫工作。中午是數理化老師比較辛苦,午飯以後數理化老師需要下班為學生答疑解惑。其他老師到校後開始備課,批改學生的家庭作業。辦公室基本處於一個非常忙碌而安靜的環境,各自忙碌,互不打擾。上午4節課 ,不包含早讀課,中間還需要加一個課間操,課間操需要老師和學生一起做。由於現在為了便於管理學生,學生都統一安排在學校吃午飯。所以老師中午吃完飯後,還有一項任務,那就是要輪流下班管理學生。

2,下午還要上課,備課,批改作業,為學生準備家庭作業等。直至5:30才可以下班,班主任還需要留下來處理個別學生的問題,可能會晚點才能夠下班。有些特別認真負責的老師還會留些背誦默寫不過關的學生,讓他們背誦默寫,幫助他們過關。可能有些人要說了,老師不需要每節課都要上,的確不需要上那麼多課,不做老師的人你很難想象每天備課,作業批改,準備適合學生的練習,課間為學生答疑解惑,找學生談話真是一個浩大的工程,每天都會疲憊不堪,加之每週都有固定的教研活動 ,每學期需要聽多少課都是有任務的。每隔幾周查老師的備課筆記,查學生作業的批改情況,想要晉升職稱還要寫論文,上優質公開課。真是壓力山大啊!每個人就像踩著風火輪一樣不停地轉動著。試想一下回到家還有多少精力去管教自己的孩子!

正如比喻的一樣,老師像蠟燭,默默地為學生奉獻,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照亮了學生,卻忽略了自己孩子的教育。所以請家長對老師多一份理解。遇到問題時多溝通,多交流,朝著共同的目標一起努力!


江蘇雷老師


一個老師能讓一個差班變成好班,對自己的孩子沒有辦法?

我認為做老師你是合格優秀的,但是作為家長還是需要再進一步學習。我也是一位教師,家裡有一個正上五年級的女兒,還有一個不到一歲的兒子。對於女兒的教育我始終秉承著尊重、不苛責、不放縱的理念,要求她最基本的原則和底線是善良和做事認真。

每一個不能被管教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忽視他的父母。這是最大的問題所在。

作為一名教師,把自己所有的精力投入到班級孩子身上,我非常理解。正因為這樣,你的孩子的內在需求可能被你無意間忽視了;你的孩子的情感變化可能被你在繁忙的工作中無視了;本應該屬於你孩子的親子時間可能被你的學生佔用;本需要你指導學習的你的孩子,可能因為你在校的不良情緒,缺乏耐心而無疾而終……很多諸如此類的忽視,可能都是造成今天這個局面的因素。

一、孩子的情感要尊重

記得有段時間,我忙於班級元旦匯演的節目編排,又是給學生借服裝,又是協同家長一起做道具,還早出晚歸帶著孩子排節目。前前後後女兒都看在眼裡,不快樂憋在心裡。時而言語中透漏出不滿。我並沒有用訓斥的口吻教導她,反而心平氣和的給她擺事實、講道理。

讓她明白:媽媽對你的愛和關懷,才是最深的,最長久的,任何人也比不了。這是媽媽的工作,既然已經承諾了要搞元旦匯演,就要認真執行,力求最好。希望你能理解和支持。

當然如果你們班有節目,你要演出,我也一樣會支持你。依照承諾,她和閨蜜表演古裝舞蹈,我大力支持,幫她出謀劃策,製作舞臺背景,服裝道具可以說是一應俱全。就這樣她還是心裡多少有點陰影,我都是一笑而過,請求她諒解。往往不過多的強調不快樂的因素,用幽默的態度轉化,也是讓她用樂觀陽光的處世之道應對世間的一切。

二、回到家裡,你就是孩子的父親或母親。

你需要轉換角色,卸下老師的包袱,做一個合格的家長。

我本人喜愛書畫,教授孩子還是勝任的。但是我不教,反而把女兒送到我的老師那去學習。我就怕自己教授她,容易太過嚴厲和苛責,反而破壞了我們之間的親子關係。讓她多接觸除了我和學校老師以外的社會上優秀的人,對於她的人格塑造,價值觀、人生觀的培養都是有利的。所以任何時候,我都是本著做一個家長的角色陪伴她、成就她。

跟她一起玩樂(製作手工)、交談(談論生活,瞭解她的思想動態)、探討(名著、問題、學習)……只有相處的多了,才能關注的多,才能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和引導。否則,留於片面的認識和說教,都只會讓你們的親子關係雪上加霜。

三、從不拿她跟任何人比較。

我們當教師的看過太多優秀的孩子,班裡的,同事的。但是你的孩子都不是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你的孩子他是獨特的,是你的孩子。

我女兒跟我在同一所學校,孩子的班裡有兩個孩子是同事家的。我很少跟他們一起談論女兒,也不會主動打聽他們孩子的學習情況。我認為這沒有可比性,我時常告訴女兒,你只要每門功課達到90分就可以,這是你伸手就能夠到的。媽媽沒有過多的要求,在我看來90分已經很優秀了。儘管這在他們班僅僅算是中上等的成績,但是我很滿足。

除了學習,她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參加各種活動上,學校的紙飛機訓練隊,她早晚堅持。每年代表學校參加比賽。課餘時間,漢服形象大賽她參加。全國的書畫比賽,去杭州參賽,我們也支持她去。大小獎狀也不少,但從不炫耀,內在的自信一點點建立起來了。

我覺得女孩子的自信需要持續培養。

在男權社會中,女人容易在自己的定位上,處於自卑的劣勢。所以建立孩子的自信尤為重要。而才藝和活動,是她拓寬視野,建立自信的一個渠道,需要家長要重視起來。不怕一個人沒有才藝,就怕一個人沒有自信。自信是助推她成功的一個法寶。沒有自信的孩子,很難走向成功。

說到自信,就需要我們做家長的不要過分苛責孩子。如果父母都不能做到接受和喜愛她,又指望誰能愛她和幫助她呢?

四、身教重於言傳。

當老師的人,在校言傳慣了,因為我們沒有身教的環境。我們的做事方法,我們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學生看到的非常片面,所以我們多半靠言傳。容易養成一種在校說了算,在家指手畫腳的毛病。

這點需要改正。正相反,我在校跟學生滔滔不絕。在家反而話很少,只要做給孩子看就是了。對待工作一絲不苟,參加學校活動積極主動,興趣愛好廣泛,學習主動追求上進,這是我,是女兒眼中的我。當然我也很多缺點,需要改正。

孩子的眼睛是最雪亮的,我也在儘量完善著自己,向女兒學習。有時候真的發現自己在學習的毅力上比不上女兒,在做事的拖延上沒有女兒那麼迅速,但是我很少誇讚她。這一點我需要糾正。

五、善良和做事認真是底線

我從不拒絕讓孩子表達她真實的情感,儘管有時候你會看到女兒的狹隘,聽到女兒的抱怨,甚至看到一些她嫉妒的心理。你當時會有些難以接受,但是這是你最好的教育和引導她的契機。如果沒有發生這類事,如果她拒絕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你又怎麼能清楚的知道她的想法呢?

對於她的內心表達,我從來不拒絕,不忽視。

我會告訴她要正視自己內心的情感,要記住別人對你的好,學會感恩。看到別人成功或者生活的幸福,要學會衷心祝福。我們的原則是要善待自己和他人。媽媽希望你做一個善良的女孩。哪怕我又生育了一個男孩,我也從不忽視她的感受,也從沒把精力全部投入到照顧弟弟上。反而力求平衡,有專門與女兒相處的空間,尋找專門適合女孩子做的手工,趁老二睡著的時候,和她一起完成。

做事認真也是一個原則的底線。家務勞動是每個家庭成員必須要履行的職責。我們家的家務分工非常明確。我負責做飯,女兒負責刷碗,丈夫負責整理內務。如果女兒沒刷碗,結果就是沒有飯吃。我不會為此生氣,只會告訴她,責任不履行的後果。至於碗什麼時候刷,沒有苛責。只要她能在我做飯前主動刷就可以了。

有時候女兒刷碗敷衍了事,刷不乾淨。我也會及時糾正,告訴她正確的做事方法和態度。

原則上的事我從不妥協。大是大非面前我們要有自己的底線。至於非原則問題,女兒有自主選擇的權利,我從不干涉和指摘。

比如涉及善良和認真的事就是原則上的事,為人處事、克己復禮、善待他人、學習專注,書寫認真……這些都是原則上的事情。比如今天週末穿什麼衣服,看什麼書,玩什麼遊戲……這些都是非原則上的事。她有自己獨立自主的選擇空間。

總之,教育孩子跟教育學生是兩種境界。我們都知道“嚴師出高徒”的道理,卻不適用於家庭教育。如果當你覺得教育孩子讓你雞飛狗跳的時候,一定要反思自己是不是做錯了。因為教育孩子的同時,自我也在成長,這是一件非常輕鬆和愉快的事情。

我相信從今天開始,轉變你自己,像栽培一棵幼苗一樣悉心呵護,為他澆水、、除草、修剪、施肥……孩子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改變。當然前提是你要反思錯誤,主動跟孩子道歉。他接受你,才是一個好的開始。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幫助。我是高小陽,專注語文教學,期待你的關注。


高小陽與語文那點事兒


角色不一樣呀

就像我們自己獨處,跟家人在一起,和朋友聚會,跟陌生人聊天……扮演的是不同的角色身份,狀態啊處事方式就不同。

孩子在學校時,很明白父母不在身邊,會比較獨立,較聽從指揮配合。一到家面對的是最親近的家人,知道無論做什麼都會被包容被接受,就會比較愛撒嬌,比較叛逆了。

都說“老師把所有的愛和耐心都給了學生”,辛苦一天回家後會比較疲憊了。

所以很多老師在學校都是很棒的能力者,但較難教好自己的小孩。


薄荷味的孩子


教育孩子可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簡單,都是需要時間精力的付出,需要自身在教育孩子上的能力提升,因材施教。我最近,也開始在自己孩子投入一定的關注度,包括學習教育孩子的心理學,陪小孩子做遊戲,講故事,學英語。還要花時間培養孩子的興趣,自控力,專注力以及身體協調性等各個方面。


重慶異客


我是一名中等職業教師,但同時也是一個四歲寶寶的媽媽。

總會聽聞一些家長羨慕的聲音:“怎麼老師的孩子都個個聰明,不用大人操心,長大了都那麼有出息啊?”也會有鄙夷的聲音出現:“她還是老師呢,自己家孩子都教育不好!”

其實教師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這樣的現象屢見不鮮。問題的關鍵在於:教師對待孩子的嚴肅認真,尤其是嚴肅問題,在家也會不經意地表現出來,忘記自己是慈祥的母親或是仁愛的父親。 如何讓孩子安全而幸福地居住在他的大地上,以一顆平常心來養育孩子,是我們作為一個家長一生的功課。既然我們將孩子帶來,就應該有責任指引他們往哪裡去。

我不想過多分析老師教不好自己孩子的問題,畢竟這並不具備代表性。我也是第一次媽媽,只想分享我的一些育兒經驗,和大家一起共勉!

1.每天接孩子放學時,都和孩子有說有笑。

我們瞭解孩子,用愛和包容去接受孩子。分享他所有的歡樂和悲傷,讓她知道,在任何時候,我們都是他的親人、同伴、朋友,並且我要告訴他,我和爸爸的關係很融洽。

2.把自己定位成孩子的同伴、朋友。

有好玩的玩具、遊戲我們全家一起玩,好看的書、電影、音樂我們全家一起欣賞,比如她喜歡下雨踩水坑,喜歡玩雨傘。可是為了避免傷到同學,我不讓她單獨打傘。可是晚飯後,我們會一人一把傘在雨中散步,任由她踩水坑,不管雨有多大,她就在雨中瘋瘋癲癲的跑啊唱啊。簡簡單單的一場雨,讓孩子各方面得到釋放,讓孩子體會到大自然的美好和快樂,其作用絕不亞於去遊樂場玩。她喜歡做的事,只要是有益的,我們都鼓勵她去嘗試,常常專心聆聽她的每一句話,認真問答她的每個提問,如果有她不會的,我們一起去弄明白。她的任何想法、做法都能在我這裡得到重視。

3.在學習上,做他的同伴和朋友。

我推祟知識,嗜書如命,所以我就像對待朋友一樣跟孩子討論學習的問題,把自己對知識的渴望在潛移默化中傳遞給孩子,我不會覺得她聽不懂,不能理解,跟他一起分享學習的快樂,鼓勵他多學多練習,多講給我聽她能理解的故事。時間一長,我看書,她也看書,學習就變成很自然的事兒。

4.做飯不是媽媽的工作。小小的她會和我一起和麵(玩面),一起烘焙,擠奶油,家裡人過生日,我們就一起準備食材,做一個小蛋糕。哪怕廚房被弄得一團糟,身上被弄上面粉奶油……她會說:“做這個真不容易啊!媽媽,你想吃什麼,我都給你做。媽媽你來切這個,我來準備那個,我去洗黃瓜……”

有一天,孩子會長大,1+1,ABC都會變得很容易,但錯過的愛確不會變得容易得到,錯失的陪伴不再會有機會彌補。

有一天,我們和孩子之間的力量會顛覆,我們不再會成為孩子的一切,我們的思想也不會成為主導。

父母和孩子一起長大,本身就讓父母感受和體會到教育的成就感,也找回了童年的樂趣!同時讓孩子永遠感覺被愛,比什麼都重要。


我的姥姥蔬菜英


一個老師能讓一個差班轉變成好班,卻對自己的孩子沒辦法,怎麼辦?

作為一名老師,也是孩子的父親,我認為上述情況確實客觀存在,對自己孩子的教育也是部分教師的困惑,但是就本人所知,這樣的情況只是個例。相對來說,教師子女教育成功者居多,或者準確的說,教師子女教育真正很失敗的非常少。

任何問題的出現都會有其主客觀綜合原因,教師在孩子的教育上也不例外。既可能是觀念、認識上的偏差,也可能有角色定位、方法上的不當,還可能有期望值、時間精力等方面的問題。

班級教育是規模教育,家庭教育針對的僅僅是個體,都有一個概率的問題。

雖然我們都會說,教師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但作為一個班級,少則二三十人,多則五六十人甚至更多。讓每個學生成才是老師的心願,確實也有很多厲害的教師,帶出了無數優秀的班級,但客觀的說,誰也無法保證每個孩子都優秀,也會有個別一般甚至“存在一定問題”的孩子。只要大多數孩子優秀,個別的“問題”孩子並不會影響人們對班級的整體評價,但老師自己孩子則不一樣,只要存在問題,那就是全部。

對子女教育困惑,是每個父母都可能面臨的問題。

自己帶的班級優秀,卻對自己的孩子沒辦法,這種感覺很常見,我相信很多父母都經歷過,老師做為父母,同樣沒有免疫力。不過,這對於從事教育的父母來說更多是一種“感覺”,或者是有那麼一小段時間,又或者是在某方面、某個問題上,而不是真正的沒辦法,導致出現教育失敗的後果。

覺得對自己的孩子沒辦法這種無力感還往往和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相關。因為職業的原因,老師看到過很多優秀的孩子,有時就會在無意識中將這些孩子綜合起來的優點作為對自己子女的要求,設定過高的期望值,孩子達不到要求,就在恍恍惚惚中產生挫敗感。

作為教師,當自己在孩子的教育上出現挫敗、無力,甚至不知道該怎麼辦時,我想,你需要做的就是兩個字“調整”。

調整自己的心態,平衡工作和家庭的關係。

我們在家校溝通中總是會向家長們說這樣一句話,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家長終生的事業。可是,我們教師自己呢?會不會有這樣的情況,可能把班上的孩子照顧得很好而冷落了自己的子女,把工作做得細緻入微,卻擠佔了家庭生活的時間。

好好工作,是為了好好生活,這是最樸素的道理。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父母最重要的事業,這句話同樣應該送給作為教師的自己。

調整好自己的角色,做一個好父母。

在班級孩子的眼裡,你可以是如父如兄、如母似姐的老師,但在子女的眼裡,你只是父母。他們並不刻意需要你授業解惑,儘管你可能比他們現在的老師做得更好,但他們更需要你的引導、關懷和愛,別人無可替代。

觀察我們身邊的情況,角色的混亂往往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在子女的教育上沒有作為老師的清醒,沒有做父母的溫情,自己迷失了自己,讓孩子也無所適從,這種狀況下能不出問題嗎?

還是把為“師”的職責交給別人,做一個好父母吧,這才是我們本來該做的事情。

調整好自己的期望值和方法,幫助孩子實現自己的發展。

關於優秀和成功,從來就沒有固定的標準和定義,能成為社會的精英固然可喜,做一個平凡的人也未嘗不可。對於部分本身是老師的家長(當然也包括其他家長)來說,對孩子的失望不是孩子不優秀,而是自己的要求太高。設定一個恰當的期望值,有壓力,但不能壓垮孩子,壓抑自己。

幫助孩子實現好自己的發展,是教育的終極目的。實現好孩子的發展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教育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育的方法也需要圍繞孩子的成長不斷修正、改進和調整。

結束語:教育是培養人的藝術,學校教育如此,家庭教育如是。教師更應該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別把對子女教育的遺憾留給自己。

【我是育漁寡歡,持續分享有價值的教育理念,有共鳴就點個贊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