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夜釣,紅蟲、蚯蚓、餌料都不吃,沒有魚口該怎麼辦?

小林愛釣魚


夜釣的幾點注意事項


我喜歡戶外野釣,經常和朋友到處去水庫,河流釣魚。分享下我們的夜釣的幾個注意事項給大家。

白天小雜魚小白條小羅非多,因此,春夏秋冬四季,我都會進行夜釣,猶其是夏季,白天天氣炎熱,晚上夜釣再涼爽不過了,不過要注意防蚊蟲。


現在說說幾個關鍵事項,要特別注意:第一,燈光問題,忌燈光亂照,特別是照射入水面,這樣會驚到魚,沒魚敢靠近。

第二,聲音問題,忌大聲聊天說話,夜晚環境安靜,聲音會顯得很突兀,也會驚到魚,讓魚不敢靠近。

第三,你是釣鯽魚,晚上鯽魚和其他魚類靠岸邊找東西吃,忌用長杆釣遠。這是典型的捨近求遠。這一點被很多釣魚人所忽略,有部分人認為釣遠來釣大魚,這是錯誤的認識,只要保證好了前面二點,第三點才是爆護的關鍵。


另外,晚上釣鯽魚,不建議蚯蚓和紅蟲,餌料的味道更容易被魚發現,還能留窩效果。

至於浮標我建是夜光標,不建使用藍光照射,久看傷眼,移光源又會驚魚。看下方我使用的夜光標,好看又實用。



這是我總結的幾點,各位釣友覺得還需要注意些什麼。


三十年來一釣杆


1、關於春季夜,紅蟲`蚯蚓`餌料都不吃,沒有魚口該怎麼辦?我個人認為,這個時節夜釣魚不開口主要原因是進入了產卵階段,魚兒產卵是釣不到魚的主要原因,其次是春季普遍風大,大風魚也不愛吃鉤。

2、雖然有上訴原因影響漁獲,但魚也是能釣到的,只是這段時間漁獲會少很多,或者經常當空軍。

3、釣魚我們要先看天氣,一般來說春季的天氣溫度比較平穩的天氣裡是比較適合進行夜釣活動的,假如天氣溫度突然降低的第一天裡白天的時候會好釣一些,不過到了晚上的時間裡小編還是不建議大家外出釣魚的,太冷了。夜釣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大家要選擇自己比較熟悉的水域裡進行垂釣,首先我們會對水域裡的魚的種類和魚的大小都比較瞭解,最重要的是對岸邊的環境我們也會更加的熟悉,這樣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意外的發生。我們都知道水裡的食物只在淺水裡面,深水水域裡是沒有食物的。仲春的時候我們就是以作釣淺灘為主的,所以在夜間垂釣的時候,我們還是以這種作釣方式為主,以上是我個人的經驗,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戶外野釣小覃


這個我也碰到過,春天夜釣不開口,紅蟲、蚯蚓、餌料都不吃,個人認為主要有兩方面


一:魚沒有進窩,窩子裡沒魚肯定就釣不到,想辦法誘魚進窩或者更換釣點!


二:春季容易早晚溫差過大,中午魚都浮在水面上曬背,碰到過幾次這種情況一般開口都不好!



老麥的釣魚日記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首先來看,如果紅蟲、蚯蚓、餌料都不吃,我們可以排除餌料的問題。其次沒有魚口,我們也可以排除線組搭配問題。以上兩點都排除了,我們就能確定我們的硬件設施是沒問題的,所以我們就要分析一些外在的因素。

外在因素主要有魚情、氣溫和水溫的變化關係以及對魚的影響、釣位的選擇、是否打窩和什麼時間打窩以及釣近釣遠等問題,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的總結分析。

1、魚情:這是一個釣魚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不管你什麼時候去哪裡坐釣,首先你要了解魚情怎麼樣,如果魚情好,我們想釣不到魚都難,魚情不好你有再好的辦法也沒用。夜釣沒口可能是你的釣點魚情不好。

2、氣溫和水溫的變化關係以及對魚的影響:春季是冷暖交替的季節,也是由冬季向夏季轉變的一個過度時期。雖然春季的溫度慢慢變暖,但由於白天在太陽的照射下溫度比較暖和的,晚上太陽落山後溫度還是比較冷的。對於水溫來說,由於太陽的照射水的上層溫度和淺灘的溫度上升快,但下層的水溫上升卻很慢。到了夜晚上層水溫和淺灘的溫度就會驟然下降,但深水區下降的很慢,所以說,春季上層和淺灘的水溫變化大,下層水溫基本很穩定。魚是趕溫性動物,在春季哪裡溫度高魚就去哪裡,但魚還是最喜歡溫度相對穩定的地方,如果溫差太大,魚會感覺不舒服,就會回到深水區,而卻不願吃食物。所以我們春季夜釣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晝夜溫差小,夜晚溫度相對穩定的時候坐釣。

3、釣位的選擇:春季的魚白天會到淺灘活動覓食,夜晚會回到深水區,但要注意,這裡所說的深水區並不是水的最深處,而是淺灘附近的深水區,因為魚不願意長途跋涉,那樣會消耗體力,所以魚會選擇離淺灘最近的深水區活動,這時候你去最深的水面釣魚,就不能釣到魚。最好從淺灘處找到深水區坐釣。

4、是否打窩和何時打窩:由於春季氣溫和水溫還不太高,所以儘量還是打窩好,如果選擇夜釣的話,還是要在太陽落山前兩個小時左右打窩,因為這時候的水溫還沒有下降,魚還沒有返回深水區,這時候打窩可以留住魚。由於晚上沒有小魚鬧窩,建議窩料使用腥鉺為主,因為魚一個冬天基本沒有進食,春天的魚還要產籽,這是魚需要大量的高蛋白食物補充體力。

5、釣近還是釣遠:春季夜釣建議還是釣遠一些,最好使用6.3米或7.2米的魚竿,因為夜晚水溫下降,魚也會往更深點的水域活動。

6、我們在釣魚的時候最好先觀察水裡面的情況,如果我們的釣點前有網工下了網,魚就進不了我們的窩,這樣也會空軍的。

總結:由於春季的氣溫和水溫多變,所以調友們首先要弄清楚魚情,再就是要了解魚的習性,釣魚時要多觀察、多分析、多總結,根據不同的地域和環境來選擇合適的釣位,這樣我們才能把魚釣好。

以上是我的一些釣魚經驗,如果調友有更好的建議希望在評論區給我留言,最後祝釣友們大鯽大鯉,天天爆護。


酷愛野釣的人


春季夜釣,紅蟲、蚯蚓、餌料都沒有魚口?怎麼辦?

大家知道,釣魚看似簡單,實際上涉及了大量的綜合性知識。要成為一個快樂的釣魚人,那可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必須有一雙火眼金睛,來到野河大湖,放眼一望,就可以判斷出水中乾坤。如果心中有數,就會選好釣位,拿出最合適的武器(釣組)、彈藥(餌料或擬餌),用最合適的手法一探究竟。如果水中無物,則會果斷收兵回營。空軍也在所不惜。

早春時節是萬物復甦的時節,千花萬樹含苞待放,魚兒也從半休眠狀態開始躍躍欲試,準備在愛情季享受風花雪月,留下生物最終極的生存目標——遺傳後代、基因延續。

但這個季節水溫乍暖,特別是晚上沒有陽光的時候,淺水區水溫失去更快,達不到魚兒大快朵頤的溫度,垂釣起來非常困難 ,空軍是常有的。既然換上各種餌料魚都不理睬,調整釣組也沒有效果,只好打道回府,選擇更適合的機會再來垂釣。

保持良好心情,魚是釣不完的!


錫姆科釣翁


春季釣魚,主要的目標魚是鯽魚,要從鯽魚的生理特性來分析,結合天氣原因做好釣魚工作。

春季一般暖溼氣流和冷空氣相對頻繁的季節,同時也是鯽魚儲備能量準備產籽的季節。按道理來說是釣鯽魚的最好時間段,到時由於天氣和溫差的原因,使得魚在深水和淺水之間來回覓食。

按您所處的天氣,白天晴天,太陽的照射是的淺水區域溫度相對較高,所以白天魚在淺水區域覓食。到了晚上,溫度開始下降,魚又回到深水區,所以要想夜釣,第一點,需要選擇同河道里面相對水深的地方,遠離河邊的地方。其次,由於野釣所在的範圍較大,河道要麼寬,要麼很長,所以必須要提前打窩。先把魚聚過來,不然的話通過當場打窩誘魚,這個時間比較長,除非正好在魚窩。第三點,要選擇微風,有點小走水的地方釣魚,無風又不走水,相對水裡含氧量較低,魚就不開口。

這是我的個人見解,要想釣好魚,還得天時地利都得具備,選擇好天氣,好地點,釣的遠近,深淺都要靈活運用。祝你大鯽大鯉!





御辰山


很高興看到這個問題。首先春季也分南方和北方的,就像現在3月份,南方很多地方都穿短袖了,但是我們東北現在冰有的地方才開化,有的地方冰還沒開化呢。

從你的問題來看,你應該是個我們北方的釣友。其實我們北方剛開化的區域,魚的活力還是比較低的,就像我們這裡其實就和山東冬天的溫度差不多,可能天氣會稍微暖和一些,但是水溫並沒上來,也就是說魚的開口慾望並不是很高的。所有這時就還是得以找魚為主,包括找水層,這個季節由於天氣轉暖很多適合魚都會起浮,所以找到魚層也很重要。

再有就是有魚,但是魚口較弱,調釣方面的問題和釣魚方法上的問題了。魚活力低,一定要用小漂細線小鉤調靈點來釣,再有就是窩不建議做大了,釣的時候拋竿頻率快些,這樣基本有魚開口就肯定能釣到。

以上只是我對個人觀點,不喜勿噴。歡迎各位釣友評論區一起交流。


漁具實驗室


導語:本想著春天來了,好好地來次夜釣,不曾想,魚口它不給力啊!給啥都不吃,著實令人尷尬,對於題主所遭遇到的問題,相信不少釣友也會表示有同感。那麼,為什麼在春季夜釣過程中,會有魚兒不食餌,(紅蟲,蚯蚓和商品餌都不吃)原因會是什麼呢?

要弄清春季夜釣魚不開口的真相,我們需要從魚的生活習性和食餌規律、天氣因素和釣場環境,以及水情等方面來加以分析。

春暖花開,氣溫回升,魚兒剛剛經歷完漫長的冬天,極需大量進食以補充體能,以便為下一步甩籽做準備。按照常理,魚兒應該會對富含高動物蛋白的蟲餌和美味的商品餌很感興趣,為什麼會遭遇到魚不開口呢?

影響魚不開口的因素有很多。我們要理論聯繫實際。認真分析,找出問題之所在,及時調整策略,才能扭轉當前不利局面。

一、天氣因素

二、餌料問題

三、魚情改變

四、物種進化本能

五、釣位選擇

天氣因素

1.雖然春天氣溫逐步回升,但由於晝夜溫差較大,尤其是在初春,晚上水溫依然很低,這使得魚的身體機能下降,活性較低,導致魚兒攝食慾望不強。

2.由於晝夜溫差較大,容易造成氣壓發生變化,在低氣壓時,水溶氧就會有所降低,導致魚兒活性不足,無心戀食。

小結:選擇合適的作釣時機很重要

餌料問題

1.紅蟲,蚯蚓因富含高動物蛋白,倍受魚兒喜愛,但在誘魚方面,效果欠佳。尤其在水廣魚稀的自然水域,要誘魚進窩很關健。

2.餌料狀態不好,餌團過硬,過粘成死餌。

3.窩料喧賓奪主。在實際夜釣垂釣過程中,沒有拿捏好分寸,投餌量過大,導致魚只吃窩料,而忽視釣餌的存在。添加劑使用不當,容易導致窩料味型過大,造成死窩

小結:餌料方面馬虎不得

魚情改變

1.受氣溫氣壓影響,魚情會發生改變,即便在晚上,也會有離底上浮現象。

2.晝夜溫差的變化,導致魚情發生改變,水溫較低時,魚兒會前往深水區,以調節身體機能。

3.水退一尺,魚退三丈。在自然水域作釣,難免遇有開閘放水,水位下降。這種情況會給魚兒造成恐慌,驚擾到魚兒,使魚無心戀食,紛紛逃至深水安全區域躲避。

小結:魚情在變,要重新制定調釣方案。

物種進化本能

為了繁衍後代,每年的春季,是鯽鯉等魚種的發情期和甩籽期。甩籽時,魚兒的精力全都集中在繁殖後代上,也是天性使然,哪有什麼心思吃餌。只有完成用籽後,才會大量進食。

小結:瞭解一些魚兒生活習性及原始本能,對判斷魚情有幫助

釣位選擇

1.初春時分,氣溫雖有所回升,但在晚上,水溫依然會很低,魚兒屬體表動物,會前往深水區。此時,釣位應儘量選在容易藏魚的深水區或深淺結合部。

2.在仲春和晚春。可以將釣點選在靠近近岸的草灘。只要夜釣時,要保持釣點安靜,避免嘈雜,喧譁給魚造成驚擾。

3.在魚甩籽期時,要釣邊,釣近點,塘角,坡底,草洞這些地方往往有不錯的收穫。

小結:選對釣位很關健

最後,我們通過篩查對比,瞭解了春季夜釣魚不開口的原因,就能作出相應改變,並重新制定垂釣策略,必能有所嶄獲。但這個季節正值魚類甩籽期,我們還應該留大放小,只取所需,做一個合格的釣魚人。


魚不開口咋整


釣無定律,不能侷限於形式!夜釣要提前打窩,你18點開始釣!那麼至少你在16:30之前就該打好窩,我的做法一般遠近各打兩個窩!

同一條河同一釣點,每年的同一時段其實水下的魚情是不一樣的,釣魚人的多人多次施釣會改變魚道,魚窩地點!

另外夜釣選擇白天出魚比較好的釣位未必是正確選擇,由於光線,溫度和水溫的變化白天和夜晚的魚處在不同的水深,春季一般我們夜釣都首選主攻深水,如果深水真的是毫無動靜,不要死守,立刻轉戰淺水靠岸釣。

夜釣一定要保持安靜,儘量用水無影漂,或者是藍光夜釣燈,現在有的夜釣燈有紫光,我覺得挺好用的!光線柔和,魚的警惕性會小些!

餌料的選擇上,首先以腥香為主,可以在餌開好後,撒上一層蝦粉,然後團成團坐釣,在開餌時可以加新四季或者365調下狀態,讓餌的入口性更好。口輕或者無口時蚯蚓一定要選細的,紅蟲線蟲那東西我不用。

春季釣鯽魚線組使用易小,易精不宜大!一般1+0.6或者0.8+0.4夠用,浮漂還是使用吃鉛小的靈敏的水無影夜光漂。

總之釣魚就遵循幾個步驟

選釣位打窩是關鍵

餌料味型一定要用對

線組小而精

找魚,釣深,釣淺,找魚層

一點拙略意見,希望對釣友有幫助


釣魚人邊緣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春天到了,萬物復甦 又到了……額 差點跑題,咱們言歸正傳,關於春季野釣也什麼使用活餌卻遲遲不上鉤呢?

一,春天是冬季的下一個時節,雖然說春季來了溫度會回升,但是有的地區依然很冷,所以用活性餌可以說是明確的選擇,就好比蚯蚓來說,蚯蚓就是釣魚界中的萬能餌,不管你是春夏秋冬都適用,古人說的好只要有河就有魚,魚不開口那一定是餌料的問題嗎?不是的,或許在一個晚上有電工巧巧的關顧過這裡,然而這裡的魚受到驚嚇 也不敢覓食,才會導致空軍的原因。

二,學會打窩,野釣之所以叫野釣,就是在不確定河裡是否有魚的情況下去釣,野釣學會打窩非常重要,當你在一處釣點不斷的打窩(紅蟲顆粒),當魚聞到你的窩料時就會被吸引到窩子裡來,這樣就能確保你釣魚的地方是有魚在活動的,此時你將活性餌投入窩中,這樣就大大提高了中魚的概率,一般當你釣齡達到2至3年的時候,你會發現釣魚必定打窩,不打窩你都不想釣,一些老師傅經常打隔夜窩,所以魚就不會流失!

三,如何調漂,當你準備好以上的條件時,調浮漂更是關鍵,怎樣調漂才能夠正確的看出漂相動作嘞,釣領或者釣頓。經過我自己釣魚的經驗 在釣魚過程中不斷摸索調整浮漂,直到有口或上魚為止。說明調漂正確!

總結一下,釣魚釣的是心態,不為魚獲只為漁樂!以上就是我分享的內容,謝謝閱讀 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