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高手帶你走出"調漂找底“誤區,這樣操作,水平提升幾個段位

做事情講究一個先後順序。我們調漂與找底等作釣前的準備工作也有先後的步驟。今天我們來講一講我們釣魚人拿出一副沒有調好浮漂的線組,究竟是先調漂,還是先找底。

錯誤的調漂觀念

很多身邊的釣友和網上很多釣魚大師都說為了避免不同水域,水的密度不同,使調漂出現誤差。一定要在你實際垂釣的水域內調漂,而且要在釣點內調漂。就像很多的人説要用釣點的水調餌料,最好不要用家裡的自來水。我認為這些都是偽科學,只是為了博取眼球罷了。水的密度固然不同,但是肯定沒有他們說的這麼嚴重。真正影響調漂的最重要因素是釣點的走水與否。我們釣魚平時用的浮漂每一目基本上在一公分半左右,紅綠交接分割黑目是2到3個毫米左右。我們調漂,比如調四目,不可能精確到微米。調浮漂,允許有毫米上的誤差。我們都不是千里眼,長杆子能看個大概就可以了,沒有必要這麼精準。調釣不在於調目,而在於釣目,這是我們釣魚人都應該清楚的。

釣魚高手帶你走出

調目與釣目的關係

正確的調漂方法

我們先上推浮漂,距離八字環超過一個浮漂的長度,然後開始修剪鉛皮,一直到浮漂露出自己想調的目數為止。比如調四目,我們就等浮漂露出四目就可以了。(其實浮漂座就在八字環上面調漂也不要緊。推上去超過一個浮漂的長度,主要是為了在拋竿過程當中,防止鉤子掛上浮漂)。

調漂過程當中,提醒大家注意一下,每一次拋竿都要把風線壓下去,不然每一次入水,浮漂露出的目數都不一樣,調出來的浮漂就會不準。

釣魚高手帶你走出

最詳細的調漂找底方法

錯誤的的找底方法

還有很多賈大師說到一個釣點先重鉛找底,然後再調漂。我認為這樣是極不科學的,找出來的底肯定不是我們作釣拋竿位置,浮漂下方的水深。如果鉛墜太重,大於浮漂的浮力,那麼下沉速度遠快與浮漂的牽扯力,鉛墜就會快速到底,水線就是斜的,所以找到的底往往會過遠、過深。這就是我們平時在跑鉛釣的時候,浮漂快速下沉,經常消失在水面的原因,跑鉛往往都是重鉛,把浮漂的牽扯力完全抵消掉了,狠狠地紮在了浮漂前方的水底。因為大部分水域都是越靠水面中心越深。水底不會像黑坑一樣很平整。

釣魚高手帶你走出

重鉛找底:鉛墜重量大於浮漂的牽扯力

正確的找底方法

我們把之前調漂剪下來的小鉛皮夾在鉛皮座上,只要確保加上這點鉛皮,拋竿入水中,浮漂能沒入水中就可以。然後上推浮漂,至浮漂露出漂尖即可。如果水太清的話,漂尖在水下幾公分都能看得到,有時候我們認為是平水就不對了,還是浮漂露出來1目最為靠譜。

特別注意的是,在找底的過程當中,如果鉛墜的重量太大,下沉的速度遠快於浮漂的牽扯力,鉛墜快速到底,水線是斜的,找到的底往往不準。所以要想底找得準就得微鉛找底。

釣魚高手帶你走出

微鉛找底,鉛墜重量與浮漂浮力相對平均

浮漂調釣的精髓所在

調漂最重要的不是調幾釣幾,而是要明白浮漂的大小與鉤子的大小在調釣過程中的關係。因為相對的大漂配相對的小鉤或者是相對的小漂配相對的大鉤調幾釣幾雙鉤在水底的狀態是不同的。所使用的餌料比重,輕的餌,你可以調低目(平水都行);重的餌,你可以調高目(整個漂尾都可以露出水面)。 我們只要明白大漂配小鉤鉤子對浮漂的牽扯力是很小的,比如你帶鉤調的是平水,不帶鉤是一目,鉤子帶餌浮漂沒入水中。在實際作釣過程中,只有水線超過水深,餌料到底了,失去了對浮漂向下的牽扯力之後,浮漂才會落出水面。釣目永遠也不會高於一目,在鉛墜不到底的情況下,浮漂永遠也不會落出來超過一目。反之超過一目那就是鉛墜到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