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刷爆信用卡要老公幫忙還款,婆婆“我兒子沒義務”

(文丨波帝)

因為一張信用卡,女子被婆婆逼離婚。

提起信用卡,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它的出現不僅解了許多我們生活中的燃眉之急,還讓我們提前享受了豐富的物質生活。

因為有了它,很多低收入人群也體驗了一把富人的感覺,但實際上,信用卡在不思進取、愛慕虛榮的人那裡,並沒起到一點好處。

凡事都有它的兩面性,對於那些有計劃,對奮進的人來說,信用卡無疑是如虎添翼,而對於那些能力有限,又幻想高人一等的人來說,信用卡簡直是他們的“大救星”,只要信用記錄良好,有個穩定的工作,想要得到任何超出預期的東西,都能分分鐘搞定。

但是由於信用卡屬於貸記卡,是可以先消費後還款的,這就致使有些人為了滿足自己的某個慾望,將自身的實際情況拋諸腦後,認為只要還有期限就有還貸的希望,根本不會考慮後果。

其實這是不對的,銀行之所以能發給我們信用卡,可不是為了滿足我們的虛榮心的,大家不要理解錯誤。那些上半月靠著信用卡過的瀟灑快活,下半月卻要忍飢挨餓還卡的人,我一點都不羨慕,要想人前顯貴,必得背後遭罪,這話一點不假。

但今天這句催人奮進的話被我用在了這裡,也是有一定警示作用的,意在提醒大家:合理利用信用卡消費,別過半月人半月鬼的日子,超前消費需要的是合理的利用與把控,希望大家正面的推動經濟發展,切莫做金錢的奴隸。

女子刷爆信用卡要老公幫忙還款,婆婆“我兒子沒義務”


劉暢和老公陳柏是大學同學,兩個人畢業後就領證結婚了,算是為這段三年的感情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劉暢畢業後進了一家小型的設計公司,由於缺乏工作經驗,她的收入並不高,但是劉暢平時花錢卻大手大腳,是個典型的月光族。

為此,陳柏沒少責怪她,本來每個月他們就要還房子和車子的貸款,再加上一些日常的生活支出,根本負擔不起額外的開支了。

劉暢還愛慕虛榮,總愛和公司裡的同事比穿戴,她的衣服全都是動輒上千的名牌,而且她還總愛逛奢侈品店,吃穿用的從不將就,陳柏雖然知道她愛花錢,但是沒想到有一天倆人竟會因為錢而走上離婚路。

要說起兩個人離婚的誘因還得從一張卡說起。

劉暢長時間的入不敷出,卻也沒過的那麼窮困潦倒,這一切都得歸功於她的那張大額信用卡。

女子刷爆信用卡要老公幫忙還款,婆婆“我兒子沒義務”

剛結婚時,陳柏為了哄劉暢高興,為妻子辦了一張信用卡,最高額度50萬。

由於劉暢的還款記錄一直是按期償還的,所以她的信用額度一直不錯。

其實這幾年陳柏也沒少幫她還款,幸虧陳柏的父母都是做生意的,在錢方面對他這個獨生子還是很大方的,所以每當劉暢向他求救時,他總會拿出自己的錢去填補那張信用卡的虧空。

直到有一次,劉暢看上了一款限量版包包和一塊名貴表,一時沒控制住竟然刷爆了那張信用卡,眼看著還款日期臨近,劉暢心裡忐忑不安的,她只好再次去向老公求救。

刷卡刷習慣了的劉暢逐漸迷失在了這種超前消費的快感裡,無法自拔,她總是想著身後有老公做靠山,怎麼刷都無所謂。

可是這次不同於以前,當陳柏聽到了那個數字時,也很頭大,他父母就是再有錢也不可能一下子拿出那麼多啊,而靠他自己,就更別想了。

思來想去,他覺得眼下唯一的出路,似乎只有找自己父母商量商量,就算是父母能給點建議也好,總不至於等著警察上門。

女子刷爆信用卡要老公幫忙還款,婆婆“我兒子沒義務”

細算來,從銀行規定的還款日起,已經逾期快兩個月了,銀行給妻子打了幾次電話,因為金額實在是太大,工作人員催的很緊。

陳柏的母親得知這個事情時,本來是很氣憤的,但是她後來請教了法律界的朋友,決定讓兒子和這個虛榮的女人徹底斷了夫妻關係。否則後患無窮。

那個朋友說,這張信用卡如果一直都是劉暢自己在用,沒為陳柏或者家裡添過一分錢,沒用於家庭共同生活,那麼一旦出現逾期不還的現象,責任只由劉暢一人承擔。

聽了母親的話後,陳柏果斷的選擇了與劉暢解除婚姻關係,他其實比劉暢還怕,現在的劉暢對於他來說,就是一個永遠也填不滿的無底洞,他明白,就算這次自己的父母拿出了這筆錢,下次,等待他的將是更大數額的還款提示。

離了婚的劉暢如同斷了線的風箏,無依無靠,銀行已經起訴了她,等待她的將是法律的制裁。


女子刷爆信用卡要老公幫忙還款,婆婆“我兒子沒義務”


​如今很多人都在透支著生活,透支著信用卡,過早的享受著生活,但是很快面臨的卻是現實。

當下我們的社會在飛速發展,除了信用卡還有各種數不清的網貸等互聯網信用產品,都在促進人們日常的消費慾望。

劉暢那樣的女人數不勝數,想比別人過的好,自己還不努力,剛開始小打小鬧的刷刷信用卡,後來越發上癮,直到收不住手。

人本就應該本本分分,一步一個腳印的走下去,不要虛度光陰,過早的透支未來的生活,這樣對家庭對愛情都沒有什麼好處。

很多人在滿足自己虛榮心與消費慾望的同時,多少有些頭腦不清醒,會因為想要得到一樣夢寐以求的東西,將自己的實際還款能力拋諸腦後,事後才會想辦法去補救。

所以說,超前消費不是不可取,只是我們要把握好那個度,還要做一個言而有信的人,不要因一時衝動而釀下大禍。(文丨波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