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端小膠質細胞激活不足可能是神經損傷進展的原因

對大腦可塑性所涉及的細胞、分子、功能和結構機制的研究清楚地強調了參與這種現象的眾多非神經元細胞和非神經元交聯作用。在損傷誘導的不同非神經元細胞和非神經元可塑性的研究中發現,小膠質細胞在損傷後驅動一系列內在的中樞神經系統反應。有趣的是,小膠質細胞在損傷後對腦的調節作用構成了更廣泛的腦重塑現象,定義為“可塑性的可塑性”。

來自意大利天主教聖心大學的Maria Teresa Viscomi團隊認為,小膠質細胞對損傷的反應具有複雜性和多面性,並且其動態性可以被認為是由損傷引起的改變的細胞間交流的獨特附帶現象。雖然小膠質細胞直接或間接地促成腦病理學變化,但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闡明導致小膠質細胞反應的觸發事件,信號分子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以及小膠質細胞如何幹預腦遠端區域的損傷擴散。

文章在《中國神經再生研究(英文版)》雜誌2020年1月1期發表。

文章來源:Viscomi MT (2020) The plasticity of plasticity: lesson from remote microglia induced by focal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jury. Neural Regen Res 15(1):57-58. doi:10.4103/1673-5374.26444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