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套制(Nesting Structure)

嵌套制(Nesting Structure)

什麼是嵌套制

  嵌套制是一種安全生產管理的新方法。設計嵌套制的目的,是力圖使生產事故的概率變得愈來愈小,甚至變為不可能事件。

  嵌套制是一種可靠性管理的運行機制。這一理論適合於任何管理領域,尤其適用於管理重大、要害問題,實現可靠性管理的需要。嵌套制的發明人常佔利教授憑藉他機械設計的經驗和對可靠性管理學的研究,於2004年在論文"論嵌套制"披露了這一理論。

  常佔利教授的著作《嵌套安全管理學》,以嵌套製為核心建立了嵌套安全管理學。

  常佔利教授的著作《安全管理基本理論與技術》,以嵌套製為核心建立了安全管理的基本理論與技術。

  嵌套制的理論基礎是"結構、秩序和牽制共同決定系統功能"的理論。"結構、秩序和牽制共同決定系統功能"的理論(即COC可靠性系統理論)由常佔利教授於2004年以論文"論結構、秩序和牽制共同決定系統功能"披露[1]

嵌套制的結構

  嵌套制的結構如圖1所示。嵌套制的組織機構一般有三級,即三級主體、二級主體和一級主體,它們均屬於系統的主體,且有特定的職責、工作頻次和"共同行為規範";嵌套制的客體是"危險點",屬於簡單因素危險源點(是組成頂上事件的基本事件);嵌套制有3個閉環控制迴路,它們嵌套在一起,彼此互動且相對封閉,以"共同行為規範"為準繩,協同診斷及合力操控"危險點"。

  

嵌套制(Nesting Structure)

嵌套制的程序、規則和牽制特徵

  (1)嵌套制的主體(工作者)是按級別編排的,它容納傳統機制組織結構所決定的級別、職能和崗位編制,並賦予它們嵌套制的程序、規則和牽制。因為工廠普遍是按廠、車間和崗位三級編排運作的,所以嵌套制的主體一般也按這三級編排,故此,嵌套制無需額外增加人力資源,是通過挖掘傳統機制的潛力和賦予其實質性管理內容而發揮功效。

  (2)嵌套制的行為規範或依據是共同的,也就是說,各個級別主體的行為都必須受其約束。

  (3)嵌套制是獨立的系統,其程序、規則和運行路徑是共同的和惟一的,各個級別主體都必須遵守。

  (4)嵌套制的客體("危險點")是共同的,也就是說,各個級別主體都要對此客體進行實質性的控制,除此之外,任一個較大級別主體控制的對象還包括全部小於它的主體的"工作表現"。

  (5)嵌套制的主體必須執行不相容職務分離的原則,要求嚴格劃分級與級之間、同級之間、職能與職能之間、同職能之間的功能和職責,並且能作到相互牽制。

  (6)嵌套制崗位級(一級)主體對共同客體("危險點")的工作頻次,要依據工序能力分析確定,執行率必須達到100%;車間級(二級)主體對共同客體("危險點")和一級主體的"工作表現"的工作頻次是10%;廠級(三級)主體對共同客體("危險點")和一、二級主體的"工作表現"的工作頻次是5%,"危險點"是經過危險源辨識和評價確定的。二、三級主體的工作頻次是按照加倍抽樣原則制定的,其合格判定數為1,也就是說,二、三級主體的不合格判定數之和不得等於或大於2。出現不合格判定,應立即啟動相關程序進行整改。各級主體在執行每個工作週期中,必須定成對100%"危險點"的控制。"工作頻次"和"危險點"兩者一經確定,必須保證執行。

  (7)嵌套制的行為規範或依據必須由主體全體人員共同認定、制定、修訂和共同定期升級。

  (8)嵌套制的績效由全體主體人員共同分享,每個人有權處理本崗位份內的、工作並承擔崗位份內工作的責任,只有崗位級別的主體享有對客體直接實施糾正措施的權利,其他主體必須通過崗位級別主體對客體實施糾正措施。

  (9)嵌套制的全體主體人員必須是相關客體專業的行家裡手,並且其級別與專業經驗及能力成正比。

  (10)嵌套制是集組織機構與系統控制為一體的運行機制。它解決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路徑與工廠各種管理路徑接軌的問題。它是為工廠設計的安全生產管理機制,它同樣適用於行業安全協會的安全檢查機制,但其應是由行業專家操控的、具有實質效果的安全檢查工作。

嵌套制的原理

  下面給出一個嵌套制的案例,並通過此案例闡述嵌套制的原理。圖2為企業"危險點"三級控制程序圖,它由3個相對完整的閉環控制系統嵌套而成。圖2中虛線框內是一個典型的崗位閉環控制系統:控制主體是"崗位",控制對象是"危險點",控制(行為)依據是"安全規程、操作規程、工藝規程和檢查表"。

  

嵌套制(Nesting Structure)

  如圖2所示,在崗位閉環控制系統的基礎上增加車間的安全職能人員"車間安全員",於是就形成了車間閉環控制系統:控制主體是"車間安全員",控制對象是"崗位"的"工作表現"和"危險點",控制(行為)依據與崗位閉環控制系統相同。在車間閉環控制系統的基礎上再增加廠的安全職能部門"安全處",於是又形成了廠級閉環控制系統:控制主體是"安全處",控制對象是"車間安全員"、"崗位"兩者的"工作表現"和"危險點",控制(行為)依據與前述兩個閉環控制系統相同。本案例是同時採用行為嵌套和系統嵌套的具有三級嵌套特徵的嵌套制。

  本案例將3個完整的控制迴路嵌套在一起,採用的是系統嵌套的原理。其特點是大級別嵌套小級別,級級嵌套。"危險點"是各個級別主體共同的控制對象,除此之外,大級別的控制對象還包括被其嵌套的全部小級別的主體(即任一個較大級別控制的對象包括"危險點"和全部小於它的主體的"工作表現")。

  本案例三級主體遵守共同的行為依據,採用的是行為嵌套的原理。它的特點是不論大小級別都使用同一個"安全規程、操作規程、工藝規程、檢查表"。"崗位"對"危險點"實施100%全檢,並要100%完成規定的頻次;"車間安全員"對"崗位"的"工作表現"和"危險點"均實施100%全檢,頻次相當崗位的10%;"安全處"對"車間安全員"、"崗位"兩者的"工作表現"和"危險點"均實施100%全檢,頻次相當崗位的5%。"車間安全員"和"安全處"的檢查頻次是按照加倍抽樣原則制定的,合格判定數為1。

  本例中的崗位閉環控制迴路,是三級嵌套制的基本系統。當崗位人員檢查發現"危險點"的不合格因素後,必須依據安全規程、操作規程、工藝規程作出分析判斷和採取糾正措施。"安全處"或"車間安全員"檢查發現"危險點"的不合格因素後,也必須依據安全規程、操作規程、工藝規程作出分析判斷,並把判斷結果立刻通知崗位人員,經崗位人員對此判斷結果校對無誤後,再由崗位人員採取糾正措施。"危險點"及"安全規程、操作規程、工藝規程、檢查表"必須定期通過辨識、評價獲得更新,必要時隨時更新。辨識、評價和更新由安全處、車間安全員和崗位三方共同進行。安全處、車間安全員和崗位人員必須是受控"危險點"相關專業的行家裡手,而且,依次一級比一級的專業能力強。

嵌套制(Nesting Structur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