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國關係系列——中日幾千年的“明”與“暗”

日本位於亞歐大陸以東,太平洋以西,與中國一衣帶水,深受中華文化影響。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日曾是師徒、是宗藩、是難友、是敵人。


兩國關係系列——中日幾千年的“明”與“暗”

中華文化圈

唐宋時期中日師徒關係的形成

隋唐以前,海運落後,中日受海相隔,聯繫困難,彼此缺乏瞭解。675年日本(倭國)聯合高句麗、百濟,進攻新羅。新羅向唐求救。劉仁軌指揮唐援軍擊敗高句麗和百濟。170餘艘戰船與4萬唐軍於白江口,攻擊倭國千艘戰船與20萬倭兵。敵強我弱,果斷採用火攻,全殲日艦,這就是著名的白江口海戰,中日首次大戰,創造兩國千年和平。

白江口之戰(663年):唐朝、新羅聯軍與日本、百濟聯軍的一場戰爭,最終日本與百濟被唐朝、新羅聯軍打敗且全軍覆滅,日本改派遣唐使與唐朝交好。唐朝、新羅一方勝利告終。


兩國關係系列——中日幾千年的“明”與“暗”

白江口戰役

日本民族崇尚武士精神,尊敬強者。唐日戰爭結束,日本認識到與唐王朝的差距,開始唐化,派遣大批使者,學習中原文化。實行大化改新,模仿唐中央集權、土地稅收、文字語言、建築衣物、教育考試等制度,唐滅五代十國時期,朝貢斷裂,學習停止,雙方冷淡。宋結束割劇,統一中原,日本繼續學習中原文化。日本在奈良時代,平安時代。極其崇拜中原文化,尊敬漢人政權。唐宋時期,兩國關係是名副其實的師徒關係。


兩國關係系列——中日幾千年的“明”與“暗”

日本武士

古代時期中日朝代的對應
繩文時代 :【約中國先秦】
彌生時代: 【約兩漢時期】 :公元前3世紀 - 3世紀
古墳時代: 【約魏晉南北朝】
飛鳥時代: 【約隋唐前期】
奈良時代: 【唐代】:710年 - 784年
平安時代: 【唐五代、宋】:794年 - 1184年
鎌倉時代: 【宋元】:1192年 - 1334年
南北朝時代 【元明】:1334年 - 1392年 注:日本歷史上的南北朝是宮廷政變後,原來的天皇又跑到京都旁邊不遠的地方另立了朝廷,時間很短】
室町時(代戦國時代):【明】:1392年 - 1573年
安土桃山時代(織豐時代}:【明】: 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時期
江戶時代:【明末、清】:1603年 - 1868年

元明時期中日宗藩關係的形成

1279年崖山海戰,宋軍戰敗,宋末帝趙昺跳海,南宋滅亡。延續兩千年,一脈相承的漢人政權覆滅(商,周,秦,漢,魏,晉,唐,宋,)中日宗藩關係結束。元遣使者出日,要求效法高麗,朝貢貿易,日本拒絕朝貢。並積極備戰,加強九州沿海要地警備。後忽必烈在派使者,均遭日本朝廷拒見。1274年和1281年,元世祖忽必烈發動的兩次侵日戰爭,均以失敗告終。日本拒絕朝元,以宋為正統,斷絕日元往來。可見,日本對中原文化的推崇,漢人政權的敬仰。

兩國關係系列——中日幾千年的“明”與“暗”

元日戰爭

1597年正月爆發萬曆朝鮮戰爭,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後,野心暴露,出兵朝鮮。朝鮮嚮明求救,明朝集結4萬人援朝,並在鳴梁海戰和露梁海戰中擊敗日軍,豐臣秀吉病死,日軍退出朝鮮。明日戰爭,打服了日本,並以明王朝為宗主國,奠定明王朝及以後三百年的和平局面,明朝時期中日關係是名副其實的宗藩關係。


兩國關係系列——中日幾千年的“明”與“暗”

萬曆朝鮮戰爭

滿清時期中日敵人關係的形成

近代經過兩次工業革命,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完成,人類進入新時期。1644年明朝滅亡,清朝入住中原,日本拒絕與滿清交往,並閉關鎖國,相互對峙。清前期,勢力強盛,日本不敢挑釁。1853年7月8日美國海軍侵入日本。在武力脅迫下,幕府開放港口,學習西方文明,脫亞入歐。


兩國關係系列——中日幾千年的“明”與“暗”

黑船事件

黑船事件是指:日本嘉永六年,美國海軍准將馬休·佩裡率艦隊駛入江戶灣浦賀海面的事件,佩裡帶著美國總統米勒德·菲爾莫爾的國書向江戶幕府致意,最後雙方於次年簽定《神奈川條約》。

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並進行改革,政治上建立君主立憲政體。經濟上推行“殖產興業”,學習歐美技術,進行工業化浪潮。文化上,學習歐洲,大力發展教育。日本走上工業化道路,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1861年中國在鴉片戰爭後,開始進行洋務運動。工業上引進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創辦新式軍事工業,並興辦輪船、鐵路、電報、採礦、紡織等各種新式民用工業。軍事上訓練新軍,建成北洋水師。文化上創辦新式學校,設立京師同文館。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北洋海軍全軍覆沒,清朝割地賠款 ,宣告三十幾年的洋務運動失敗。中日角色互換,差距加大。以落後封建社會抵抗資本主義社會,農業文明抵抗工業文明,註定是失敗的。


兩國關係系列——中日幾千年的“明”與“暗”

甲午戰爭

21世紀中國作為世界第二經濟體,亞洲的中心。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擊敗各種危害中國安全,主權,世界和平的企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