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悲歌:76歲老將不附小人,全家戰死

在多年的拉鋸戰之後,1638年十一月,清軍大舉進攻高陽。晚明最後一個能夠挺直腰桿子的老臣——七十六歲的武將孫承宗,沒有出逃避難,而是帶領家人和高陽城的老百姓展開抵抗。

這是一場沒有任何懸念的戰鬥,寡不敵眾,清軍大勝。

孫承宗的五子、六孫、兩侄、八侄孫等全部戰死,十九個家眷婦孺殉節,家族一百多人遇難。

孫承宗自縊身亡。

伴隨著孫承宗死亡的,就是那個已經糟糕透頂的大明王朝。

英雄的來處各不相同。

高陽人(今河北省保定市境內)孫承宗先文後武、能文能武。早年在書院為師,卻對習武打仗產生了濃厚興趣,常常向武官請教軍事防務知識,加上勤于思考,善於鑽研,久之,孫承宗已經是一個文武皆通的人物。

晚明悲歌:76歲老將不附小人,全家戰死


科舉成為進身上層社會的必經通道。萬曆三十二年(1604),已經四十二歲的孫承宗考中進士,以“榜眼”的身份,在明朝體制中有了一張像模像樣的通行證。

萬曆四十三年(1615)五月,東宮發生刺殺太子的“梃擊案”。當時朝中黨派相互牽制,事情很難擺平。大學士吳道南征求孫承宗意見。

“事關東宮,不可不問;事連貴妃,不可深問……”

後宮深似海,弄不好就會惹火燒身。孫承宗的辦法既不讓各方利益難堪,也不與各種力量為敵。既靈活又實用。

江湖上的老實人幾乎不可能事事左右逢源,孫承宗很快陷入矛盾漩渦。

在應天府主持鄉試時,孫承宗命題直言觀點,毫不避諱,惹得已經深陷黨爭的老臣們很不高興。

幸虧大學士劉一燝出面給皇帝求情,孫承宗才平安無事。

明熹宗繼位後,劉一燝升任內閣首輔。

孫承宗的仕途迎來曙光,他升任為左庶子。左庶子給皇帝講課,屬於近臣。加上熹宗很喜歡聽孫承宗講學,對他高看一眼。

天啟元年(1621),後金出兵, 瀋陽、遼陽一帶戰事吃緊。誰去迎戰?大多數朝臣認為孫承宗可當大任。

晚明悲歌:76歲老將不附小人,全家戰死


不可!明熹宗不願意讓孫承宗離開自己,否決了大臣們的建議。

東北的戰火越燒越旺,清兵步步逼近。

國難當前,只有孫承宗救場。明熹宗調任他為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獲准以閣臣身份掌管兵部事務。

孫承宗整治遼西防務,構建迎敵鐵軍,重整軍紀軍風。

孫承宗在努力地“搭臺子”。然而,當時遼東地方大員王在晉、王象乾等人卻不斷地“挖牆根”。

是正面迎敵、關外防守,還是修築重關、以守為攻?

戰鬥還沒有打響,分歧已經明火執仗。

孫承宗請求皇帝調離王在晉等人,自己主動奔赴前線去統帥部隊。

慫將豈能帶出精兵!

到了前線,孫承宗才發現這是一支軍紀渙散,不能打仗的爛攤子。加上流民困擾,打仗沒有勝算。

和清軍的戰鬥還沒有開始,明朝內部不斷給孫承宗出難題。

晚明悲歌:76歲老將不附小人,全家戰死


為了守住寧遠城(遼寧省興城市境內),孫承宗下令修建防禦工事,王象乾不斷使絆子;為了確保前線資金充足,孫承宗請求將督師和總督罷免其一,張鳳翼、潘雲翼、萬有孚等人竭力阻撓明軍出關防守;為了在關外開展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孫承宗請求下撥二十四萬兩軍餉,兵部和工部聯手拖延,導致行動“流產”……

在逼仄的環境下,四年時間,孫承宗構建了“關錦防線”,扭轉了遼東局勢。

陰謀的冷箭往往射向忠國之人。

在孫承宗四處奔波、殫精竭慮救國難之時,遭到了把持朝政的魏忠賢的不斷詆譭。

皇帝朱由校是非不分。

不能與那個時代溝通,孫承宗註定被那個時代邊緣化。孫承宗上書辭官,解甲歸田。

明熹宗去世,崇禎皇帝上位,國難再深。

清軍逼近京城,崇禎想起了年逾六旬的孫承宗。

崇禎四年(1631)秋,大淩河流域多地失守,孫承宗命人前去支援卻大敗,剛剛修繕的城池也被攻破。

歷史從來不缺那些指指點點的評論家。

晚明悲歌:76歲老將不附小人,全家戰死


有人指責孫承宗喪師辱國。

任何辯解都是蒼白的,孫承宗請辭回到高陽老家。

孫承宗在老家七年的時間裡,晚明反轉局勢的機會越來越小。

崇禎十一年(1638),高陽城裡,七十六歲的孫承宗帶著全家和全城軍民抵禦清軍。

一場以卵擊石的戰鬥沒有任何懸念。孫承宗全家戰死。

順著大明朝廷的方向,孫承宗叩首之後,毅然自縊,慷慨身亡。

儘管崇禎皇帝說孫承宗“前勞難泯,死義更烈”。但是一個親小人遠賢臣的時代,對能幹者的打壓是毀掉前程的重要原因。

七十六的孫承宗全家戰死,其實並不是清軍的強大,而是晚明真的太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