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師和注會哪個好些?

鳳戀土家


一、稅務師和註冊會計師的簡單介紹

考取稅務師的人說明其已經具備了從事涉稅專業服務的職業能力和水平。稅務師每年在11月份舉行一次考試,考試科目為《稅法(一)》、《稅法(二)》、《涉稅服務相關法律》、《財務與會計》、《涉稅服務實務》,需要5年內考完。

註冊會計師是會計行業的頂級證書,含金量較高,一共有七門,分別是《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經濟法》、《稅法》和《綜合》,前面六門需要在五年內考過。

二、專注的方向不同

稅務師和註冊會計師很難說哪個好,哪個不好,這兩個證書都是財務行業含金量比較高的證書。最好是兩個證書都擁有。

稅務師和註冊會計師專注的方向不同。稅務師主要考核的是稅務相關的專業知識,主要培養的是稅務行業的人才,註冊會計師主要考核的是會計和審計,主要培養的會計和審計領域的人才。

三、考試難度不同

註冊會計師是會計行業普遍認可的難度較高的考試之一。註冊會計師的考試難度相對稅務師而言,難度較大,因此註冊會計師通過率也較低,含金量相比稅務師高一些。

四、個人建議

根據我的經驗,建議最後將稅務師和註冊會計師的證書都取得,因為兩門考試是完全不衝突的考試,也是兩門相輔相成的考試,註冊會計師考試更加全面,而稅務師更側重於稅務方面的知識。

如果一定要將二者進行對比的話,還是註冊會計師更好一些,因為註冊會計師考試難度大,通過率低,同時,註冊會計師擁有在審計報告上面的簽字權,因此含金量較高。


小啊小居居


注會與注稅相比,簡直就是哈佛與中國三本的比較。

現注稅甚至被總理把註冊二字割掉了,變成法律上沒依據的僅某些部門認可的職稱不象職稱,職務不象職務的東東。

事實上,能力方面,注會與注稅也差十萬八千里。稅收,也僅是會計領域裡面的一個小小的零部件。


皇家師爺


沒有哪個比哪個更好,只是選擇不同,需求不同,所收穫的也不同。就我個人而言,雖然註冊會計師和稅務師均已通過,但我個人更傾向於註冊會計師,理由如下:

  • 註冊會計師含金量高(來錢快)

相較於稅務師,註冊會計師在市場上更加受到青睞,薪資也隨之提供,至於其他用處,心照不宣

  • 更全面的提升專業素養

通過註冊會計師的學習,更能全面提升我們的專業理論水平,當然,光有理論是不行的,但至少我們在有了理論的學習基礎來指導我們的實踐。

以上兩點是我最直接的感受,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關注@財會學園,隨時提供免費財會領域問題諮詢服務!


財會學園


需要結合個人的情況去選擇,如果你是從事財務相關工作,建議可以先備考注會,如果是從事涉稅工作,建議先考稅務師。原則上,注會和稅務師一起備考,毫不衝突,且效果更佳。

兩個證書的聯繫和區別

從薪資的角度來看

對於一二線的稅務師來說,普遍月薪約為1-2萬,成為稅務經理後,年薪在30萬以上;取得註冊會計師後,可以進入會計師事務所工作,月薪也差不多也在1-2萬,成為財務經理的話,年薪30萬起。

從職業發展的角度來看

考取稅務師後,可以從事稅務、諮詢、機關耽誤等工作;考取註冊會計師證後,可以從事審計、諮詢、稅務、風投等工作。從發展前景來看,目前,我國註冊會計師和稅務師人才缺口都很大,未來會有一個比較大的發展空間。

從證書的含金量來看

稅務師在涉稅的領域是含金量較高的一張證書,註冊會計師具有國家認可的簽字權。這兩張證書對於在財會界地位都非常高。

從證書的福利政策來看

目前以北上廣深、天津、重慶為代表的一二線城市都出臺了有關注冊會計師和稅務師的相關福利政策。不少城市對於持證者給予落戶、養老、子女教育等方面都有優惠和福利。

從報考的要求來看

註冊會計師的報考要求對專業、從事工作類別未做嚴格限制,對於學歷要求為具有有高等專科以上學校畢業學歷,或者具有會計或者相關專業中級以上技術職稱。

稅務師的報考要求明確了取得經濟學、法學、管理學學科門類專科及以上的文憑,不同文憑對工作時長要求也不同,並且工作類別為經濟、法律相關工作。

從考試的科目來看

稅務師考試科目有5科,分別為稅法一、稅法二、涉稅服務實務、涉稅服務相關法律和財務與會計。註冊會計師考試有兩個階段考試,考試科目就是我們常說的“6+1”模式,是指專業階段考試考6科,考試科目為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經濟法、稅法,綜合階段考試科目為1門,考試科目為職業能力綜合測試。

綜合從以上角度來看,稅務師和註冊會計師普遍都能夠取得較高的報酬,相比於註冊會計師,稅務師對報考要求更高一些,但考試難度較低。

因此,對於應屆畢業生、平時工作壓力大、機關單位工作者來說,先考稅務師更好;對於在讀研究生、平時工作壓力小一點的人來說,先考註冊會計師會比較好。

其實,兩各證書在財會界都很吃香。小編建議在選擇的先後上也可以依據個人的興趣和職業發展目標。同時,兩者之間有學科知識點的聯繫性,比如注會中的稅法和稅務師的《稅法(一)》、《稅法(二)》和《涉稅服務實務》。

注會與稅務師科目搭配

01、稅務師:《稅法一》、《稅法二》、《涉稅服務相關法律》

搭配:注會:《稅法》、《經濟法》

在內容上,《稅法一》和《稅法二》與注會的《稅法》對應,包括詳情的各個稅種,考生通過聽課做題就可以進行理解;《涉稅服務相關法律》與注會的《經濟法》對應,難度不大,但需要記憶的較多,可以在同一年備考。

02、稅務師:《涉稅服務實務》、《財務與會計》

搭配:注會:《會計》、《審計》

稅務師的《財務與會計》中的會計部分和注會《會計》的內容有很多重合。對於非專業考生來說,備考這兩門一定難度,但並非很難通過。

考生首先要在理解的基礎上吃透兩門科目的內容,再通過做題鞏固、複習強化,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

《涉稅服務實務》和《審計》的備考方法同樣,都是需要充分掌握考點內容,理解記憶。複習時間少、平時忙的考生,可通過老師來幫助大家理解。

03、稅務師《稅法一》、《稅法二》和《涉稅服務實務》

搭配:注會《會計》、《稅法》、《戰略》

稅務師常講的“三稅”,這三科之間的聯繫非常密切。而注會科目中,《會計》是其餘科目的基礎,因此將它們放到一起來備考,看似挺多,實際只需掌握好彼此之間的聯繫、脈絡,把握好重點、考點,備考內容並不是很多,通關也沒問題。


高頓教育


有精力考完注會,順便考考注稅。


軒哥財稅


您好!東奧會計在線為您解答:

考試含金量

在財經領域注會和稅務師的大名可以說是無人不知了,兩本證書都是國家承認、行業推崇、企業認可,能幫大家迅速打開工作局面的就業法寶。可以說無論同學們是想提升專業水平,還是增加求職競爭力,選擇這兩本證書都是走對了門路。

具體來說,由於兩項考試的偏重不同,在涉稅領域注會不如稅務師,在財務領域比如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師證不如注會權威,所以考生們在選擇報考前,一定要先確定自己更想從事哪方面的工作。

報名時間

目前2018年註冊會計考試已經結束,想要參加2019注會考試的考生可以先預習,然後在明年報名參加考試。而想報考2019年稅務師考試的考生現在也可以先預習,明年報名參加考試。

報名條件

兩門考試的基礎要求相同,都要求考生是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中國公民,但相比較而言,注會考試的報名條件更為寬泛,而稅務師考試則對報名者的工作經驗有一定要求。

注會:有高等專科以上學歷或者有相關專業中級以上職稱。

稅務師:

經濟學、法學、管理學學科門類,本科學歷及以上,不需要工作經驗。

經濟學、法學、管理學學科門類專科學歷,需要經濟、法律相關工作2年工作經驗。

其它專業本科學歷及以上,需要經濟、法律相關工作1年工作經驗。

其它專業專科學歷,需要經濟、法律相關工作經驗3年。

考試難度

稅務師要求五年五科,注會要求五年六科,在連續五個年度裡同學們必須通過全部科目的考試才算合格。和初級會計比起來,這兩門考試都算是非常難啃的硬骨頭了,雖然有學神在一年內通關全部科目的例子在,但建議大家還是腳踏實地,用一年2科的速度平穩過關。

在科目的選擇上,考生們必須根據自己的狀況去量身定做,可以先苦後甜,也可以先易後難,可以選擇記憶型科目搭配理解型科目,也可以選擇聯繫緊密的幾科一起報考。比如注會考試中,《會計》科目的學習耗時較長,但能為其它科目充當引路人,《經濟法》則需要熟記內容,難度相對較低。又比如稅務師考試的稅一和稅二是一母同胞,內容聯繫緊密,而涉稅服務實務則是兩者的混合升級加強版。

總之,在制定學習計劃的時候,同學們一要考慮自己的學習習慣,二要看自己的時間安排,三要考量科目的學習特色。可以說不同的搭配之下,考試的通關難度完全不同。

最後需要提醒考生的是注會和稅務師考試並不是你死我活的關係,對有餘力的同學來說,同時報考兩門考試並非難事。注會的《經濟法》涉及到了稅法,稅務師也會在《財務與會計》中考查財會知識,可以說兩門考試的內容交相輝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以上是給您的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東奧會計在線


考注會的同時可以備考稅務師,兩個證書考下來都有好處,注會的難度要大點,但是含金量肯定要比稅務師要高,這是肯定的,很多人一般都是注會、稅務師、資產評估師這三個都考,並稱為“三師”。


澤稷網校CPA


先考稅務師後考注會。因為注會難度大,容易形成循環,打擊考試者的自信心。稅務師相比難度小容易通過,小有成就可以激勵你拿下注會,即使通過不了注會,稅務師的資格也可以給你一個不錯的飯碗。


任逍遙54845


先考注會,再考注稅,因為CPA的專業階段在10月考試然後有些內容跟11月份考試的注稅 內容有些是一樣兒的,稍微複習下就考注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