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貶值是洗劫窮人還是富人呢?

貨幣貶值只有在貨幣脫離錨定物時才會出現,自人類發明貨幣已長達上千年,期間極少發生過貨幣貶值的情況。

1、古代物價上漲原因在於生產力低下

古代少有出現貨幣貶值,原因在於古代一直沿用黃金、白銀作為交易,而黃金、白銀每年供給穩定,意味著市場在貨幣端的供給也相對穩定,不會給物價帶來更大的衝擊。

當然,古代也會有物價飆升的情況,很多人會以為這就是貨幣貶值,但物價上漲≠ 貨幣貶值,古代物價上漲,往往是因為生產力低下的問題。

貨幣貶值是洗劫窮人還是富人呢?

畢竟物價上漲除了貨幣供給的多與少、也跟生產力有關係。

古代技術不行,生產效率不高,鬧大饑荒是常有的事,當然,現代已極少發生生產力不夠而導致的饑荒,但現代也有現代的麻煩,就是貨幣無錨印鈔所帶來的貨幣貶值。

2、現代貨幣貶值多由於主權政府的無錨印鈔

在上個世紀70年代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時,貨幣就已經是無錨印鈔了。

71年尼克松宣佈停止實行“新經濟政策”,停止履行外國政府或中央銀行可用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的義務。佈雷頓森林體系名存實亡。但並未真正取消。

解釋上文:美國事實上違約,信用破產,但國力依然強盛,可以理解為村子裡的村霸欠著所有人的錢,但是因為他能打,所以大家都不敢找他要錢。

73年3月16日,歐洲共同市場9國在巴黎舉行會議並達成協議,聯邦德國、法國等國家對美元實行“聯合浮動”,彼此之間實行固定匯率。英國、意大利、愛爾蘭實行單獨浮動,暫不參加共同浮動。其他主要西方貨幣實行了對美元的浮動匯率。至此,佈雷頓森林體系才真正的從名義上徹底崩潰。

解釋上文:想不用美金,但是用誰的呢?返回金本位的年代是不可能的,但美國不行又沒有其他人頂上,沒辦法,只能先用著了,但要求美金對黃金脫鉤,美金對黃金脫鉤後相當於其他國家的貨幣也跟黃金脫鉤了,那匯率怎麼算呢?

貨幣貶值是洗劫窮人還是富人呢?

只能對美金實行浮動匯率計算了,浮動匯率是指在紙幣制度下,一國貨幣的對外幣值,依據外匯市場上的供求狀況,任其自由漲落,主權政府對匯率的波動幅度不予干預。

以前對美金實行固定匯率計算,是因為美金對黃金有固定匯率,大家不擔心美金貶值,美金背後代表的是黃金,而黃金的供需是恆定可靠的。

關鍵點:但美金仍是世界各國的錨定物,而美金自身卻沒了錨定物,這個基礎給予了美國今後幾十年收割羊毛提供了機會。

美金可以無限印鈔,其他國家由於拿著美金作為錨定物,如果其他國家不跟著印鈔,自己的貨幣會被動升值,升值可不是好事,容易讓國家陷入泡沫危機。

那怎麼辦?只有跟著美金的印鈔週期了,從此全球貨幣開始大貶值。

3、有錢人只是被動的成為貨幣貶值的贏家

大家試想下,有錢人和窮人最大的區別是什麼?是有錢人比較聰明嗎?還是比較勤奮?其實都不是,有錢人和窮人最大的不同是有錢人有大量負債,窮人幾乎沒負債。

大家注意,我所說的負債,和大家理解的不一樣,指的會計定義裡的負債,在會計角度上看負債是資產的一部分,也就是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所有者權益大家不懂的話就理解為淨資產就可以了)。

淨資產很容易理解,大家也非常喜歡,但負債就不是了,因為負債將來要還的,而且還有利息。

貨幣貶值是洗劫窮人還是富人呢?

但恰恰富人並不是靠淨資產超越窮人,而是靠負債。

淨資產窮人沒有嗎?窮人也有的,但窮人唯獨沒有負債,當貨幣貶值來臨時,淨資產和負債同樣也在貶值,負債相當於還少了,但負債同時也是資產的一部分,錢還少了是不是變相就賺錢了?所以題目問有錢人怎麼利用貨幣貶值變得更富有,這個就是關鍵了。

但有錢人負債也不是盲目負債的,負債有幾個先決條件:

1、負債能確確實實的變為資產,現在很多人的債務都是消費債,消費是用完就沒的,例如牙刷、手機、洗面奶。資產方面除了買房,辦企業也算資產,前者是挺簡單的,後者就不是了。

2、負債週期越長越好,雖然週期越長利息越高,但相對貨幣貶值的速度還是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