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利率轉換,銀行需積極應對

2019年8月,人民銀行決定改革完善LPR形成機制,並公告自2020年3月起,開始推進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目前,主要銀行已完成相關準備工作,貸款客戶可根據承貸銀行公告,與銀行協商辦理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其中,房貸作為銀行信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利率轉換不僅關乎千家萬戶,也將對銀行自身的經營發展帶來一定影響,需要銀行統籌安排、穩妥推進,並從長期做好應對規劃。


房貸利率轉換,銀行需積極應對

一、房貸利率轉換是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重要一環

1993年,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啟動;2015年10月,伴隨存貸款利率上下限完全放開,我國利率市場化在形式上基本完成。之所以說是“形式上”基本完成,是因為部分銀行實質上仍未具備存貸款的定價能力,存貸款利率變動仍存在無形的天花板,2013年引入的貸款基礎利率(LPR)也未有效發揮其市場化作用。此外,受制於多種非市場因素,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不暢,“寬貨幣”不能轉化為“寬信用”,“利率雙軌”問題仍較突出。為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打破貸款利率隱性下限,降低實體融資成本,2019年8月17日,央行決定改革完善LPR形成機制,要求新增貸款的定價基準LPR不再參考貸款基準利率,而是參考更加市場化的MLF利率,著力推動貸款利率與市場利率“兩軌合一軌”。在政策推動下,2019年8月LPR改革以來,已有接近90%的新發生貸款參考LPR定價,新增貸款順利“換錨”,增量利率並軌基本完成。

但從存量來看,我國信貸規模龐大,貸款定價錨定LPR若僅僅採取“新老劃斷”原則,對於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改善將相對有限,LPR改革的成效也將大打折扣。數據顯示,目前金融機構信貸規模已超過150萬億元,其中企業中長期貸款逾56萬億元,貸款期限長達二三十年的房貸規模接近30萬億元。驅動龐大的存量貸款和長期限的房貸定價“換錨”,有助於進一步疏通市場利率向存量貸款利率的傳導機制,全面推動貸款市場化定價,是促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重要一環,意義重大。

根據央行通知,存量房貸定價轉換有兩種方式:一是轉換為LPR,則加點數值應等於原合同最近的執行利率水平與2019年12月發佈的相應期限LPR的差值;二是轉換為固定利率,轉換後利率水平應等於原合同最近的執行利率水平。這意味著,無論何種轉換方式,轉換後的房貸利率不得低於原有的利率水平,除非LPR下降(第一種方式)。這主要是為了貫徹落實房地產市場調控要求,堅守“房住不炒”的定位,不向房地產市場發出錯誤信號。但當下,通過LPR下行帶動各類融資成本下行是貨幣政策確定不移的方向,在此過程中,伴隨房貸重定價完成,房貸利率轉換能夠推動居民融資成本下降,讓借款人享受利率下行帶來的好處。居民房貸負擔的減輕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也將有助於刺激消費,符合當前擴大內需的政策取向。

二、房貸利率轉換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房貸重定價速度加快,銀行利息收入預期減少,但總體影響可控。此前市場一般認為2020年年底才開始重定價,LPR下降對存量房貸利率的壓力主要集中在2021年。但根據目前四大行已經發布的公告,借款人在重定價時可以選擇重定價日為貸款發放日或元旦,重定價節奏預計較此前預期有所加快。假如全部房貸都於2020年底重定價,全年5年期LPR下降10-20bp,接近30萬億元的存量按揭貸款按照2020年12月的LPR重定價,則2021年銀行的利息淨收入大約將減少300-600億元。此外,假如全部房貸都在貸款發放日重定價,考慮房貸全年投放節奏較為平衡,每個季度約有25%的按揭貸款重定價,且2020年5年期LPR每季度下降5bp,測算得出,全年按季度重定價會使得2021年的息差壓力分攤至2020年和2021年,2020年上市銀行淨息差平均下降約1bp,2021年淨息差平均下降約0.6bp,總體影響較為可控。

房貸利率轉換加快將促使銀行改變資產配置策略,提升風險定價能力。長期以來,房貸依託“低風險、低資本佔用、高RAROC回報”的特徵,成為銀行零售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在當前經濟和利率下行週期下,是各家銀行發力的重點。未來一段時間,受LPR趨勢性下行、累積重定價因素和按揭貸款集中重定價所致,銀行整體貸款定價水平預計繼續小幅下行。為維持利潤增長,銀行將改變資產配置策略,提高槓杆、拉長久期、下沉資質,一方面向中長期貸款傾斜,尤其是對公貸款方面;另一方面增加高收益的信用卡、消費貸、個人經營性貸款等非按揭個貸的投放;此外,逐步增加高風險、高收益的小微和民企等信貸投放,以穩定收益率水平。從長期來看,將促使銀行提高風險偏好,在客群、渠道和產品等多方面進行重新安排。

三、商業銀行應對策略

短期內,商業銀行需按照央行公告的時間表,合理有序、穩妥推進存量房貸利率轉換工作。按照央行公告,要求原則上在2020年3月1日至8月31日期間,完成存量浮動利率貸款的定價基準轉換。接下來,商業銀行需按照“充分協商、簡便易行、保障客戶權益”的原則,及時做好轉換計劃制定、合同條款變更、系統配套改造、人員針對性培訓、客戶公告和答疑、輿情處理等配套工作,穩妥有序地推進存量浮動利率房貸定價基準轉換工作。要針對不同客戶、渠道的特點,提前佈置,確保利率調整信息及時準確、全面地傳達至每一位客戶;與客戶按市場化原則協商確定具體轉換條款,並在雙方協商一致的前提下,儘可能以簡便易行的方式變更原合同條款,充分保障客戶權益,切實推動降低居民融資成本。

長期內,商業銀行需進一步提升風險定價能力和利率風險管理能力,注重長期可持續發展。伴隨貸款利率並軌和利率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深化,商業銀行需要加快適應市場化定價方式,打造適應LPR改革後的貸款綜合定價機制,提高利率風險應對能力,在有效平衡風險和收益的前提下,靈活運用表內外主動管理措施,來對沖利率風險。同時,加快客戶結構調整和優化資產配置組合管理,提升自身競爭實力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此外,面對利率市場化改革下的息差承壓,商業銀行也需不斷加強自身負債定價能力建設,做到對不同客群有效切割,準確做到差異化分層定價。

(張麗雲,登載於中國城鄉金融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