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德國工人可以終身不跳槽,而一些中國工人卻做不到呢?

體型並不能說明一切1


說的問題都是錯誤,中國工人不是不想幹到退休,是企業根本不會讓他做到退休


大漠胡楊ljz


改革前,我的師傅們都是從學徒到退休一生只會修汽車!有幾個老師傅一生只給車輛底盤打黃油!沒有比他們更懂怎樣打黃油,也沒有他們打不通的黃油嘴!我們一個工種往往幹一生是常態!

改革中我們下了崗,後來就亂了套,只要是崗位,有工錢發就上。人不分企業!人不分工種!只認人民幣一種!


平安8993514


很多德國人可以終身不跳槽,而一些中國工人卻做不到。

關於這個問題,作為打工仔的我,有一些看法:

1,德國執行勞動法很嚴格,德國企業遵守法律。而國內企業千方百計找勞動法的漏洞,有法不依的現象,較為突出。因此國內工人的勞動時間丶勞動強度要遠超勞動法的規定,更重要的是,超過了工作量後,還得不到較為合理的報酬。當然不是所有國內企業都這麼幹,但是不守勞動法的企業,確實佔比不小。因此國內工人對企業的不滿情緒較大,所以國內工人跳槽的概率,相較於德國工人是要多一點的。

2,德國是個發達國家,經濟成長速度並不快。這也就意味著市場格局基本定型了,也就是說,一方面德國企業擴張不會太快,工作崗位的增量不多。另一方面新創立的德國企業,也不會太多,能提供的新職位也不太多。因此德國工人跳槽的比例不大,因為選擇也不太多。

中國是個新興大國,經濟成長快,市場大,企業多,新創企業也很多。因此國內的工作崗位提供量很大,工人的選擇也多。具體來說,國內工人跳槽的主要原因有:

①,很多人嚮往離家近的工作崗位,一旦有這樣的機會。很多人都會跳槽,哪怕在薪資方面做出一些犧牲,也在所不惜。

②,因為國內新創企業多,企業擴張快,提供的機會多,所以很多業務能力強的工人,希望通過跳槽去獲取高一些的職位,高一些的薪資,好一點的工作環境。

③,因為國人很忙,生活節奏快,工作強度大,所以個人時間丶個人空間很有限。而每個人都有各種各樣的個人需求,如果有好的選擇,當然會選擇跳槽。

總之,企業的行為丶員工的選擇,都是由市場經濟環境決定的,中國與德國的市場經濟環境不同,當然企業與員工的行為選擇就會不一樣。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合理的也必將會存在。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發展,我國企業與工人的行為選擇,也在逐漸在向德國這樣的發達國家靠攏。我國企業員工的跳槽概率,正在逐年下降。


鬼影147951010


我們的企業可以活那麼久嗎



朽木之木


我是工人家庭的孩子,我想我有發言權。

我就不說什麼企業文化之類的精神層面的東西了,說一說物質福利保障吧。

爸爸在單位裡做技術

1.三班倒,有白班和夜班,年輕人有精力可以做,但是四十歲後就沒有那麼多精力去做了

2.拖欠工資,這個很難受。不按時發工資直接會導致無法按時還清貸款,這也導致我們家庭損失十到二十萬元資產。

3.工人當然是在工業企業任職。工業企業在二十年前還是可以的,如今來自上層環保壓力大,一些重工業工廠直接關閉,工人家庭生活也成為問題。

4.跳槽可能也與工廠內領導有關。國內官場文化,酒桌文化已經滲透到國企以及民營企業中,無法適應的技術工人就會吃虧了,這也會導致技術工人的跳槽。

我想這四點問題德國工人可能都不會面對,中國工人和德國工人相比較也就無從談起。

我見識淺薄,以上只代表個人親歷之事,如有遺漏及無理之處請見諒。


閆博469


為什麼很多德國工人可以終身不跳槽,而一些中國工人卻做不到呢?

確實,在德國,很多人幾十年在一個工廠工作,不僅是在一個工廠,甚至還有許多人一輩子只從事一個工種。由於這樣的工人多了,工匠也就越來越多。因此,德國生產的產品,大多質量非常好,品質也非常高。原因就在於,工人的技術好,工人的敬業精神強。

事實也是,在經濟相對穩定,企業基本定型,經濟轉型幅度很小的國家,工人的穩定性也相對較好。因為,企業之間不會為了工人而在工資上惡性競爭,工人也不會因為企業間惡性競爭而不停跳槽,從而形成相對穩定、相對固定的生產格局。同時,德國的企業壽命也相對較高。尤其是製造企業,一旦步入正常軌道,就會做長做優,從而也給穩定工人打下了堅實基礎。

不僅如此,由於長期從事某項工作,工人的文化程度、技術水準等也相對較高,且都比較平衡。如此一來,也就不存在其他企業挖腳的問題,工人也不需要在企業間跳來跳去、轉來轉去。

相較於德國,中國正處於經濟轉型過程中,企業關關停停,工人技術水準也相差很大。更重要的,許多新企業為了在短期內招收到員工,只能採用高薪手段,挖其他企業員工。這樣,就把工人的心越挖越活,最終出現頻繁跳槽的現象了。沒有工人長期從事某項工作,那麼,產生工匠的概率就比較低。為什麼現在許多工匠都在國有企業,或者改制以後的企業,原因就在於,國有企業有工匠,民營企業則工匠較少。

所以,如何穩定企業、穩定工人,對投資者、經營者,包括政府職能部門來說,都是需要認真研究和思考的問題。


譚浩俊


真正有本事的人,一般低調。因為他們都懂得 ,學好一門技術不容易。他們更懂得,跳槽了,手裡的技術也就貶值了,所以他們絕不輕易地跳槽。反觀中國的年輕工人,手裡沒有技術,卻想著拿高收入,總覺得老闆虧欠了自己,多給了別人。所以就這山望著那山高,頻繁的跳槽。結果,不言而喻,越來越差人。


zhangwanhe


老闆對員工好,員工對老闆就好,相互的!

外國老闆眼裡:沒有自己人,外人之分,都一視同仁。

外國老闆對員工只講效益與收入對等,不講感情,更不講無私奉獻。

外國的資本家已經進化,並不是我們“腦海裡”的“萬惡”資本家,他們與員工平等、相互尊重,關係融洽。

外國企業法律與制度嚴明,員工權利有保障。

再看看中國的老闆是啥狀態?

另外中國的就業文化就是“騎著驢找馬”,“萬眾創業”,員工和老闆一樣浮躁、不安分、心比天高,總想著一夜暴富。

再就是,中國企業老闆喜歡“模仿”,吃現成飯,每天不想著培養人,總想著高價去別單位“挖”人,也是造成跳槽嚴重的原因之一。


財經耕耘客


做到做不到,還得看時代!

現在做不到,以前能做到!😛

其實改開之前的工人老大哥,不僅能做到終生不跳槽,而且是以廠為榮、以廠為家!

那時規模較大一些的企業,自己都有技工學校。可以說從學習、學徒、出師轉正、提級加薪直到退休,把畢生心血都獻給了一個企業!

那時工人師傅的級別最高可達八級。工資待遇和工程師甚至處級幹部不相上下,且各種福利待遇(糧食定量、勞保、夜班加班費等等)都比同級別的幹部都要高。

不當幹部願意當工人在那時可不是天方夜譚,是真真切切的存在。我的親哥哥從部隊復原就進工廠當了工人,而不選擇去工商稅務等單位當幹部坐辦公室!(不過現在後悔死了🤑)

那時不僅僅是工人待遇高,更主要是社會大環境不分高低貴賤,要求人們幹一行、愛一行,就如雷鋒的釘子精神一樣!

工匠,受人尊敬愛戴的工匠,的確撐起了新中國工業化進程的一片天!👍

後來,直到如今,情況大家都懂,就不贅述了!😔





嚮往曠野


我們的國企央企一樣也很少有人跳槽的,主要是私企跳槽的比較多,可能是我們國家的私企壽命比較短的緣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